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乡年鉴

✍ dations ◷ 2025-05-20 10:25:22 #1949年书籍,哲学书籍,文集,环境科学书籍,美国书籍,美国自然保育

《沙乡年鉴》(英语:)或译作《沙郡年记》,是由美国的生态学家和环境保护主义者(英语:Environmentalist)奥尔多·利奥波德于1949年所写的一本非小说类书籍。其中描述了利奥波德在威斯康辛州索克县的家周围的土地和他关于发展一种“土地伦理”的思考,在利奥波德因心脏病发作而死后一年,他的儿子卢纳·利奥波德(英语:Luna Leopold)把它整理出版了。这本短文合集被视为美国保护运动中划时代的书。

该书印刷超过两百万册,已被译为九种语言。它活跃和改变了环境运动,并促进了作为一门科学的生态学的广泛影响。

《沙乡年鉴》是自然历史、以文写景与哲学的结合。也许最使它著名、且定义了他的土地伦理的是下列引文:“当一个事物有助于保护生物共同体的和谐、稳定和美丽的时候,它就是正确的,当它走向反面时,就是错误的。”营养级的概念是“像山那样思考”一节提出的,在其中利奥波德意识到,杀死一只掠食动物——狼,会对生态系统的其余部分产生重大的牵连影响。

在最初的版本中,该书是以真正的“沙乡年鉴”作为开端的,它分为十二节,每节对应一个月。其中有有关植物区系和动物区系对季节作出的反应的轶事与观测,此外还提及了保护的主题。

书的第二部分“随笔——这儿和那儿”探讨加拿大、墨西哥和美国的其他几处荒野,以及保护(或保护的缺乏)是如何影响它们的。

全书以“土地伦理”结尾,其中利奥波德在“生态学意识”一节中深入探究了资源保护。他写道:“资源保护是人和土地之间和谐一致的一种表现。”利奥波德觉得,通常认为需要更多的资源保护教育,然而其分量和内容值得讨论。他相信,土地不是一个被支配的日用品,相反地,人为了不破坏它,必须与地球有相互的尊重。他还提出了这样的思想:人若无野性之处可供徜徉则永无自由。

利奥波德之家——奥尔多·利奥波德的小屋与农场于1978年入选美国国家史迹名册(U.S. National Register of Historic Places)。

相关

  • 分众分类法分众分类法(Folksonomy),是一个英语合成词,中文译名尚未被普遍认同,又称“大众分类法”。由社会性书签服务中最具特色的自定义标签(Tag)功能衍生而来。大众分类法(Folksonomy)是由“F
  • 国家美术馆国家美术馆(英语:National Gallery,又译为国家画廊、国立美术馆、国家艺廊等),是一座位于英国伦敦市中心特拉法加广场北侧的美术馆。成立于1824年。国家美术馆收集了从13世纪至19
  • 阿南惟茂阿南惟茂(あなみ これしげ、1941年1月16日-),日本外交官。曾任日本驻中国大使。在沈阳总领事馆事件中因处理不当而备受日本方面批判。阿南惟茂出生于东京。东京大学法学部毕业,19
  • 猎巫猎巫(英语:Witch-hunt)是原指搜捕女巫与巫师或施行巫术的证据将被指控的人带上宗教审判法庭。今日此类事件被视为一种道德恐慌及政治迫害。从12世纪开始,到16世纪是最高峰的时期
  • 贾德普·赫拉华特贾德普·赫拉华特(英语:Jaideep Ahlawat,1980年2月8日-), 是一名印度男演员。参演了电影哈塔梅塔(英语:Khatta_Meetha_(2010_film))。他出生在印度哈里亚纳邦罗塔克县的一个贾特人家
  • 埃弗里兄弟埃弗里兄弟(英语:The Everly Brothers)是美国受乡村音乐影响的摇滚(rock and roll)组合,以民谣吉他和密集和声(英语:Close_and_open_harmony)闻名。这一对歌手为唐纳德·“唐”·埃弗
  • 苗育秀苗育秀(1920年11月23日-2004年3月30日),名宝发,字育秀,生于山东牟平县,台湾企业家、台湾面粉之父,为联华神通集团、中华谷类食品工业技术研究所的创办人。1949年随国民政府来台湾。
  • 中国的幽浮目击这是一个中国的不明飞行物目击事件列表。前139年
  • 团体迷思团体迷思(英文:Groupthink,亦作团体盲思、集体错觉)是一个心理学现象,指的是团体在决策过程中,由于成员倾向让自己的观点与团体一致,因而令整个团体缺乏不同的思考角度,不能进行客观
  • 佛朗哥·里卡尔迪佛朗哥·里卡尔迪(意大利语:Franco Riccardi,1905年6月13日-1968年5月24日),意大利男子击剑运动员,项目为重剑。他曾参加1928年、1932年和1936年夏季奥运会击剑比赛,共获得3枚金牌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