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端炔烃

✍ dations ◷ 2025-11-29 05:59:23 #末端炔烃
.mw-parser-output ruby>rt,.mw-parser-output ruby>rtc{font-feature-settings:"ruby"1}.mw-parser-output ruby.large{font-size:250%}.mw-parser-output ruby.larger{font-size:300%}.mw-parser-output ruby.large>rt,.mw-parser-output ruby.large>rtc{font-size:.3em}.mw-parser-output ruby.larger>rt,.mw-parser-output ruby.larger>rtc{font-size:.25em} 炔(quē) 烃(tīng)(英语:alkyne)是一类有机化合物,属于不饱和烃,分为链炔烃与环炔烃。按含三键的多少分别称单炔烃、二炔烃等。其官能团为碳-碳三键(-C≡C-)。通式CnH2n-2,其中n为非1正整数。简单的炔烃化合物有乙炔(C2H2)、丙炔(C3H4)等。炔烃也被叫做电石气,电石气通常也被用来特指炔烃中最简单的乙炔。炔字是新造字,左边的火取自“碳”字,表示可以燃烧;右边的夬取自“缺”字,表示氢原子数和化合价比烯烃更加缺少,意味着炔是烷(完整)和烯(稀少)的不饱和衍生物。“炔”的读音同“缺”。炔键(碳-碳三键)里的碳原子采取sp杂化:每个碳原子拥有2个p轨道和2个sp杂化轨道。两个来自不同碳原子的sp轨道重叠形成一个 sp-sp σ键。一个原子的两个p轨道分别于另外一个原子的两个p轨道重叠,形成两个π键,这样一共就有3个键。剩下每一个原子的sp轨道可以与其他原子形成σ键,例如,都与氢原子结合就形成了乙炔。两个sp轨道分别在原子的两侧,互相对称:在乙炔中,H-C-C 的键角是180°。因为共有六个电子参与成键,所以三键的键能很高,有837千焦/摩。其中σ键贡献369千焦/摩,第一个π键贡献268千焦/摩,第二个π键稍弱,只有202千焦/摩。三键中两个碳的距离仅121皮米,对比烯烃为134皮米,烷烃有153皮米。与烷烃不同,炔烃不稳定并且非常活跃。因此乙炔燃烧发出大量的热,乙炔焰常被用来焊接。最简单的炔烃是乙炔。末端炔烃至少有一个氢原子连接在经过sp杂化的碳上(即连接在三键碳上,一个例子就是丙炔)。非末端炔烃中,是除了氢以外的其它原子或官能团连接在经过sp杂化的碳上,通常是另外一个碳原子,但也可能是一个杂原子。一个很好的例子是2-戊炔,其中一个甲基连接在三键一端,三键另外一端则是连接的一个乙基。末端炔烃可以和银氨络合物或者(亚)铜氨络合物反应生成白色的端炔银和暗红色的端炔铜(1价),这两者都不溶于水。此反应可以用于鉴定末端炔烃。一个末端炔烃和一个强碱(例如:钠,氨基钠,正丁基锂或格林尼亚试剂)反应,生成末端炔烃的阴离子(一个金属炔化合物)。乙炔呈酸性。pKa 为25,介于氨(35)和乙醇(16)之间。有这样的酸性和电子所在的sp杂化轨道中s所占的比重较大有关,在s轨道中的电子更倾向于靠近带正电的原子核因此能量较低,故带负电的炔阴离子比较稳定。炔烃的一般制备是通过邻二卤化烷烃的脱卤化氢作用,也可以通过金属炔化合物与一级卤化烷反应制得。在Fritsch-Buttenberg-Wiechell重排反应中,炔烃由溴化乙烯基起始制得。炔烃也可以由醛通过Corey-Fuchs反应制得,亦可以通过Seyferth-Gilbert同素化制得。乙炔可由碳化钙和水反应制备:先将碳酸钙加热产生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再将氧化钙和碳加热至摄氏3000度,产生碳化钙(电石)和一氧化碳,最后将碳化钙加水混和便产生乙炔和氢氧化钙。炔烃能参与很多的有机反应。

相关

  • DNA序列核酸序列(英语:Nucleic acid sequence,亦称为核酸的一级结构)使用一串字母表示的真实的或者假设的携带基因信息的DNA分子的一级结构。每个字母代表一种核碱基,两个碱基形成一个碱
  • 扁桃扁桃(Prunus dulcis),是梅亚科李属的植物。这种植物原产于波斯,唐朝的《酉阳杂俎》、《岭表录异》对“偏桃木”有所记载。不同于同属李属的李子、樱桃等水果,扁桃主要用作食用的
  • 词干在语言学中,词干(stem),或语干,是词的一部分。在不同情况下使用,其含义有差异。词干的其中一种含义,是指词缀所附着的部分。 例如在英语单词friendships中包含了词干friend,词缀-shi
  • 公共浴场在古罗马,公共浴场(拉丁语:thermae,源自古希腊语的“thermos”,意为“热”;或balnea,古希腊语为“βαλανείον”)是常见的建筑,为市民提供洗浴的去处。“thermae”更偏指大型
  • 磷酸戊糖途径磷酸戊糖途径(英语:Pentose phosphate pathway)也称为戊糖磷酸途径、五碳糖磷酸途径、磷酸戊糖旁路(对应于双磷酸己糖降解途径,即Embden-Meyerhof途径)。是一种葡萄糖代谢途径。这
  • 醋卡溴脲醋卡溴脲是Bayer于公元1917年发现的,在美国及欧洲做为安眠药及镇静剂之用。醋卡溴脲亦和白坚木的萃取物及维生素E组合用来治疗勃起功能障碍,在欧洲以Afrodor此一商标贩售。
  • 固br /结br /纪固结纪(Statherian,符号PP4)是地质时代中的一个纪,开始于同位素年龄1800±0百万年(Ma),结束于1600±0Ma。固结纪期间蓝藻、细菌繁盛。固结纪属于前寒武纪元古宙古元古代;固结纪的
  • 伊拉克麦粒汞中毒事件伊拉克麦粒汞中毒事件是暴发于1971年末的大规模甲基汞中毒事件。1971年,伊拉克自美国和墨西哥进口了大量甲基汞杀真菌处理过的小麦和大麦种子,正常情况下只能用于播种而不可供
  • DNA旋转酶DNA旋转酶(DNA Gyrase),经常简称为旋转酶,是一种II类的拓扑异构酶(Type II Topoisomerase)(EC编号5.99.1.3),它的酶作用底物为ccc型环状DNA(Covalently Closed Circular DNA),作用是加
  • 1962年 维拉尔第二届冬季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于1962年3月6日至12日在瑞士维拉尔河畔欧伦举行。这是瑞士首次主办冬季世界大学生运动会。该届比赛共设6个大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