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戈内拉海军航空基地

✍ dations ◷ 2025-05-16 05:23:40 #锡戈内拉海军航空基地
锡戈内拉基地(NATO Base Sigonella,IATA代码:NSY;ICAO代码:LICZ),或译西哥奈拉基地,是一座位于意大利西西里岛的北约军用机场及大型后勤基地,由美国海军和意大利空军共用,美方称作锡戈内拉海军航空基地(英语:Naval Air Station Sigonella)、意方称作锡戈内拉空军基地(意大利语:Base aerea di Sigonella)。使用单位包含美军的40多个司令部和单位,以及意大利空军第41反潜联队(意大利语:41º Stormo)。该基地位于西西里第二大城——卡塔尼亚西南方约16公里、埃特纳火山以南约40公里处,因为其接近地中海中心的优良战略位置,而有“地中海枢纽”(The Hub of the Med)的美称,在支援美海军第六舰队、美国及盟国部队在该区的行动上十分方便。同时也是美国本土与西亚、印度洋之间,美国军机起降最频繁的中继站之一。使用该基起降地的飞行器种类包括了美国空军的C-130、C-17及C-5运输机、KC-135及KC-10空中加油机,还有美国海军的P-3猎户座海上巡逻机、C-2灰狗式运输机、C-130运输机、道格拉斯DC-9、波音C-40A飞剪机(英语:C-40 Clipper)及意大利海空两军的布雷盖1150大西洋反潜巡逻机(英语:Breguet Br.1150 Atlantic)等。目前美国驻锡戈内拉海军航空基地的人员共有4,000人,包含了官兵、文职人员和军眷。该基地同时也是美国海军第二大的安全司令部,仅次于巴林的巴林海军支援设施(英语:Naval Support Activity Bahrain),基地安全人员主要由底特律海军战备支援中心(NOSC Detroit,密歇根州)所下辖的一个海军后备司令部提供。而在驻基地的40个美军单位中,较大的单位包括了一个P-3C巡逻机中队、一个海军电脑与通信区主控站(Naval Computer and Telecommunications Station),以及海军医院。该医院建于1992年,在此之前,锡戈内拉基地仅有一间诊所,而最近的海军医院远在那不勒斯。锡戈内拉海军航空基地大致分为2区:I区(NAS I)及II区(NAS II)。I区是原本的美军基地,但现在仅作为一个支援设施,并附设了海军贩卖部、学校和一部分的军眷住宅区(主要供美国海军第67特遣舰队(英语:Task Force 67)准将、海军航空基地司令官、副司令官居住),及大部分的休闲、娱乐设施。而II区则是跑道和司令部的所在地,目前专门做为后勤基地使用。锡戈内拉最初是一个美国海军二级航空站(United States Naval Air Facility, Sigonella),建立于1959年6月15日,首任基地司令官为海军上校弗雷泽(Walter J. Frazier)。建立该航空站的计划则在1950年代早期萌生,当时尚计划在马耳他的哈尔法(Ħal Far)建立美海军P-2海王星巡逻机的飞行场。但在马耳他的基地已无空间扩建之后,美意两国在1957年6月25日签订临时协议,由意方在西西里岛提供可用的土地、美方租借,美军在6日后利用坦克登陆舰将马耳他的设备逐次运到西西里。同年9月时基地正式动工,而航空站的人员办公区设施工程则在1958年展开,该位置在二战期间是纳粹德国空军停放受损军机的停机坪。第一批美方人员在1959年3月准备派驻锡戈内拉基地,但由于基地内首批建筑物还要6个月才能完工,因此改以卡塔尼亚的一座仓库作为6个月的临时办公室。至1959年8月底时,锡戈内拉海军航空站II区的飞行场已经可以在目视飞行规则许可的情形下,于白天提供飞机使用,在8月31日以前,已有24架军机在该地起降。锡戈内拉首批落成的建筑物中,包含了目前的美军广播电台(AFN)大楼,该大楼在1958年以前为海军疾病媒介控制中心(Vector Control Center),接着由美国陆军工兵团进驻,之后又与其他单位共用。1966年左右,AFN接收了这栋建筑物作为广播站。1959年9月中旬,锡戈内拉海军航空站发生水灾,连接I区和II区的迪泰诺河桥(Dittaino)在9月20日已浸入水面以下,两营区之间的往来必须绕道卡塔尼亚市区,水灾之后亦造成了停电。1981年,锡戈内拉从海军二级航空站改制为海军航空基地。1985年10月10日,犯下了阿基莱·劳伦号劫船事件、并杀害船上一位美国公民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成员搭乘埃及商务班机飞往突尼斯,美国海军F-14雄猫式战斗机拦截了这架班机,指示其降落在锡戈内拉海军航空基地,计划由美方在基地内将之逮捕。意大利总理贝蒂诺·克拉克西却表示此事管辖权属于意方,意大利当局亦禁止美军海豹部队上机逮人。美意两国政府、美国海军与意大利宪兵、空军之间的僵局持续一晚之后,美国总统隆纳·雷根命令美军让步,犯人最后被意大利警察逮捕。1985年后期,美国第133海军机动建设营(英语:Naval Mobile Construction Battalion 133)在I区的美军宿舍区修建人行道时,挖出了德军在二战期间储备的一些高射炮弹药,位置接近1943年西西里岛战役中英美联军入侵的地点。2004年4月1日,美国国防后勤局启用了II区的意大利锡戈内拉国防仓库(Defense Depot Sigonella Italy),作为地中海地区的后勤设施,国防后勤局也提供II区储备的燃料和国防财产给其他单位使用。2005年12月中旬,锡戈内拉基地遭受第二次水灾,400名军人和眷属被迫撤离,之后于2006年新建了护堤防止洪水。2011年多国武装干涉利比亚时,锡戈内拉基地由于作为欧洲最靠近北非的军用机场,因此在美军的奥德赛黎明行动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执行禁航令的北约各国军机(如丹麦皇家空军)也从锡戈内拉基地起飞锡戈内拉基地所在的海拔为海平面以上79英尺(24米),拥有两条沥青铺设的跑道:10R/28L跑道长约2,462乘45米(8,077乘148英尺)、10L/28R跑道长约2,442乘28米(8,012乘92英尺)。锡戈内拉基地大部分的常驻美军人员及眷属的居住地位于马里奈宿舍群(Marinai Housing Complex),距离基地II区车程约2分钟、距离I区车程则为10至15分钟。2005年冬的洪水使该住宅区许多住户必需暂时迁出。该住宅区内还有第53童军团及第53幼童军团。过去尚有一座米涅奥住宅区(Mineo Housing Base),但用地已经归还给意大利民间,不再有军眷住宿。除了常驻人员住宅区外,从美国本土轮调至海外、并且未携眷的单身新兵或军士官,则被分配至II区的宿舍。1987年至2002年间,有一项名为科斯坦佐村(Villaggio Costanzo)的美军住房发展计划,于阿奇桑坦托尼奥一带的Santa Maria La Stella进行。该地距离基地I区约60分钟车程。距离锡戈内拉最近的市镇则是基地以北的莫塔桑塔纳斯塔夏,许多美军家庭在当地租屋。大体上而言,西西里当地住民与美国驻军人员之间共处平和,且基地内部的民间雇员有不少意大利民众。但基地外围偶尔会成为反美、或反伊拉克战争人士进行示威的场所。

相关

  • 法兰克福法兰克福(德语:Frankfurt),正式全名为美因河畔法兰克福(Frankfurt am Main),是德国中西部黑森州的第一大城市,也是德国第五大城。城区拥有73万2688人,含周边城镇约有230万人,而整个法
  • 战俘战俘(英语:prisoner of war,缩写为POW),或称俘虏,与人质的性质不同,是指在战争各方中,敌对方被另外一方活捉,但并未处死的,用以作为战争交换条件的人。根据1949年8月12日签订的《关于
  • 以斯拉以斯拉,天主教译厄斯德拉(希伯来语:.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ew,.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font-size:1.15em;font-family:"Ezra SIL","Ezra SIL SR","Keter Aram
  • 天主教马龙派马龙尼人   系列的一部分历史 Mardaites 的黎波里伯国 奥斯曼帝国 (1860年冲突  · 黎巴嫩山Mutasarrifate) 1958年黎巴嫩危机  · 大黎巴嫩 黎巴嫩内战 (南黎巴嫩冲
  • 奥迪name = 'Transport', description = '交通', content = {{ type = 'text', text = [[]] }, { type = 'item', original = 'articulated bus', rule = 'zh-cn:铰接客车;zh-tw
  • 尘细胞肺泡巨噬细胞(英语:Alveolar macrophage),是存在于肺间质的特殊巨噬细胞,由迁移到肺的吞噬细胞发育而成,属于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一部分。可参与吞噬和清除外来的尘粒或病原并进行
  • 布仑斯惕酸酸碱质子理论,又称布仑斯惕-劳里酸碱理论(英语:Brønsted–Lowry acid–base theory),是丹麦化学家约翰内斯·尼古劳斯·布仑斯惕和英国化学家托马斯·马丁·劳里于1923年各自独
  • 量子色动力学量子色动力学(英语:Quantum Chromodynamics,简称QCD)是一个描述夸克胶子之间强相互作用的标准动力学理论,它是粒子物理标准模型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夸克是构成重子(质子、中子等)
  • 灰熊灰熊(学名:Ursus arctos horribilis)为棕熊亚种,分布于北美洲西部,是北美最常见的棕熊。灰熊的祖先被认为是10万年前从西伯利亚跨过白令海峡来到阿拉斯加的乌苏里棕熊。灰熊通常
  • 毕·彼特威廉·布拉德利·皮特(英语:William Bradley Pitt,1963年12月18日-)或简称布拉德·皮特(Brad Pitt),是一名美国男演员及电影制片人。1991年,《塞尔玛与路易丝》成为皮特从影的成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