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领土

✍ dations ◷ 2025-02-23 06:34:23 #国际领土
治外法权是免除本地法律司法权的情形,通常是外交谈判的结果。例如,若一个甲国公民当在乙国访问时享受治外法权,那么这个人在涉嫌犯罪时,乙国的法院不能进行审判。治外法权通常是互相给与的,主要包括:治外法权过去常授予外交人员以外的外国侨民。19世纪,西方列强曾经在中国、埃及、日本、摩洛哥、伊朗、泰国,以这些司法制度不健全,或者存在酷刑(凌迟、五马分尸、斩首等)的国家没有能力作出人道判决或者判决过于主观为理由,采取方法保护侨民单方面的治外法权。以清朝为例,西方人很难接受中国旧式的监狱管理(卫生与拷打都是一大问题)以及凌迟等野蛮残酷的酷刑,除此之外,没有独立法庭与辩护人的存在使得判决不够客观。因此西方的领事被授予处理所有与本国公民有关的民事和刑事案件的权力,即领事裁判权。但是与此同时,也会给本国公民在异国犯罪而不受到及时,或完全不受到审判提供了庇护。这类治外法权作为一种对主权的侵犯,曾受到了主权国强烈的愤恨,不过在过去面临这些情况的一些当事国家,只要做出有说服力的司法改革,与列强进行再次谈判的情况下,废除治外法权并不难;1899年在日本,1949年在埃及,治外法权被废除。在中国,1917年,德国和奥匈帝国因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中国的敌对国,而被废除不平等条约。中华民国在这几十年间致力于国际交涉,最终造成1924年苏联放弃其在中国的特权。1943年1月到1944年4月,先后有美国、英国、比利时、卢森堡、挪威、加拿大等6个国家与中国签订条约,取消在华治外法权及有关特权。1945年4—5月瑞典、荷兰与中国签订放弃在华治外法权及解决有关事件的条约。意大利和日本因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中国的敌对国失去他们的治外法权地位。1946年2月28日签署互换了《关于法国放弃在华治外法权及其有关特权条约》(中法平等新约),法国也放弃其在中国的特权,至此列强在中国的治外法权完全终结。美军在一些海外国家设立军事基地,军队的成员和文职人员及其家属在军事基地外享受治外法权,如冲绳的驻日美军。

相关

  • 呈递交叉呈递是特定抗原呈现细胞吞噬并利用MHC I呈现外来抗原给细胞毒性T细胞的能力。交叉致敏,是交叉呈递后的结果,其描述的是透过交成呈递而使初始T细胞(英语:Naive T cell)变成活
  • Os4f14 5d6 6s22, 8, 18, 32, 14, 2蒸气压第一:840 kJ·mol−1 第二:1600 kJ·mol主条目:锇的同位素锇(Osmium,旧译作銤、鐭)是一种化学元素,符号为Os,原子序为76。锇金属坚硬、易
  • 电离能电离能(Ionization energy),或称游离能、电离焓,常简记为EI,指的是将一个电子自一个孤立的原子、离子或分子移至无限远处所需的能量。更广义的用法,第一电离能定义为气态原子失去
  • 喹唑啉喹唑啉(Quinazoline)是一种杂环化合物,化学式C8H6N2,由一个苯环与一个嘧啶环稠合而成。喹唑啉也可看做萘环的两个CH被N原子替换,这样的结构称为萘啶。喹唑啉及其衍生物的典型制备
  • 低聚半乳糖低聚半乳糖(Galacto-oligosaccharides;简写作GOS)是寡糖的一种,又称为“半乳寡糖”,也是一种益生元,人体不能吸收,但可以促进大肠内益生菌的生长及活跃度,因此常于婴幼儿或成人的奶
  • 洪堡弗里德里希·威廉·克里斯蒂安·卡尔·费迪南·冯·洪堡(Friedrich Wilhelm Christian Carl Ferdinand von Humboldt,1767年6月22日-1835年4月8日),是一位德国学者、政治家和柏林
  • 儿童心理学异常心理学 行为遗传学 生物心理学 心理药物学 认知心理学 比较心理学 跨文化心理学 文化心理学 差异心理学(英语:Differential psychology) 发展心理学 演化心理学 实验心理学
  • Tsub3/sub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是一种甲状腺激素,几乎对所有生理过程都产生影响,包括生长和发育(英语:Human development (biology)),代谢,体温,和心率。与甲状腺素(四碘甲腺原氨酸)类似,但生理作
  • 超文本系统超文本(英语:Hypertext)是一种可以显示在电脑显示器或其他电子设备的文本,其中的文字包含有可以链接到其他字段或者文档的超链接,允许从当前阅读位置直接切换到超链接所指向的文
  • 尤凡尼·贾亚尔多尤凡尼·贾亚尔多(Yovani Gallardo,1986年2月27日-),目前效力于美国职棒巴尔的摩金莺队。出生于墨西哥米却肯州Penjamillo de Degollado(英语:Penjamillo de Degollado)。高中毕业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