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熔化热
✍ dations ◷ 2025-11-20 10:20:16 #熔化热
熔化热,亦称熔解热,是单位质量物质由固态转化为液态时,物体需要吸收的热量。物体熔化时的温度称为熔点。熔化热是一种潜热,在熔化的过程中,物质不断吸收热量而温度不变,因此不能通过温度的变化直接探测到这一热量。每种物质具有不同的熔化热。晶体在一定压强下具有固定的熔点,也具有固定的熔化热;非晶体,比如玻璃和塑料,不具有固定的熔点,因而也不具有固定的熔化热。同一种物质中,液态比固态拥有更高的内能,因此,在熔化的过程中,固态物质要吸收热量来转变为液态。同样,物质由液态转变为固态时,也要释放相同的能量。液体中的物质微粒与固体中的相比,受到更小的分子间作用力,因此拥有更高的内能。熔化热的数值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大于0的,表示物体在熔化时吸热,在凝固时放热,而氦是唯一的例外。氦-3在温度为0.3开尔文以下时,熔化热小于0。氦-4在温度为0.8开尔文以下是也轻微地显示出这种效应。这说明,在一定的恒定压强下,这些物质凝固时会吸收热量。数据均为1标准大气压,熔点时的值。熔化热数据也能用来计算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在理想溶液中,溶质达到饱和时的摩尔分数
x
2
{displaystyle x_{2}}
是该溶质熔化热、熔点
T
f
u
s
{displaystyle T_{f}us}
和溶液温度的函数。这里的R是普适气体常数。比如,298K(约25℃)时,对乙酰氨基酚在水中的溶解度为:换算为克/升:0.0248
∗
1000
g
18.053
m
o
l
−
1
1
−
0.0248
∗
151.17
mol
−
1
=
213.4
{displaystyle {frac {0.0248*{frac {1000mathrm {g} }{18.053mathrm {mol^{-1}} }}}{1-0.0248}}*151.17{mbox{ mol}}^{-1}=213.4}这样计算得出的理论值与实际值(240 g/L)的误差为11%。由于溶液并不是理想溶液,若将额外的热容量的影响考虑在内,将得到更精确的结果。固体在溶剂中溶解,达到溶解平衡后,溶液中的溶质与未溶固体的化学势是相同的:或其中
μ
l
i
q
u
i
d
∘
{displaystyle mu _{liquid}^{circ }}
是该条件下,该固体熔液的化学势。这一步利用了理想溶液的假设和拉乌尔定律。化简后得到:又因为:其中
Δ
G
f
u
s
∘
{displaystyle Delta G_{mathit {fus}}^{circ }}
是摩尔熔化自由焓变。所以溶质固体和溶质熔液之间的化学势差异遵循以下方程:应用吉布斯-亥姆霍兹方程:经过计算得到:或:对上面的方程等号两边进行积分(忽略了摩尔熔化焓随温度的改变)可以得到最终结果:
相关
- 分体词分体关系(英语:Meronymy)是一种语义关联。如果 A 是 B 的一部分,或 A 是 B 集合的成员,则称 A 是 B 的分体词,B 是 A 的整体词。例如,“手指”是“手”的分体词,“轮胎”是“汽车”
- 顶点在几何学中,顶点是2条或以上的边、超边、线、线段或曲线等数学对象的交会点。在这个定义之下,多面体或多边形中由2条边或棱所交出的角或顶角其端点称为一个顶点。在抽象几何学
- 死刑犯死刑犯(英语:Death row,或称死囚、死刑囚犯)常指被司法宣判为死刑,而尚未被处决的犯人。他们被监禁在监狱中(中国大陆、台湾及日本的死刑犯则是囚禁在看守所内),等待死刑的执行。但
- 小核糖核酸病毒Enterovirus Rhinovirus Hepatovirus Cardiovirus Apthovirus Parechovirus Erbovirus Kobuvirus Teschovirus微小核糖核酸病毒科(picornaviridae)是没有套膜、正股RNA、正20
- 机会性感染机会性感染又名伺机性感染(英语:opportunistic infection)是指由机会性病原体引发的感染。这些病原体寄生于免疫功能正常的健康宿主时不致病,但会在宿主出现免疫缺陷时入侵宿主
- 丹贝丹贝(tempeh)是一种发源于印尼爪哇的发酵食品,又名天培、天贝等。传统丹贝是接种根霉属(Rhizopus spp.)真菌至煮过的脱皮大豆,再以香蕉叶包覆接种过的大豆,经过一至两天发酵,所得到
- 覆盖噬菌体科覆盖噬菌体属 Corticovirus覆盖噬菌体科(Corticoviridae),Cortico-源自拉丁文,有厚皮之意。主要的宿主为细菌。覆盖噬菌体属(Corticovirus)代表种:
- 国防情报局国防情报局(英语:Defense Intelligence Agency,缩写:DIA)为美国国防部辖下主要对外军事情报组织。是美国情报体系的机构之一。
- 氯氟烃氯氟烃(英语:Chlorofluorocarbons,簡稱CFCs),又称氟氯烃、氯氟碳化合物、氟氯碳化合物、氟氯碳化物、氯氟化碳,是一组由氯、氟及碳组成的卤代烷。因为低活跃性、不易燃烧及无毒,氯
- 0号元素无电子0主条目:0号元素的同位素0号元素(英语:Neutronium),有时又被称为中子元素(英语:Neutrium),是指原子中仅含中子,不含质子的一种元素,或纯粹只由中子组成的物质。1926年物理学家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