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兔彼得的故事

✍ dations ◷ 2025-08-06 15:14:13 #1902年书籍,电影原著书籍,比得兔,绘本

《小兔彼得的故事》(英语:)是碧雅翠丝·波特创作的经典儿童绘本,在1902年10月由费德里克·沃恩公司(英语:Frederick Warne & Co)首度出版。描绘了顽皮的彼得兔不听妈妈的劝告,进入麦奎格先生菜园子里偷吃的故事。

至今该作已被翻译成30多种语言出版,成为最畅销的童书之一。于2000年更被美国纽约公共图书馆推选为世纪经典童书第一名。

兔妈妈再三告诫她的子女们千万不要进入麦奎格先生的菜园子,并指出兔爸爸就是在那落入陷阱、被作成馅饼。三只小兔子都很听妈妈的话乖乖去摘黑莓子,唯有最顽皮的彼得偷偷溜进麦奎格先生的菜园子里大吃特吃。

不料,在一排菜园子的尽头处,彼得迎头遇上了麦奎格先生,他被吓坏了,用尽全力才逃出菜园子,却不慎将自己的蓝色上衣和鞋子遗落在该处。

在回到家后,彼得就生病卧床了。

1893年9月,碧雅翠丝·波特在写给男孩诺埃尔·摩尔(波特过去的家庭女教师安妮·摩尔的儿子,时年5岁)的信中首度讲述了关于彼得兔的故事:“亲爱的诺埃尔,我不知道该写什么,所以就说个故事给你听,是关于四只小兔子的故事,它们是小福、小毛、小白和彼得。”之后波特也陆续寄给诺埃尔不少带插图的信。这成为《小兔彼得的故事》的创作起源。

故事主角“彼得兔”的原型多半被认为是波特童年时所饲养的一只名叫“彼得”的比利时野兔:82。

1900年,波特将以往写给诺亚的信件都借回来加以扩充,附上了一系列的黑白色插图及少数几张彩色插图。她先后把这些稿件寄给包括费德里克·沃恩公司在内的六家出版社,但均遭退稿,有的出版商觉得书里彩色插图太少,也有出版商认为应该把故事改成用诗歌方式叙述。波特希望她的作品能保持原貌,于是只好在1901年耶诞节期间自费出版《小兔彼得的故事》,共印了二百五十本:82:138。

由于自费版备受好评,波特再度将插图和手稿寄给费德里克·沃恩公司,这次就被对方所接纳了。波特与出版方妥协,将书中的插图改为彩色。1902年10月,《小兔彼得的故事》首度出版,共印了八千本,大受欢迎,很快就被预订一空。

《小兔彼得的故事》于2001年被美国《出版者周刊》评为“所有时代最畅销童书”第二名,此外还先后入选纽约公共图书馆“每个人都应该知道的一百种绘本”、美国全国教育协会(英语:National Education Association)“教师们推荐的100本书”、日本儿童文学者协会(日语:日本児童文学者協会)编《世界图画书100选》等各种书单:54。

在1930年代,华特·迪士尼曾计划将《小兔彼得的故事》改编为动画电影,不过遭碧雅翠丝·波特谢绝。

改编电影《比得兔》于2018年2月上映,由威尔·古勒执导,詹姆斯·柯登、多姆纳尔·格利森、萝丝·拜恩、山姆·尼尔等人主演或配音。

相关

  • 生物特征识别生物识别技术(biometrics,也称生物测定学),是指用数理统计方法对生物进行分析,现在多指对生物体(一般特指人)本身的生物特征(英语:Biosignature)来区分生物体个体的计算机技术。研究领
  • NTTNTT可以指:
  • 超面在几何学中,维面(Facet)又称为超面(hyperface)是指几何形状的组成元素中,比该几何形状所在维度少一个维度的元素。也是任何多胞形的边界。而若在维面前加一个整数则代表几何形状的
  • 旧总督府第二师范学校大礼堂(国立台北教育大学旧礼堂)国立台北教育大学(简称国北教大、国北教、北教大、北教)是一所专门培育小学师资的教育大学,位于台北市大安区。前身为“省立台北师专”,于2005年改为现名,校风保守,留有师范院校的
  • NSC国家安全委员会(英语: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简称国安会(NSC),是由美国总统主持的最高级别国家安全及外交事务决策委员会,依据《1947年国家安全法》设立,自成立以来的主要任务是
  • 次声波次声波(英文:Infrasound)是指频率小于20Hz(赫兹),但是高于气候造成的气压变动的声波。人耳对次声波基本上没有感受,但是一些动物如象、长颈鹿和蓝鲸可以感受次声波频率并使用这个频
  • McFadyen–Stevens反应McFadyen-Stevens反应(McFadyen-Stevens reaction)碱催化下,酰基磺酰肼发生热分解,生成相应的醛类。 Dudman 等发展了一种不同的酰肼试剂。反应的具体机理仍不很清楚。有认为反
  • 城堡街城堡街(立陶宛语:Pilies gatvė)是立陶宛维尔纽斯旧城区的主要街道之一。这条街非常短,起点是大教堂广场,终点是市政厅广场。城堡街沿途有众多卖艺者和出售纪念品的商人。此外逢
  • 鲍承先鲍承先(?-1645年),明朝末年清朝初年山西应县人,后入汉军正红旗。原是明朝副将,万历年间为参将,天启二年(1622年),他投降后金,仍为副将。天聪三年(1629年)入文馆,随皇太极攻打明朝京师顺天府
  • 伊凡·参卡尔伊凡·参卡尔 (Ivan Cankar, 发音 帮助·信息,1876年5月10日-1918年12月11日),斯洛文尼亚小说家、剧作家、散文家、诗人和政治活动家。参卡尔被认为斯洛文尼亚文学现代主义的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