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乘解脱道

✍ dations ◷ 2025-10-24 16:31:08 #佛教术语

解脱道,佛教术语,在大乘佛教理论中,指佛法修行两个主要的法道之一(另一则是佛菩提道,佛菩提道的修行内容涵盖了解脱道的所有内容)。解脱道的内容即是二乘菩提的修行法道,包含缘觉道以及声闻道的修行,不再受业力与无明的牵制,灭除众生所有能障碍生死的烦恼(即烦恼障),而得解脱的智慧,能证涅槃果,不受后有,出离三界六道生死的轮回。

解脱道的修行目标就是解脱在三界世间中不断生死流转之苦,灭尽三界后有的种子,入无余涅槃,不再有后世,不会出生于世间。二乘的解脱道只能使人成为阿罗汉而不能使人成佛。

四圣谛、八正道

因缘法(十二因缘法、十因缘法)

世尊的开示在《增壹阿含经》中。世尊说明灭五下分结的三果人所证得的涅槃是有余涅槃界,尚有待断的烦恼障应断,尚有待修的梵行应修,所以三果人虽证涅槃,仍无法于舍寿时当下取证无余涅槃,所以说他所证的涅槃名为有余。三果人因此缘故,必须舍报后生起中阴身,再于中阴阶段取无余涅槃,名为中般涅槃;或是往生到下一世去,在下一世的初禅天中舍报而取无余涅槃;乃至证量最差的上流处处般涅槃,都是尚有余思惑待断的,所以称为有余涅槃。这个有余涅槃的说法,与一般的说法不同;一般都说阿罗汉未入涅槃以前,尚有老、病、冷、热、饥、渴等微苦余存,故名有余涅槃,这是佛教界一般大师们的说法。

《增壹阿含经》:“比丘尽有漏成无漏,意解脱、智慧解脱,自身作证而自游戏: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更不受有,如实知之,是谓为无余涅槃界。”可见只有到了第四果时一切思惑断尽无余了,绝不会再有中阴身生起了,更不会再领受下一世的五阴或四阴了-更不受有-这个涅槃才是无余涅槃界,所以一切阿罗汉、辟支佛所证的都是无余涅槃,是在舍寿前就已经证得无余涅槃了!不因为舍寿前仍有冷热饥渴等苦作为所依而说为有余涅槃。因为阿罗汉、辟支佛的应断烦恼、应修梵行都已经完成了,在解脱道中已无所余待断、待修的法了。

所谓无余涅槃,乃是灭除五阴,唯余涅槃之本际(本识如来藏)独存,不是以五阴中的任何一法进入无余涅槃中,也就是说识阴六识中的任何一法(譬如离念灵知心)都是要全部灭尽的。阿罗汉在舍寿时,识阴六识及意根全皆灭尽,永不复起,已没意根来主导了,本识就不会再受生于三界中出生名色,三界中再也找不到他的本识所在了,这就称为无余涅槃。由此缘故,说无余涅槃乃是灭除一切五阴之后,本识不再受生于三界中,所以不再有后世的任何一阴、任何一识生起,十八界永远灭尽而不再有来世的新五阴、新意识了,这才是无余涅槃的无境界境界。

众生所以会流转生死痛苦无量,都是由于识阴所熏习、所造业而导致的,因此而爱着识阴所拥有的六入;若是知道解脱生死的唯一途径就是灭除全部名色自己,那识阴相应的无明灭除了,识阴六识不再造作种种行业,就不会再有未来世识阴出生的动力存在了,死后不再去入胎受生,就不会有未来世的名色出生,就没有十二处而没有了六入,就不会有触、受、爱、取、有,也就不会有世世不停的生死痛苦继续出现,那就是无余涅槃。

由于有余涅槃尚未入无余涅槃之时,这时的蕴处界的寒热、饥渴、痛痒...仍然都存在,所以有余涅槃位是相待而且有对的境界;也还有智慧、解脱明...与无明相待的法,因此而使阿罗汉在入无余涅槃之前,能有声闻的无生智可以为人宣说而度人同证有余涅槃。但是无余涅槃的特性却是绝待而且无对的,所以无余涅槃中除了本际独存外,实无任何一法可以继续留存,故说灭尽十八界法已,方能取证无余涅槃。由于二乘圣人不能现前证得本际观自在的境界,所以对生死苦会有恐惧,佛陀只好教他们入无余涅槃的正理:灭尽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名色,不存任何一法,只剩入胎识真心独存。所以才会说弃舍十八界法而入无余涅槃的正理。如是无余涅槃位中无一切法存在,不与任何一法相待、相对,是故无余涅槃是绝待的,不是有待之法。如是境界乃是无境界之境界,却不是断灭空;是灭尽一切法之境界相,唯独第八识如来藏心,离六尘、离见闻觉知及思量性而独存,故不可以想要把离念灵知意识心保留着来进入无余涅槃。所以灭尽十八界而成为无余涅槃,出离三界生死的正理,讲的正是不许有自我、自己存在,也不许有六尘、万法的存在、否则就是有我,不是实证无余涅槃,不是真的出离生死苦。以上佛在阿含部的经典中已有开示,二乘人不能证菩萨所证之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更不能证佛地所证的无住处涅槃。

相关

  • 上胚层在羊膜动物胚胎学,哺乳动物的上胚层(epiblast)是从内细胞团中所分化的组织;鸟类、爬虫类则是从胚盘所发育出来的。位于下胚层的上方。在哺乳动物胚胎学,当下胚层的立方细胞逐渐靠
  • 马赫姆得·阿巴斯马哈茂德·阿巴斯(阿拉伯语:محمود عباس‎,Mahmoud Abbas,1935年3月26日-),绰号阿布·马赞(ابو مازن‎,Abu Mazen),巴勒斯坦政治家,现任巴勒斯坦国总统、巴勒斯坦民族权
  • 文理学院多伦多大学文理学院是多伦多大学的一个学术学院,它提供大部分文科及理科的教授项目及研究机构。因拥有近三万名本科生和四千名研究生,文理学院是多伦多大学圣乔治校区内最大的
  • 1964年1964年中国人口普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二次人口普查,普查标准日在1964年7月1日,普查结果显示1964年中的中国大陆总人口为6亿9458万人,此外“台湾省、港澳同胞和国外华侨等人
  • 奥地利国会联邦大会(德语:Bundesversammlung (Österreich))(两会联合召开)244政治主题奥地利议会(德语:Österreichisches Parlament)是奥地利共和国的立法机关,由两院组成,分别为国民议会(下议
  • 玉山小檗玉山小檗(Berberis morrisonensis),别名:赤果小蘗、红果小蘗。为小檗属的多年生落叶灌木,是台湾原生特有种植物。生长在台湾3000米以上的高海拔山区,在雪山山脉、中央山脉、玉山山
  • 闵妃明成皇后(朝鲜语:명성황후/明成皇后 Myeongseong Hwanghu,1851年10月19日-1895年10月8日),名闵兹暎(朝鲜语:민자영/閔茲暎 Min Jayeong),是朝鲜王朝高宗的王妃、纯宗的母亲,本贯为骊兴
  • 尼 满尼满(满语:ᠨᡳᠮᠠᠨ,穆麟德:niman,17世纪-1669年),富察氏,满洲镶黄旗人,清朝政治人物。清太宗时期出仕。崇德六年(1641年),考授笔帖式。顺治二年(1645年)特授内三院编修。九年(1652年)正月
  • 都会东区都会东区 (Metro-East)是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东部郊区,覆盖了伊利诺伊州五个县:麦迪逊县、圣克莱尔县、门罗县、泽西县和克林顿县。面积6,974平方公里,根据美国2000年人口普查人口
  • 熊掌熊掌又名熊蹯,是中国珍贵的传统食材,八珍之一。传统上熊掌多产于中国东北的长白山区,特别是吉林东部。以黑熊、棕熊脚掌为多,特别是左前掌最为肥腴,掌花明显,被列为上品。其性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