6.5×50mm有坂子弹

✍ dations ◷ 2025-08-13 02:30:42 #6.5×50mm有坂子弹

6.5×50mm有坂子弹是日本帝国一战至二战时期使用火药棉作为发射火药的标准步枪弹,配用于日本有坂30、38式步枪和大正11年式轻机枪等枪械。

1897年与“三十年式步枪”配套开发的,日本第一款无烟火药子弹。最早为细长的圆头弹,称作“三十年式实包”;1905年推出的三八式步枪时,最初目的仅是改进三十年式步枪的不足,所以以兼容此弹为标准开发,未有专门研制新弹。

随着世界各国弹药尖头化,1907年6.5毫米有坂弹亦推出日本第一款尖头弹版本,以兼容三十、三八式步枪为标准开发,为细长的尖头弹(二者均为铅芯),称作“四十式铳弾”,总长与“三十年式实包”相同。

但是这两种子弹,尤其是早期尖头弹还有在200米内穿透8毫米钢板的要求,在实战中表现出过于稳定,后来又推出改进版本;1941年后又推出进一步缩短弹头的版本。为方便士兵和军需官应用,在包装上统一标示为“三八式铳实包”,虽然后两者均为四十年(1907年)后开发的产品,不过与最初两者均可完全兼容使用。

另外还为机枪使用推出过减装药版本及其它用量较少的各种改版。

这种枪弹是当时各国装备的口径最小的步枪弹之一,优点是后坐力小,精度优良,中近距离击中目标后会发生滚转,并造成严重伤害。但是由于膛线设计缺陷导致细长的弹头拥有非常高的转速,使得对较远距离目标造成的伤道非常小,威力不足。后来被加大口径的7.7×58mm有坂子弹代替。6.5×50mm枪弹是日本在战争中消耗量最大的弹药之一。

6.5×50mm枪弹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也销售到欧洲国家。一战期间,三八枪和它的前身三十年式都被英国人用于训练单位和海空军单位以将恩菲尔德步枪用于前线。俄国人缺枪,将它广泛用于战场,著名的内战时的捷克军团用的几乎全是三十年式和三十八年式。同时他们设计的世界最早的自动步枪费德洛夫M1916式也用了该子弹,是因为在所有的主流步枪全威力弹中它的威力刚刚好,后座力不会太大。芬兰人用它来当后备部队卡宾(骑兵)枪及民团的弹药。其他如阿尔巴尼亚、墨西哥等也有少量引进。另外,日本军部曾大量走私步枪到中国;在军阀混战时期成为另一种常见步枪(奉系以及直系以至于到后来山西晋系均曾使用过6.5毫米口径步枪,但主力口径均为7.9毛瑟系列步枪);国民革命军最早的获得的苏援武器也是此款,苏联获得三八式步枪的来源除一战期间购得外,还有因为日本西伯利亚出兵撤退时缴获而得,接着再提供给当时缺乏军火的国民革命军。抗日战争结束,侵华日军投降后,缴获的三八式步枪在中国国共内战期间广泛使用。国军方面使用的均扩膛修改为7.92毫米,以配合自产弹药。

另外,中国各兵工厂在清末民初时期曾生产6.5×50mm有坂子弹,其所产子弹的弹壳经修改,与日制不兼容,产量也少。北洋袁世凯时期因北洋政府所属军工署所做测试结果指6.5×50mm有坂子弹与毛瑟7.9步枪弹相比在较远距离威力不足,因此废弃6.5×50mm有坂子弹生产,其后仅广东兵工厂仍有极少量自产,用于在广东民间销售。

三八式步枪的弹道特性肇因与枪管的长短并无绝对关系;其弹道低申平稳原因由于战斗部的口径与长径的倍比高达一比五,因此除了前述战斗部在大气中的飞行特性造成弹道低申的特性之外,高长径比的子弹受限于体积、体积与尺寸的关系,运动的特性往往从一般大气的环境下突然变化成为高密度的环境时,例如人体,密度的变化限制了战斗部进行物理性的变化。也就是说普遍说来低长径比并且具有矛式(Spitz)弹尖的战斗部很容易因为密度的变化而在击中与击入物体后产生滚转(tumble),而滚转又会引发与加速战斗部的变形与战斗部罩(Metal jacket)破裂,尤其战斗部曾经先击穿过坚硬的物体而变形后,战斗部的破裂(甚至碎裂)的过程会变的更快。

然而像有板子弹这种高倍径比的战斗部受限于尺寸,因此要产生滚转的效应几率就会下降,一方面是初速的原因;初速象征战斗部仅具有比较低的动能焦耳量,再因为战斗部的设计并不是纯正的矛式设计,以及例如人体的密度中均值而影响,毋宁说是限制了战斗部能够形成滚转的机会,所以反而产生稳定的贯穿力量。然而Beyer, Arima & Johnson 在美国陆军军医部二战出版的“弹道杀伤”第一章“敌人弹药”中有以下对日本38式步枪的 6.5mm 子弹有细致的描述,称其中头部到躯干中弹后形成可怕的巨大穿出伤的亦不在少数,有人认为这是二战时期的加工粗劣和资源缺少,使得该枪的铜被甲厚度很低很易在击中人体后暴露出铅芯所致。并称6.5×50有坂弹长在150m、最多200m内命中人体会出现相当可观的弹头变形,在200m——600m距离上飞行弹道会非常稳定,命中人体之后也很难失稳因此会形成进口出口一样大的情况。

而又有称据北美的枪支爱好者的记事,该枪可以在150-200m米有效射杀棕熊!超过600m后的致伤效果和其他同时期步枪弹没有决定性差别,不过这是已战后多年的测试。

三八式步枪总共开发出了三种6.5毫米弹药,最初所开发的弹药杀伤力最小,是圆头弹,传说打到人体只要没击中要害都是轻伤。

生产国

因南京政府制式装备为进口和仿制的德国7.92X57mm“毛瑟步枪弹”,从“汉阳造”到“中正式”至“捷克轻机枪”均兼容毛瑟弹,因此6.5X50mm有坂弹仅在地方军阀有所仿制使用,中央军因没有正规弹药供应不屑使用。后八路军因南京政府中断了军饷弹药供应,被迫以战场上掳获或战后接收自关东军为主,为有坂弹主要用户,其间八路军亦尝试用用过的6.5mm有坂弹壳重装制成子弹,但较工业生产的有坂弹相比,没有质量一致性,超过两百米后几不堪用。

训练用枪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向日本购买

用于1918年的内战

相关

  • 阿布哈兹人阿布哈兹人(阿布哈兹语:Аҧсуа,“阿普苏阿”)是阿布哈兹共和国的主体居民。属于高加索族群,主要生活在阿布哈兹——一个在黑海海岸,充满争议的地区。有一大部分的阿布哈兹人散
  • 猫 (消歧义)猫可以指:
  • 内兹珀斯人内兹珀斯人(英语:Nez Perce,/ˌnɛzˈpɜːrs/),又称内兹佩尔塞人(法语:Nez Percé),其本名为尼米普人(Niimíipu)。他们是在刘易斯与克拉克远征时期生活在美国太平洋西北地区(哥伦比亚
  • 西尔维斯特三世教宗西尔维斯特三世(拉丁语:Silvester PP. III;?-1062年或1063年)本名若望(Giovanni),于罗马出生,1045年1月13日或1月20日-1045年3月岀任教宗。
  • 米努辛斯克区坐标:53°42′N 91°41′E / 53.700°N 91.683°E / 53.700; 91.683米努辛斯克区(俄语:Минусинский район),是俄罗斯的一个区,位于该国中部,由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
  • 田村元田村 元(たむら はじめ、1924年5月9日-2014年11月1日),日本政治家。曾担任众议院议员、第66代众议院议长(日语:衆議院議長)、劳动大臣、运输大臣、通商产业大臣、自由民主党国会対
  • 梅芳梅芳(1936年5月30日-)本名廖春梅,客家籍女演员台湾南投客家人,是一名台湾女演员。18岁进广播圈,28岁进电视台,在演艺圈多年,曾与侯孝贤、王童、杨德昌等大导演合作,得到金钟女配角、
  • 元始天尊元始天尊是道教崇拜的最高神灵,三清尊神之一,最早记载于东晋末年的灵宝经,及另一道教创世之神元始天王。相传元始天尊与道同体,是宇宙的最高神,在天地开辟之际,向诸神现身说法演说经文,再辗转下传凡人。在唐代初期,元始天尊成为道教公认的最高神,民间广泛制作其偶像,继后与灵宝天尊、道德天尊合称“三清”。又称“玉清元始天尊”、“青玄祖炁玉清元始天尊妙无上帝”、“玉清圣境洞真元始天尊”、“玉清圣境虚无自然元始天尊”、“清微圣祖玉清元始妙道上帝”、“玉清圣境虚无自然元始天尊妙无上帝”、无上自然三宝虚皇大道元始天尊玉晨元皇
  • 阿里曼阿里曼(Ahriman),又译为阿赫里曼,即安哥拉·曼纽(Angra Mainyu)。琐罗亚斯德教(祆教)中善神阿胡拉·马兹达的宿敌,一切罪恶和黑暗之源,居住在深渊之中。琐罗亚斯德教认为阿胡拉·马兹达终将击败并驱逐阿里曼,所有人将得到审判和救赎,并升入天国。琐罗亚斯德教认为,世界乃善神阿胡拉·马兹达与恶神阿里曼不断争斗之场所。有传说阿里曼较阿胡拉.玛兹达力弱,亦有传说两者势均力敌,众说纷纭。但无论如何,阿胡拉.玛兹达于将创造世界时,定然认为将这名敌对者放置不睬有所不妥。于是以咒语将阿里曼困缚了3000年,
  • 苏莱曼二世 (波斯)米尔·赛义德·穆罕默德·马拉希 (1714年6月-1763年5月),以其王朝名称苏莱曼二世而广为人知,(波斯语:شاه سلیمان‎),萨非王朝的王位觊觎者,曾在1749年至1750年间短暂地成为伊朗部分地区的统治者。苏莱曼二世负责马什哈德伊玛目礼萨圣陵的事务。1748年10月,年轻的沙鲁克在马什哈德被伊朗贵族加冕。两个月后,易卜拉欣·阿夫沙尔自封为沙阿;但他被打败并逃跑。赛义德·穆罕默德拒绝让他进入马什哈德圣地。赛义德·穆罕默德的母亲是萨非王朝沙阿苏莱曼一世的女儿,因此在1750年,他被米尔·阿拉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