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肉真菌

✍ dations ◷ 2025-08-27 04:42:50 #食肉真菌
食肉真菌(英语:Carnivorous fungi),亦作肉食性真菌或捕食性真菌(predaceous fungi),是真菌的一种,透过捕捉和消化微细的或细小的动物而转化成其部分或全部养份。现时已被描述的物种约200余种,皆属于子囊菌门(Ascomycota)的毛霉菌门(Mucoromycotina)及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 他们通常在土壤中生活,而且多个品种均以透过捕食或攻击微生物,例如:线虫捕食菌(nematophagous fungus)会捕食线虫,而其他物种可能会捕食变形虫或弹尾目(Collembola)物种。在表皮、毛发、皮肤、指甲、鳞片或羽毛上生长的真菌,无论其宿主是生是死,皆属于皮肤癣菌,而非食肉真菌。 同样地,在动物的开口及消化管道生存的真菌亦不属于食肉真菌,也不属于内部病原体。而透过攻击和定殖昆虫的昆虫病原体也不一定被归类为食肉真菌,只有那些诸如冬虫夏草之类的真菌,其菌体在昆虫的体内生长,又或如虫囊菌目(Laboulbeniales)物种那样寄生于昆虫体内的物种才算。这些以线虫为猎物的食肉真菌,表现出两种不同的捕食机制:透过核糖体DNA的排序,显示这些捕食的机制在真菌的不同谱系内各自演化出来,是一个趋同演化的例子。

相关

  • 药物的副作用在医学中,副作用(英语:side effect)是指药品往往有多种作用,作用于不同身体部位受体,治疗时利用其一种或一部分受体作用,其他作用或是受体产生作用即变成为副作用。虽然副作用一词
  • 破伤风破伤风(英语:Tetanus/Lockjaw),俗称四六风、脐带风、七日风,因为在婴儿出生后4至6天,少数早至2天或迟至14天以上发病。当破损的皮肤或粘膜被感染,或新生儿由于切断脐带时被感染,破伤
  • 次级代谢产物次级代谢产物(英语:Secondary metabolites,又称为次生代谢物、二代谢物)是不直接涉及到生命正常生长、发育或繁殖的有机化合物。不像初级代谢产物,缺少次级代谢产物不会导致立即
  • 网站网站是指在万维网上,根据一定的规则,使用HTML等工具制作的用于展示特定内容的相关网页的集合。简单地说,网站是一种通信工具,就像布告栏一样,人们可以通过网站来发布自己想要公开
  • 卫生信息技术卫生信息技术(英语:Healt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IT)是指“卫生信息处理的应用,包括那些为通讯交流和决策制定而对医疗保健信息、数据和知识进行存储、获取、共享和使用时所
  • 热能食物热量(英语:Food energy),泛指食物经过消化,通过细胞的代谢,所能获得的能量。单位以每公克焦耳或每公克卡路里方式表示。在实验室中,将食物燃烧,去计算其燃烧所消耗的重量,与其加
  •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大环内酯(macrolides),或称大环内酯,是一组其作用在于结构内的“大环”的药物(一般都是抗生素),这个大环亦即是一连结一个或多个脱氧糖(多是红霉糖(英语:cladinose)及去氧糖胺(英语:desos
  • 耳朵耳(耳朵)是动物接收并感知声波,识别方位维持身体平衡的器官,为动物提供听觉。耳可以是整个听觉系统的统称,亦可以仅指露出在身体外的部分(外耳)。在大部分的哺乳类动物中,外露在身体
  • 脊髓位于脊柱的椎管内且被脊椎保护;是源自脑的中枢神经系统延伸部分。中枢神经系统的细胞依靠复杂的联系来处理传递信息。脊髓主要负责躯干和四肢的反射动作,及传送脑与外周之间的
  • 体征医学征象(英语:Medical sign),(卫生福利部编码指引翻译为:征候),又称体征、病征,医学术语,指在进行身体检查或病理检查时,能够提供医生对医疗进展及疾病状况的迹象及指标,通常是可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