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脱道,佛教术语,在大乘佛教理论中,指佛法修行两个主要的法道之一(另一则是佛菩提道,佛菩提道的修行内容涵盖了解脱道的所有内容)。解脱道的内容即是二乘菩提的修行法道,包含缘觉道以及声闻道的修行,不再受业力与无明的牵制,灭除众生所有能障碍生死的烦恼(即烦恼障),而得解脱的智慧,能证涅槃果,不受后有,出离三界六道生死的轮回。
解脱道的修行目标就是解脱在三界世间中不断生死流转之苦,灭尽三界后有的种子,入无余涅槃,不再有后世,不会出生于世间。二乘的解脱道只能使人成为阿罗汉而不能使人成佛。
四圣谛、八正道
因缘法(十二因缘法、十因缘法)
世尊的开示在《增壹阿含经》中。世尊说明灭五下分结的三果人所证得的涅槃是有余涅槃界,尚有待断的烦恼障应断,尚有待修的梵行应修,所以三果人虽证涅槃,仍无法于舍寿时当下取证无余涅槃,所以说他所证的涅槃名为有余。三果人因此缘故,必须舍报后生起中阴身,再于中阴阶段取无余涅槃,名为中般涅槃;或是往生到下一世去,在下一世的初禅天中舍报而取无余涅槃;乃至证量最差的上流处处般涅槃,都是尚有余思惑待断的,所以称为有余涅槃。这个有余涅槃的说法,与一般的说法不同;一般都说阿罗汉未入涅槃以前,尚有老、病、冷、热、饥、渴等微苦余存,故名有余涅槃,这是佛教界一般大师们的说法。
《增壹阿含经》:“比丘尽有漏成无漏,意解脱、智慧解脱,自身作证而自游戏: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更不受有,如实知之,是谓为无余涅槃界。”可见只有到了第四果时一切思惑断尽无余了,绝不会再有中阴身生起了,更不会再领受下一世的五阴或四阴了-更不受有-这个涅槃才是无余涅槃界,所以一切阿罗汉、辟支佛所证的都是无余涅槃,是在舍寿前就已经证得无余涅槃了!不因为舍寿前仍有冷热饥渴等苦作为所依而说为有余涅槃。因为阿罗汉、辟支佛的应断烦恼、应修梵行都已经完成了,在解脱道中已无所余待断、待修的法了。
所谓无余涅槃,乃是灭除五阴,唯余涅槃之本际(本识如来藏)独存,不是以五阴中的任何一法进入无余涅槃中,也就是说识阴六识中的任何一法(譬如离念灵知心)都是要全部灭尽的。阿罗汉在舍寿时,识阴六识及意根全皆灭尽,永不复起,已没意根来主导了,本识就不会再受生于三界中出生名色,三界中再也找不到他的本识所在了,这就称为无余涅槃。由此缘故,说无余涅槃乃是灭除一切五阴之后,本识不再受生于三界中,所以不再有后世的任何一阴、任何一识生起,十八界永远灭尽而不再有来世的新五阴、新意识了,这才是无余涅槃的无境界境界。
众生所以会流转生死痛苦无量,都是由于识阴所熏习、所造业而导致的,因此而爱着识阴所拥有的六入;若是知道解脱生死的唯一途径就是灭除全部名色自己,那识阴相应的无明灭除了,识阴六识不再造作种种行业,就不会再有未来世识阴出生的动力存在了,死后不再去入胎受生,就不会有未来世的名色出生,就没有十二处而没有了六入,就不会有触、受、爱、取、有,也就不会有世世不停的生死痛苦继续出现,那就是无余涅槃。
由于有余涅槃尚未入无余涅槃之时,这时的蕴处界的寒热、饥渴、痛痒...仍然都存在,所以有余涅槃位是相待而且有对的境界;也还有智慧、解脱明...与无明相待的法,因此而使阿罗汉在入无余涅槃之前,能有声闻的无生智可以为人宣说而度人同证有余涅槃。但是无余涅槃的特性却是绝待而且无对的,所以无余涅槃中除了本际独存外,实无任何一法可以继续留存,故说灭尽十八界法已,方能取证无余涅槃。由于二乘圣人不能现前证得本际观自在的境界,所以对生死苦会有恐惧,佛陀只好教他们入无余涅槃的正理:灭尽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名色,不存任何一法,只剩入胎识真心独存。所以才会说弃舍十八界法而入无余涅槃的正理。如是无余涅槃位中无一切法存在,不与任何一法相待、相对,是故无余涅槃是绝待的,不是有待之法。如是境界乃是无境界之境界,却不是断灭空;是灭尽一切法之境界相,唯独第八识如来藏心,离六尘、离见闻觉知及思量性而独存,故不可以想要把离念灵知意识心保留着来进入无余涅槃。所以灭尽十八界而成为无余涅槃,出离三界生死的正理,讲的正是不许有自我、自己存在,也不许有六尘、万法的存在、否则就是有我,不是实证无余涅槃,不是真的出离生死苦。以上佛在阿含部的经典中已有开示,二乘人不能证菩萨所证之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更不能证佛地所证的无住处涅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