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塞拜疆民主共和国

✍ dations ◷ 2025-09-11 12:51:36 #阿塞拜疆民主共和国

阿塞拜疆民主共和国(阿塞拜疆语:Azərbaycan Xalq Cümhuriyyəti),是伊斯兰世界中首个建立的议会民主制国家(早于土耳其)。

1917年二月革命造成俄罗斯帝国解体。

十月革命后,1917年11月15日,巴库苏维埃的权力落入了布尔什维克与左派社会革命党手里。1917年11月28日,格鲁吉亚孟什维克与社会革命党、亚美尼亚达什纳克、阿塞拜疆穆萨瓦特(俄语:Мусават)在第比利斯联合起来召开了外高加索委员会(俄语:Закавка́зский комиссариа́т),成为除了巴库以外的整个外高加索联合临时政府。1918年1月11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尔什维克)《关于亚美尼亚的决定》要求帮助从俄军复员的亚美尼亚族官兵返回亚美尼亚,即利用达什纳克在亚美尼亚方向来抵挡奥斯曼;通过对德妥协在格鲁吉亚(格鲁吉亚掌权的孟什维克亲德)方向阻挡奥斯曼,核心目标是保住巴库。在梯弗里斯建立了高加索瑟姆于1918年2月10—24日成立, 125名代表包括亲德的格鲁吉亚孟什维克32名代表、亲英法的亚美尼亚达什纳克27名代表、亲奥斯曼土耳其的阿塞拜疆穆萨瓦特30名代表。他们的共识就是反共。1918年3月3日签订《布列斯特条约》后,高加索战线(英语:Caucasus Front (Russian Republic))俄军自行复员解体,奥斯曼收复全部失地并向东推进。奥斯曼土耳其军队于3月已经占领卡尔斯、巴统等地,绕道经格鲁吉亚和波斯东侵,目标是占领巴库。巴库跟苏俄的陆路交通已经被参加过科尔尼洛夫叛乱的外高加索野蛮师切断。

1918年3月31日至4月2日,巴库公社解除了穆萨瓦特党邀请自连科兰来巴库出席石油大亨哈吉·泽纳拉宾·塔吉耶夫(英语:Zeynalabdin Taghiyev)儿子葬礼的一船野蛮师士兵的武装,成为三月事变(英语:March Days)导火索。 达什纳克、甚至孟什维克、社会革命党和立宪民主党都站在巴库苏维埃这边参战1918年4月1日,巴库苏维埃宣布处于被穆萨瓦特党围攻状态。此次事件估计3000-12000阿塞拜疆人死亡。

1918年4月12日,巴库苏维埃派遣了280名巴库工人到连科兰建立起苏维埃革命政权。

1918年4月22日,高加索瑟姆宣布接受奥斯曼土耳其的最后通牒要求的外高加索独立,建立外高加索民主联邦共和国。共和国的最高机关是高加索瑟姆,议长是格鲁吉亚人尼古拉·齐赫泽,亚美尼亚人和阿塞拜疆人则担任副议长。

1918年4月25日巴库苏维埃中的布尔什维克和左派社会革命党人组成巴库公社,邵武勉为主席。宣布石油工业等国有化、将地主土地交给农民等革命措施。这种不妥协立场直接激怒了英国。英国驻巴库副领事Major Ranald MacDonell告诉英军军官:“英国与法国政府的新的政策是支持反布尔什维克军队...不论它是保皇党还是社会革命党。”

外高加索民主联邦共和国政府虽不承认《布列斯特和约》,但因缺乏军事实力,5月11日~26日,于巴统和德国及土耳其展开和谈。在和谈中,因三民族意见的分歧(亚美尼亚和格鲁吉亚亲德,阿塞拜疆亲土)逐渐明显,三民族的国民会议也赞成建立独立的国家。另外,德国和土耳其也支持废除联邦共和国。1918年5月26日,高加索瑟姆提案废除联邦共和国。5月26日,格鲁吉亚民主共和国独立。27日高加索瑟姆中的阿塞拜疆人组成了阿塞拜疆国民大会(英语:Azerbaijani National Council),5月28日宣布阿塞拜疆民主共和国独立。28日亚美尼亚民主共和国独立。

阿塞拜疆民主共和国第一届政府(1918年5月27日-6月17日),部长会议主席Fatali Khan Khoyski(英语:Fatali Khan Khoyski)。1918年6月4日,与奥斯曼土耳其签订了军事援助协定。

1918年6月16日,阿塞拜疆国民大会(英语:Azerbaijani National Council)移驻占贾并宣布为阿塞拜疆民主共和国临时首都,等待奥斯曼土耳其军队攻占巴库。但由于阿塞拜疆极端民族主义者职责国民大会的左倾色彩,并且奥斯曼土耳其军队指挥官Nuri Pasha(英语:Nuri Pasha)对其忍无可忍,于次日解散了阿塞拜疆国民大会,权力由部长会议主席Fatali Khan Khoyski(英语:Fatali Khan Khoyski)接掌。

阿塞拜疆民主共和国第二届政府(1918年6月17日-12月21日),部长会议主席兼司法部长Fatali Khan Khoyski(英语:Fatali Khan Khoyski)。

1918年7月31日,苏维埃中的社会革命党人、孟什维克、达什纳克等以259对236多数票推翻了拒接接受英国派遣军队保护的布尔什维克在巴库的领导权。邵武勉宣布退出巴库苏维埃并率众离开巴库。同一天,Lionel Dunsterville(英语:Lionel Dunsterville)将军率领英国军队进占巴库,成立里海舰队中央委员会独裁政权,由右派社会革命党、达什纳克、孟什维克组成。1918年8月1日,26名巴库公社委员(英语:26 Baku Commissars)率领布尔什维克军队乘船离开巴库前往苏维埃控制下的阿斯特拉罕,8月16日被里海舰队中央委员会独裁政权以“临阵脱逃”的罪名逮捕,羁押于巴库监狱。巴库公社里的胡麦特党(即努力派,后来阿塞拜疆党的前身之一)领袖阿凡丁诺夫批判邵武勉在三月事件中“沦为了达什纳克的俘虏”。

1918年9月15日,奥斯曼土耳其军队(英语:Ottoman Army of Islam)在阿塞拜疆本地势力支持下攻占巴库,杀掉了10,000至20,000当地亚美尼亚人(九月事件(英语:September Days))。

1918年10月3日,苏俄红军北高加索方面军更名为第11集团军。与邓尼金的白军作战。

1918年10月英国与奥斯曼土耳其签署穆兹罗斯停战协定。土耳其军队撤出阿塞拜疆。1918年9月出任英军北波斯部队(英语:North Persia Force)司令官的威廉·汤姆森将军率领5000人的协约国军队于1918年11月17日进占巴库,并宣布实施战时戒严法。并宣布其目标是:

进入巴库的协约国军队受到当地俄罗斯族居民的热情欢迎。

阿塞拜疆民主共和国第三届政府(1918年12月22日-1919年3月14日),部长会议主席兼外交部长Fatali Khan Khoyski(英语:Fatali Khan Khoyski)。

1919年1月,北高加索行动时沿着高加索山脉与南俄草原200英里的战线被白军中央突破一分为二,导致第11集团军的恐慌性逃亡,即著名小说《铁流》的历史背景。

1919年3月,亲布尔什维克的塔利什人工人在阿塞拜疆南部的连科兰发动暴力抗议活动,驱逐了当地由俄罗斯族上校V.T. Sukhorukov领导的亲英反共的政权:穆甘临时军事专政(英语:Provisional Military Dictatorship of Mughan),5月15日连科兰地区工农苏维埃非常大会宣布建立穆甘苏维埃共和国(英语:Mughan Soviet Republic)。布尔什维克从阿斯特拉罕向连科兰运送了登陆兵力与弹药物资,作为将来从南方进攻巴库的出发地。

1919年6月,邓尼金军队不但控制了北高加索,甚至越过了阿塞拜疆的边境。1919年6月16日,阿塞拜疆民主共和国与格鲁吉亚民主共和国签订了反邓尼金的共同军事防御协定;而邓尼金与亚美尼亚民主共和国签订了秘密军事协定,亚美尼亚军队被授予邓尼金白军第7军的番号。阿塞拜疆民主共和国在卡拉巴赫的亚美尼亚人实际上从1918年3月就开始了漫长的交战直至1920年2月阿塞拜疆民主共和国在卡拉巴赫实施戒严。

1919年6月30日,邓尼金的白军攻占了察里津,红军被迫放弃了阿斯特拉罕。里海沿岸的布尔什维克势力陷入了最困难时期。1918年7月3日,邓尼金发动了对莫斯科的总攻势。阿塞拜疆民主共和国发动了穆甘苏维埃共和国(英语:Mughan Soviet Republic)的军事总攻,北线兵力从萨利亚内(英语:Salyan, Azerbaijan)进攻,部分兵力船运至毗邻伊朗国界的阿斯塔拉,与当地部族武装一起向北进攻。1919年7月23日,阿塞拜疆民主共和国战争部长(英语:Ministry of Defense of the Republic of Azerbaijan)Samad bey Mehmandarov(英语:Samad bey Mehmandarov)炮兵少将向连科兰公民发布了敦促投降的公告。布尔什维克势力从连科兰撤往萨拉岛(俄语:Сара (остров))。1919年7月末穆甘苏维埃共和国(英语:Mughan Soviet Republic)失败。

1919年8月19日,英军撤出阿塞拜疆。

阿塞拜疆民主共和国第四届政府(1919年3月14日-1919年12月22日),部长会议主席兼内务部长Nasib Yusifbeyli(英语:Nasib Yusifbeyli)。

阿塞拜疆民主共和国第五届政府(1919年12月22日至1920年4月1日),部长会议主席Nasib Yusifbeyli(英语:Nasib Yusifbeyli)。

1920年1月,邓尼金白军在北高加索被苏俄红军第11集团军彻底击败。阿塞拜疆民主共和国面临着红军的军事压力。1920年3月,阿塞拜疆民主共和国的经济与政治情势达到了崩溃的临界点;第五届内阁倒台。列宁说苏维埃俄罗斯如果没有巴库的石油就不能生存。

阿塞拜疆民主共和国第六届政府(1920年4月1日至4月28日),部长会议主席Mammad Hasan Hajinski(英语:Mammad Hasan Hajinski)。

1920年4月25日,苏俄红军第11集团军(英语:11th Army (RSFSR))越过了阿塞拜疆边界。4月27日,以纳里曼·纳里曼诺夫为主席的阿塞拜疆临时革命委员会成立,并向阿塞拜疆民主共和国政府发布最后通牒。巴库工人组成的劳动军事分队纷纷占领油田、政府办公楼、邮局;警察也叛向布尔什维克。4月28日阿塞拜疆民主共和国宣布自行撤销。4月30日,红军第11集团军无血进驻巴库。随之成立了阿塞拜疆社会主义苏维埃共和国。

1920年5月,阿塞拜疆民族主义与宗教势力影响深厚的占贾爆发了反对红军的浩大暴乱,以恢复穆沙瓦特的统治。至1920年5月31日暴乱被镇压,其领导人或者逃入格鲁吉亚,或者被布尔什维克逮捕、处决。在格鲁吉亚的阿塞拜疆前领导人不久纷纷因勾结奥斯曼土耳其在巴库搞亚美尼亚大屠杀而被亚美尼亚民族主义分子潜入第比利斯暗杀。

相关

  • 乳液乳浊液(英语:emulsion)也称为“乳液”、“乳剂”、“乳状液”或“乳化液”,是指一相液体以微小液滴状态分散于另一相液体中形成的非均相液体分散体系。由油和水混合组成的乳浊液
  • 台风辛乐克超强台风森垃克超强台风森垃克(英语:Typhoon Sinlaku,国际编号:0813,JTWC编号:15W,菲律宾大气地理天文部门名称:Marce)是2008年太平洋台风季的一个热带气旋。“森垃克”是密克罗尼西
  • 锡戈内拉海军航空基地锡戈内拉基地(NATO Base Sigonella,IATA代码:NSY;ICAO代码:LICZ),或译西哥奈拉基地,是一座位于意大利西西里岛的北约军用机场及大型后勤基地,由美国海军和意大利空军共用,美方称作锡戈
  • 渊田美津雄渊田 美津雄(1902年12月3日-1976年5月30日),日本海军大佐,曾经参加过偷袭珍珠港。出生于奈良县北葛城郡磐城村(现在的葛城市)。就读奈良县立亩傍中学校(现在的高等学校),大正13年(1924
  • 倒挂金钟超过100种,见列表倒挂金钟属(学名:),俗称倒挂金钟,又称灯笼海棠或吊钟海棠,台湾多以吊钟花称之。是开花植物桃金娘目柳叶菜科的一个属,为多年生灌木。倒挂金钟是由法国植物学家查尔
  • 野战炮野战炮,简称野炮,是炮兵装备的一种。最初它指涉较轻盈,可以跟随步兵一同运动进行野外战的大炮,操作野炮的专业单位称为野战炮兵(英语:Field artillery)。野战炮的命名是为了和与装
  • 洪子诚洪子诚(1939年4月-),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文学理论研究者。潮汕人,在原籍广东揭阳地级市出生长大,北京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留校任教,著有学术专书多部,学术论文多篇。
  • 萧蔷萧蔷(1968年8月13日-),本名萧秀霞,2013年改名萧盈盈,女,籍贯台北市,出生于新北市永和区,台湾模特儿、演员,有“萧大美女”之称。1989年开始从事平面模特儿工作,亦开始拍摄戏剧。后因接
  • 美元树美元树商店股份有限公司(英语:Dollar Tree Stores, Inc.),以前也被称为“仅售1美元(Only $1.00)”,是美国一家经营折扣(英语:Discount store)廉价杂货(英语:Variety store)的连锁店。其店
  • 松脂酒松脂酒(希腊语:Ρετσίνα),是一种白葡萄酒或桃红葡萄酒,在希腊已有两千多年的生产历史,具有独特的松脂香气。其松脂香气源自古希腊人用阿勒颇松的树脂密封葡萄酒容器(特别是双耳瓶)的做法。在密封玻璃容器发明以前,葡萄酒容易氧化变质,而松脂可用于密封瓶口,于是松脂独特的香气也渗入了酒中。后来自3世纪起,罗马人开始使用木桶,在酿酒工艺方面已不再需要树脂,但加入松脂风味的习惯已然流行开来并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