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ding@Home

✍ dations ◷ 2025-07-01 08:51:14 #Folding@Home
Folding@home(简称FAH或F@h)是一个研究蛋白质折叠、误折、聚合及由此引起的相关疾病的分布式计算工程。由斯坦福大学化学系的潘德实验室(Pande Lab)主持,于2000年10月1日正式引导。Folding@home现时是世界上最大的分布式计算计划,于2007年为吉尼斯世界纪录所承认。2004年3月8日,研究基因结构的Genome@home(英语:Genome@home)计划终止,并入Folding@home。Folding@home专注于精确地模拟蛋白质折叠和错误折叠的过程,以便能更好地了解多种疾病的起因和发展,包括阿兹海默症、亨廷顿舞蹈症、牛海绵状脑病(疯牛病、疯牛病)、癌症和囊胞性纤维症。到当前为止,Folding@home 已成功模拟5—10微秒的折叠过程,超出先前估计可模拟的时段数千倍。很多研究蛋白质结构的论文,都有引用这个计划的成果。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在2002年10月22日发表的报告证实,该计划采用分散模拟方式,所得出的结果是准确的。亨丁顿舞蹈症起因于第4对染色体异常,病发时会无法控制四肢,就像手舞足蹈一样,并伴随着智能减退,最后因吞咽、呼吸困难等原因而死亡。成骨不全症,又称脆骨症,是一种先天性遗传疾病,男女性患病的比例大约相同。这种疾病会造成第一型胶原纤维缺陷,使骨骼忍受外力冲击的能力较正常人差,即使是轻微的碰撞,也会造成严重的骨折,因此这类的病患被称为“玻璃娃娃”或“玻璃骨”。彭德实验室正利用Folding@home对一些病毒进行研究,对象包括流行性感冒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等,以查找阻止病毒进入细胞的方法。历史上全球曾多次出现高死亡率的周期性流感疫潮,其中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导致全球近一亿人死亡。当病毒感染细胞时,会发生“脂质双层融合”(Lipid bilayer fusion/membrane fusion),其蛋白质会与细胞的蛋白质进行对接,过程之后或能进入细胞,或自我裹在细胞膜内。2020年2月27日,Folding@home发布新的计算程序以研究2019-nCoV病毒。Folding@home和另一个分布式计算计划Rosetta@home都做和蛋白质相关的研究,导致公众常常把两者的目标混淆,或不知道应该参加哪个计划。为此,Folding@home的管理者、潘德实验室的领导人费积·潘德(英语:Vijay S. Pande)教授解说道:Folding@home并不依靠强大的超级电脑进行计算,反而主要的贡献者是成千上万的个人电脑。每部参与的电脑都安装了一个在后台运行的客户端程序,在系统不忙碌的时候调用中央处理器运行模拟工作。现时世界上绝大部分的个人电脑,在一般的情况下都很少用尽本身的计算能力。Folding@home就是使用这些本来都浪费了的运算力量。Folding@Home的客户端会定时连接设于斯坦福大学的服务器去获取“工作单元”(work units),即一种存有实验数据的数据包,根据实验数据进行计算。每个工作单元计算完成后,再传回服务器。Folding@home的客户端利用了经修改的TINKER(英语:TINKER)、GROMACS、AMBER及CPMD(英语:CPMD)这四款分子模拟程序进行运算,并会在许可的情况下作出优化,以把运算速度加快。这四款模拟程序也被修改成多个不同版本,供多款作业平台使用,每款程序的变体会以编号“Core xx”作分类。Folding@home Console version是Folding@home的命令行接口版本,由史丹佛大学化学系的潘德实验室主持,于2000年10月1日正式引导,可精确地模拟蛋白质折叠和错误折叠的过程,以便能更好地了解多种疾病的起因和发展,Folding@home当前是世界上最大的分布式计算计划。要快速运算蛋白质的折叠效应,得需以高浮点运算能力的处理器进行,GPU具备强大浮点运算性能的优势,Folding@home方面也着手开发供GPU使用的程序,把作业交给GPU运算。2006年10月2日,Folding@home公开发行供Windows系统使用的GPU测试版本,测试期间收到由450颗ATI X1900 GPU提供的31 TFLOPS运算性能,每颗显核平均运算运力为一颗传统CPU的70多倍。至2008年4月10日,第二代Windows GPU公开测试版推出,新版本支持ATI/AMD HD2xxx及HD3xxx系列,不用再透过DirectX接口与显示核心沟通,并支持多GPU核心。供NVIDIA GPU使用的版本则利用CUDA技术,就可以使到GPU可以进行蛋白质折叠运算。NVIDIA官方表示,只需全球0.1%支持CUDA的显卡进行运算,性能就可以达到7PFLOPS,远超过超级电脑的计算水平。现时已推出供激活CUDA的NVIDIA GPU使用的公开测试版本。索尼已加入Folding@home计划,从PS3的1.6版本固件开始,支持该项目科学运算。由于PS3使用了Cell处理器,能提供强大的运算性能。当PS3闲置时,就会引导运算程序,计算蛋白质的折叠效应,利用结果去研究各种疑难杂症。当CELL处理器运算时,NVIDIA的RSX显核就会提供立体的蛋白质折叠实时图形展示。该图形展示效果不错,支持1080p输出,还有HDR效果。用家可利用手柄来控制观赏角度。PS3曾经为Folding@home提供最多的运算能力,随着供NVIDIA GPU使用的软件推出,NVIDIA GPU取代了PS3,成为了Folding@home的主力。截至2008年9月初,参与的PS3游戏机为该计划提供1,200多TFLOPS的运算能力,占总数近35%。随着更多不同款式的多核处理器陆续推出,支持多核心的软件也越来越多,Folding@home也加入支持对称多处理机(SMP),希望借此增强软件的运算能力。透过利用MPI,软件可同时使用多个内核进行运算。支持SMP的Folding@home于2006年11月13日推出供x86-64 Linux及x86 Mac OS X运行的beta测试版本,现时也已推出供Win32使用的试版本,而供32位Linux运行的版本则仍在开发中。一台PlayStation 3游戏机的标称功率为380W,由于Folding@Home是设计供CPU使用,因此会造成主机功耗达100%。但根据斯坦福方面有关PS3主机的常见问题,指出每台主机“在运行该程序时,其估计功率约为200W左右”。截至2008年5月底,共有51,000多台PS3主机为该计划提供1,400多TFlops的运算能力,每台PS3平均提供近30,000MFlops,以史丹福的每台主机200W输出(使用90nm制程的处理器)估计,每瓦输出提供150多MFlops。随着PS3的Cell处理器改用更微细的65nm及45nm制程,处理器的功耗会进一步下降,其每瓦输出提供的运算的能力也会提高。取决于PC本身CPU最大能耗以及计算程序设置。

相关

  • 核糖体核糖体(ribosome),旧称“核糖核蛋白体”或“核蛋白体”,是细胞中的一种细胞器,由一大一小两个亚基结合形成,主要成分是相互缠绕的RNA(称为“核糖体RNA”,ribosomal RNA,简称“rRNA”)
  • 拉撒路综合症拉撒路综合征(Lazarus syndrome)是指在心肺复苏失败之后人体循环系统自发地恢复运作。自1982年以来,它已在医学文献中至少有了40-50次记载。又被称为拉撒路现象(Lazarus phenome
  •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拉伯半岛(白色)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拉伯语:دولة الإمارات العربية المتحدة‎),通称阿联酋,是由阿布扎比、沙迦、迪拜、阿治曼、富查伊拉、乌姆盖万、
  • 廊开府廊开府(泰语:จังหวัดหนองคาย,皇家转写:Changwat Nong Khai,泰语发音:)为泰国东北部之一个府。该府原名为“曼派村”,原属老挝的“万象城”统治。拉达那哥欣王国时代,该
  • 元音大推移元音大推移(英语:Great Vowel Shift)是英语发展史上的一次主要的语音转变,开始于14世纪,大体完成于15世纪中期,由大都会和港口城市向乡村的扩散一直持续到16世纪。转变主要体现在
  • in vivoIn vivo为拉丁文“在活体内”之意。在科学文献中,in vivo常指进行于完整且存活的个体内的组织的实验,以区别在生物体上移除下来的组织或死亡的组织上进行的实验(对应的拉丁文为
  • 烟肉熏肉或烟肉(英语:Bacon),又音译为背根或培根,是将猪胸肉,或其他部位的肉熏制而成。烟肉一般被认为是早餐的头盘,将之切成薄片,放在锅子里烤或用油煎。烟肉常被视为肥胖的主要来源,但
  • 立陶宛语立陶宛语(lietuvių kalba),中文也称立陶宛文,是立陶宛的官方语言以及欧盟的官方语言之一。在立陶宛大约有290万人以其为母语,而在海外约有二十万。立陶宛语是现存的两种波罗的语
  • 桶孔覆垫桶孔覆垫(英语:Parenthesome)是担子菌门真菌的细胞中的一种显微结构,其形状就像一对括号,位于桶孔隔膜的两端。桶孔隔膜在菌丝里将细胞分开。桶孔覆垫的功能还未知,其组成部分也并
  • 间宫林藏间宫林藏(日语:間宮 林蔵/まみや りんぞう Mamiya Rinzou,1775年-1844年),日本江户时代后期探险家。间宫林藏出生于常陆国筑波郡(今茨城县筑波未来市)的务农家庭,师从当时的观测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