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耳科

✍ dations ◷ 2025-02-24 00:26:17 #木耳科,真菌科名

木耳科(Auriculariales)是伞菌纲木耳目下的一个科。子实体呈胶质、蜡质、肉质,干燥时呈革质。子实层通常单面生,在子实体的腹面。以产生被横隔分为4个细胞的担子为特征。子实体形态多样,从简单的菌丝层到发育良好的、有菌盖和菌柄或珊瑚状的子实体。腐生或寄生于维管植物或苔藓植物上,有些寄生在昆虫上或显花植物的茎基部和根部。木耳目下只有木耳科1个科,大约有21属,其中木耳属的多数种可以食用。常见的如黑木耳。

相关

  • 科塞尔阿尔布雷希特·科塞尔(Ludwig Karl Martin Leonhard Albrecht Kossel,1853年9月16日-1927年7月5日),生于罗斯托克,德国医生。科塞尔的工作范畴是生理化学,特别是组织和细胞的化学。
  • 斑蚜科斑蚜科(Drepanosiphidae)是蚜总科下的一个科, 曾经被称作斑蚜亚科(Drepanosiphinae),分在蚜科下。 2009年被认定为一个新科。
  •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英语: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缩写作UNFCCC或FCCC),于1992年5月在纽约联合国总部通过的一个国际公约,1992年6月在巴
  • 爱的代价参数所指定的目标页面不存在,建议更正成存在页面或直接建立下列一个页面(建立前请先搜寻是否有合适的存在页面可以取代):《爱的代价》是一首中文流行歌曲,李宗盛作词作曲,是台湾电
  • 金马士站金马士站(马来语:Stesen Kereta Api Gemas)位于马来西亚森美兰州金马士镇,属于城市交际火车站。金马士火车站也是马来半岛西海岸线(新加坡至巴东勿刹)和东海岸线(金马士至道北)主要
  • 1964年新加坡种族骚乱1964年新加坡种族骚乱,是新加坡在1964年7月21日及9月3日、华人社群与马来人社群之间发生的种族冲突骚乱。第一次骚乱发生在7月21日,一个马来人队伍纪念圣纪节(伊斯兰教先知穆罕
  • 5-HT2B受體n/an/an/an/an/an/an/an/an/an/a5-羟色胺受体2B或血清素受体2B (英语:5-Hydroxytryptamine receptor 2B (5-HT2B)或serotonin receptor 2B) 是在人类中由基因编码的蛋白质。
  • 勃生坐标:16°46′27″N 94°43′54″E / 16.77417°N 94.73167°E / 16.77417; 94.73167勃生(缅甸语:ပုသိမ်မြို့)是缅甸伊洛瓦底省首府,在国境的西南方,伊洛瓦底江三角洲
  • 马里安·恰尔法马里安·恰尔法(捷克语:Marián Čalfa,1946年5月7日-),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领导人之一,捷克斯洛伐克总理。。1946年,出生于斯洛伐克特雷比绍夫区铁路职工家庭。1970年,毕业于布拉格查
  • 华启直华启直(1533年-1597年),字礼成,直隶常州府无锡县人,民籍,明朝政治人物。应天府乡试第四十八名举人。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中式壬戌科三甲第一百零六名进士。授湖广孝感县知县,历贵州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