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乡年鉴

✍ dations ◷ 2025-09-13 04:57:07 #1949年书籍,哲学书籍,文集,环境科学书籍,美国书籍,美国自然保育

《沙乡年鉴》(英语:)或译作《沙郡年记》,是由美国的生态学家和环境保护主义者(英语:Environmentalist)奥尔多·利奥波德于1949年所写的一本非小说类书籍。其中描述了利奥波德在威斯康辛州索克县的家周围的土地和他关于发展一种“土地伦理”的思考,在利奥波德因心脏病发作而死后一年,他的儿子卢纳·利奥波德(英语:Luna Leopold)把它整理出版了。这本短文合集被视为美国保护运动中划时代的书。

该书印刷超过两百万册,已被译为九种语言。它活跃和改变了环境运动,并促进了作为一门科学的生态学的广泛影响。

《沙乡年鉴》是自然历史、以文写景与哲学的结合。也许最使它著名、且定义了他的土地伦理的是下列引文:“当一个事物有助于保护生物共同体的和谐、稳定和美丽的时候,它就是正确的,当它走向反面时,就是错误的。”营养级的概念是“像山那样思考”一节提出的,在其中利奥波德意识到,杀死一只掠食动物——狼,会对生态系统的其余部分产生重大的牵连影响。

在最初的版本中,该书是以真正的“沙乡年鉴”作为开端的,它分为十二节,每节对应一个月。其中有有关植物区系和动物区系对季节作出的反应的轶事与观测,此外还提及了保护的主题。

书的第二部分“随笔——这儿和那儿”探讨加拿大、墨西哥和美国的其他几处荒野,以及保护(或保护的缺乏)是如何影响它们的。

全书以“土地伦理”结尾,其中利奥波德在“生态学意识”一节中深入探究了资源保护。他写道:“资源保护是人和土地之间和谐一致的一种表现。”利奥波德觉得,通常认为需要更多的资源保护教育,然而其分量和内容值得讨论。他相信,土地不是一个被支配的日用品,相反地,人为了不破坏它,必须与地球有相互的尊重。他还提出了这样的思想:人若无野性之处可供徜徉则永无自由。

利奥波德之家——奥尔多·利奥波德的小屋与农场于1978年入选美国国家史迹名册(U.S. National Register of Historic Places)。

相关

  • P-过程P-过程是发生在超新星的核心坍缩时进行的核合成(参见超新星核合成),对比铁重且富含质子原子核的产生有不可忽视的贡献。当P-过程在著名的B2FH理论在1957年被提出时,这个过程的物
  • B淋巴细胞B细胞(B淋巴球)有时称之为“朝囊定位细胞”(bursa oriented cells),这是因为它们首次在鸡的腔上囊(Bursa of Fabricius)被提及的关系。在肠道的派亚氏腺体(Peyer's glands)中的淋巴组
  • 威斯敏斯特法令威斯敏斯特法令是英国国会在1931年通过的法案,赋英国各自治领更大自治权。此法案中订明:一旦接受威斯敏斯特法令,自治领实际上相当于独立国家,能够自行外交、国防权利。但当时的
  • 两西大乱两西大乱,亦作洪景来之乱,发生于朝鲜时代纯祖十一年(1811年)阴历十二月十八到次年四月十九。事件起因于平安道洪景来与禹君则,以嘉山多福洞为根据地,起兵反叛,首先杀郡守郑蓍明, 第
  • 缠绕之蛇《利维坦》 (Левиафан) 是一部2014年安德烈·萨金塞夫执导的俄国剧情片,Aleksei Serebryakov, Elena Lyadova 和 Vladimir Vdovichenkov主演。影片入围2014年戛纳电
  • 流动人口流动人口是在中国户籍制度条件下的一个概念,指离开了户籍所在地到其他地方居住的人口,但目前尚无明确、准确和统一的定义。国际上,类似的群体称为“国内移民”(internal migrati
  • 流苏 (犹太教)流苏(希伯来语:.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ew,.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font-size:1.15em;font-family:"Ezra SIL","Ezra SIL SR","Keter Aram Tsova","Taamey As
  • 南庄水库南庄水库是位于北京市昌平县崔村乡的水库,拦截蔺沟河上游的羊河、麻峪沟汇合处。调节京密引水渠的灌溉水。1958-1959年建成。水库总面积80万平方米。总库容190万立方米,控制
  • 奥克施泰提亚奥克施泰提亚 (立陶宛语:Aukštaitija)是立陶宛的传统五个地区之一,“奥克施泰提亚”在立陶宛语中是“高地”之意。奥克施泰提亚位于立陶宛东北部,古代的奥克施泰提亚地区现在有
  • 胡寄窗胡寄窗(1903年10月9日-1993年8月4日),原名钟睿,四川省天全县人。中国经济学家。1903年10月生于四川省天全县始阳镇。幼年在家乡念私塾,15岁始到成都的一所教会中学学习。1926年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