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古柏

✍ dations ◷ 2025-11-08 04:03:09 #1731年出生,1800年逝世,英国诗人,罹患水肿病逝世者,废奴主义基督徒

威廉·古柏 (英语:William Cowper,发音为/ˈkuːpər/ "Cooper",1731年11月26日-1800年4月25日)是一位英国诗人和圣诗作者。他是那个时代最受欢迎的诗人之一,通过描绘日常生活和英国乡村场景,改变了18世纪自然诗的方向。在许多方面,他是浪漫主义诗歌的先行者之一。塞缪尔·泰勒·柯勒律治称他是“最好的现代诗人”,而威廉·华兹华斯特别欣赏他的诗作'Yardley-Oak'.他是诗人朱迪·马丹(Judith Madan)的侄子。

古柏患有严重的躁郁症,虽然他在热切的福音基督教中寻求避难,在他诗歌背后的灵感,他经常感到困惑,并担心他注定要受到永恒的诅咒。他的宗教感情以及与约翰·牛顿(圣诗奇异恩典的作者)的关系,体现于他大部分为人纪念的诗作之中。

1731年,威廉·古柏出生于英格兰赫特福德郡的伯克翰斯德(Berkhamsted),母亲早亡。从威斯敏斯特公学毕业后,他在伦敦霍本(Holborn)伊利广场查普曼律师处见习,为从事律师职业接受训练。在此期间,他曾去叔叔阿什利·库珀家中度假,爱上了自己的堂妹西奥多拉,想与之结婚。但是,像詹姆斯·克罗夫特(1825年首次出版古柏写给西奥多拉的诗)所写,“她的父亲认为,关系如此亲近的人的结合是不恰当的,拒绝接受他的女儿和侄子的意愿。”这次拒绝使得古柏心烦意乱。

1763年,他去上议院任见习秘书,但是被职务考试前的紧张压垮,变得精神错乱,曾三次企图自杀,被送往圣奥尔本斯纳撒尼尔·考顿医生的疗养院。他的诗"Hatred and vengeance, my eternal portions" (有时称为“Sapphics”)是在他自杀未遂后写的。

复原以后,他和退休牧师莫利·恩明和玛丽·恩明夫妇一起住在亨丁顿,又和他们一起迁往奥尔尼,那里有一位约翰·牛顿牧师,曾是一名奴隶贩子,但是现在悔改,毕生致力于传播福音。不久,莫利·恩明从马上摔下而死,但是古柏仍然住在恩明家,非常依赖于玛丽·恩明。

在奥尔尼,牛顿邀请古柏创作圣诗,牛顿是编译。由此产生了1779年合作出版的《奥尔尼诗集》(Olney Hymns),其中包括“有一血泉血流盈满”(There is a fountain fill'd with blood)和“神的道路奥秘难测”(God moves in a mysterious way)仍然是古柏的一些最熟悉的诗句。古柏的一些圣诗,以及原本收录在奥尔尼诗集中的其他几首,今天保存在“Sacred Harp”中。

1773年,古柏与恩明夫人订婚,又经历精神错乱的攻击,不仅想像他永远被打入地狱,而且上帝命令他献出自己的生命。因为这次生病取消了婚约,但是玛丽·恩明尽力照顾他,一年后,他开始恢复。1779年,牛顿离开奥尔尼前往伦敦后,古柏开始写诗歌。玛丽·恩明建议古柏写作,在写完讽刺(satire)后又写了另外7篇。所有这些均在1782年以为题出版。

在出版的前一年,古柏遇见了世故而又迷人的寡妇奥斯丁夫人,成为他诗歌创作新的动力。古柏本人在他的著名作品任务(The Task)1785年第一版广告中说到这部作品的起源:

“...一位女士,喜欢无韵诗(blank verse),要求作者写一首这种类型的诗,题目是沙发。他遵从了,并且有许多空闲,串联到其他的主题,追逐思维的列车,让意识带着他转弯,使得长度变长,不是最初想要的一点点,而是一个严重事件--整整一册!”

在同一本书中,古柏还写了著名的幽默诗《痴汉骑马歌》(The Diverting History of John Gilpin)。

1786年,古柏和玛丽·恩明移居 Weston。此前不久,他与堂妹哈里特(西奥多拉的妹妹),现在的赫斯基思夫人关系密切。在这期间,他开始将荷马的《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翻译为无韵诗,1791年出版。这是本世纪早些时候亚历山大·蒲柏以来,这些史诗最重要的英文版本,不过也有批评说他过多模仿了约翰·弥尔顿。

1795年,古柏和玛丽·恩明移居诺福克,他们先住在北Tuddenham,然后迁居斯沃弗姆附近的邓纳姆洛奇,以及曼迪斯雷,最后定居在东迪勒姆。

1796年,玛丽·恩明去世,从此古柏陷入阴影,再也没有完全恢复。然而,他还是继续修改翻译的第二版的荷马史诗,还创作了情绪强烈而苍凉的诗作《被抛弃的人》(The Castaway),并将一些希腊诗歌翻译为英文,又将John Gay的一部分翻译为拉丁文。

1800年4月25日,威廉·古柏患浮肿去世,埋葬在东迪勒姆圣尼古拉教堂的圣托马斯小堂。西敏寺有一扇窗户专门纪念他。

在The Church Hymn book 1872中收入了古柏的15首圣诗 :

N. 127 , n. 357 , n. 450 “有一血泉血流盈满”(There is a fountain filled with blood)n. 790 我当敬听主声音(Hark!My Soul!It is the Lord)n. 856 , n. 871 , n. 885 长久经历已经表显(My Lord! how full of sweet content,译于1782年), n. 932 ,n. 945 愿更与神亲密同行(Oh,For a Closer Walk With God)n. 965 , n. 1002 , n. 1009 , (译于1782年), n. 1029 , n. 1043 n. 1060

古柏著名的圣诗还有:

相关

  • 瑞氏综合征雷伊氏综合征(Reye's syndrome),又称雷氏综合征是会快速进展的脑部疾病(英语:Encephalopathy)。症状包括呕吐、精神混乱、癫痫发作、失去意识(英语:Unconsciousness)。虽然一般也会有
  • 造br /山br /纪造山纪(Orosirian,符号PP3)是地质时代中的一个纪,开始于同位素年龄20亿5000万年前,结束于18亿年前。造山纪期间蓝藻、细菌繁盛。造山纪属于前寒武纪元古宙古元古代;造山纪的上一纪
  • 埃文人鄂温人(一部分自称Even或Oven,另一部分自称Orochel),过去称为拉穆特人(鄂温语,意为海洋的人),被俄国人转音为“埃文人”,是生活在东西伯利亚的民族,在俄罗斯联邦马加丹州、堪察加边疆
  • 利穆赞利穆赞大区(法语:Limousin)是法国中部一个已撤消的大区名称。面积16,942km²,人口710,939。下辖科雷兹省、克勒兹省、上维埃纳省。2016年1月1日,利穆赞大区、阿基坦大区、普瓦图-
  • 二乘解脱道解脱道,佛教术语,在大乘佛教理论中,指佛法修行两个主要的法道之一(另一则是佛菩提道,佛菩提道的修行内容涵盖了解脱道的所有内容)。解脱道的内容即是二乘菩提的修行法道,包含缘觉
  • 龙华集中营龙华集中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期间,日本在上海中学校园内建立的集中营,主要用来关押上海公共租界的欧美侨民。电影《太阳帝国》反映的是这里的生活。
  • 金露花 L.金露花(学名:),又名蕾丝金露花、洋刺、番子刺、花墙刺、篱笆树、小本苦林盘、如意草、假连翘、英文名有Golden Dewdrop、Pigeon Berry、 Skyflower,是马鞭草科金露花属的植物
  • 伊维萨事件伊维萨事件(德语:Ibiza-Affäre),或称伊维萨门,是2019年5月开始爆出的一宗奥地利政治丑闻。本事件亦可视为奥地利版本的“通俄门”事件。丑闻于2019年5月17日由一部秘密录制的视
  • 南非各省人类发展指数列表此为南非各省人类发展指数列表。数据为来自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出版的《2003年南非人类发展报告》。
  • 日本汉字能力检定日本汉字能力检定是日本财团法人日本汉字能力检定协会实施的一个有关于汉字能力的认证考试。一般简称为汉字检定(漢字検定/かんじけんてい)或者汉检(漢検/かんけん)。程度:理解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