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1导弹

✍ dations ◷ 2025-08-13 02:57:04 #V-1导弹
V-1火箭是德国在二次世界大战研发与生产的一种地对地攻击的火箭。V-1是复仇兵器第1号(德语:Vergeltungswaffe 1)的略称。德国军方编号为Fi 103,是德国在大战末期的复仇武器之一。其使用脉冲喷气式发动机,在飞行过程中常伴随着“嗡嗡”的声响,所以又称“嗡嗡炸弹”。也有人称它为“机器人炸弹” ,是液态火箭的祖先。德国自1944年6月13日开始对英国南方与欧洲大陆数个重要城市发射V-1火箭,直到1945年3月29日终止期间,一共生产大约3万枚,发射大约1万枚。其中2,419枚击中伦敦市,造成约6,184人死亡,17,981人受伤。英国为了防范V-1的袭击,除了以高射炮之外,亦在英国上空放置了大量防空气球,并训练飞行员击落V-1。V-1的主要发射方式是从地面架设的固定轨道升空,德国空军也改装部分He 111轰炸机,自空中发射约1176枚V-1火箭。V-1的外型类似一架飞机,只是没有驾驶员的乘坐空间,不过德国的确试验过利用人力控制的V-1火箭。V-1的动力来自一具阿格斯公司生产,推力2.7千牛顿(660磅)的As 014脉冲式喷气发动机。位于导弹前端的弹头重量850公斤,飞行速度在高度600到900米之间为640公里/时,飞行距离约为250公里。导引系统是以陀螺仪控制的自动飞行系统。

相关

  • 生态生态学(德语:Ökologie),是德国生物学家恩斯特·海克尔于1866年定义的一个概念: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体与其周围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德语Ökologie(最初:Oeco
  • 螯合物螯合物(英语:Chelation)是配合物的一种,在螯合物的结构中,一定有一个或多个多齿配体提供多对电子与中心体形成配位键。“螯”指螃蟹的大钳,此名称比喻多齿配体像螃蟹一样用两只大
  • 精神胜利法精神胜利法,也称为阿Q精神,是鲁迅所著的《阿Q正传》所批判的一个自我安慰法,这个方法侧面以讽刺的姿态描写了中国人的心态,也有贬义之意。精神胜利法其实是在讽刺当时中国人在精
  • 浙江大学医学院浙江大学医学部是隶属于浙江大学的医学院校。低年级临床专业本科生在紫金港校区就读,高年级临床本科生搬迁往华家池校区,基础医学系研究生在紫金港校区就读,转化医学院研究生在
  • “的”是汉语、日语、朝鲜语中的后缀。在汉语名词或词组后方加上“的”,将产生词形变化成为属格。例如“我”本为代名词,“我的书”则表示“书”属于“我”。这点和英语的 's
  • 混凝土混凝土,又称砼(tóng)、石矢,是由凝胶材料、骨料和水按适当比例配置,再经过一定时间硬化而成的复合材料。混凝土的硬度大、耐压强度高、坚固耐用、原料来源广泛、制作方法简单、
  • 让·博德里亚Lucile Baudrillard 、让·鲍德里亚(法语:Jean Baudrillard,1929年7月29日-2007年3月6日),又译为让·博德里亚,生于法国兰斯,殁于巴黎,社会学家及哲学家。他被称为“知识的恐怖主义者
  • 朱鹮朱鹮(学名:Nipponia nippon),又名朱鹭、鹮、日本凤头鹮、红鹤、朱脸鹮鹭。根据2014年统计,朱鹮数量现在2000多只,其中野生朱鹮1000只左右。与大部分鹭科鸟类相似,朱鹮的栖息地和取
  • 民事诉讼民事诉讼,是指私人间就生活关系或金钱关系的争议或纠纷,根据私法进行解决的诉讼活动。具体而言,包括有关财产的纠纷(例如土地或不动产的归属,借款的归还等)或身份关系的纠纷,其诉讼
  • 晶体惯态晶体惯态,又称晶癖,晶体习性,结晶习性,简称晶习,指矿物晶体趋向于某一种特定外形的特性。这种外形可以指单晶,也可以指晶簇的形态。晶体惯态主要取决于晶体本性,但有时也与生长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