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杞笃

✍ dations ◷ 2025-04-05 00:44:38 #生年不详,1874年逝世,卓姓,排湾族人,台湾清治时期人物,斯卡罗


卓杞笃(排湾语:Cuqicuq Garuljigulj,?-1874年后),为台湾外交家,十九世纪中琅�(今屏东恒春)地区排湾族斯卡罗政治领袖,琅�十八社的大头目,于台湾历史上代表台湾、琅乔十八社进行对美外交谈判成功。英文文献上一般拼其名作Tokitok或Tou-ke-tok,中文文献则音译为卓杞笃。

卓杞笃为卡珞利谷家族族长 Paljaljaus Garuljigulj 的长子,在家中排行第二。

1867年3月12日美国罗发号商船遭风触礁沉没,船员十三人被因误闯龟仔甪社而遭到逮捕并处决,美国与清政府交涉未果,美军自行前往报复性攻打台湾原住民部落的外交事件,史称“罗发号事件”。期间,美国驻厦门领事李仙得(Charles W. Le Gendre)因与邻近清国官员交涉不得要领,因此于同年10月10日在知名英商必麒麟(W. A. Pickering)引领下,前往琅�拜访台湾代表卓杞笃。

会面中卓杞笃强烈捍卫家园,说:“我们并不是一开始就对西洋人仇视或生性嗜杀,而是西洋人水手和海盗曾多次登陆,扰乱山地,我们的人死伤很多。所以后来见到外人、异地陌生人登陆,即进行自卫。”双方约定此后若有遇难船只,海难登陆人员应举红旗为号,斯卡罗王国便不加以攻击。

稍后,原本清国政府也曾派代表要求与台湾卓杞笃缔结同样的条约,但遭卓杞笃严词拒绝。在李仙得的外交纪录中,记载“卓杞笃派遣他的两个女儿为使者,表示绝不和诈欺万端、不守信用的汉人缔结合约,誓与支那人血战到最后一人”。

1871年(清同治十年)琉球国宫古岛民船难,五十四人于琅�遭原住民杀害。李仙得曾再次到台湾与卓杞笃会见,追究屠杀琉球人民事件的责任。卓杞笃根据条约内容答:“1867年的条约中,仅约定救助白人,但并不存在保护琉球人的条款。”

日本则以此为借口,在1874年(同治十三年)以“保护国民、质问台湾生番”的口号,派兵攻打琅�地区以牡丹社为主的原住民族部落,史称牡丹社事件,而美国人李仙得即为日本外务省顾问,幕后策划该事件。在日军攻打石门之前,便已得知卓杞笃的死讯。


相关

  • 洛矶山斑点热落矶山斑点热是在美国最严重及广泛报告的立克次体疾病,亦在美洲等地有病例。落矶山斑点热在其他国家亦被称为“蜱斑疹伤寒”、“托比亚热”(哥伦比亚)及“圣保罗热”或“斑疹热
  • 药理药理学(英语:Pharmacology),是研究药品与有机体(含病原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学科。它既研究药品对生物的作用及作用机制,即药品效应动力学(Pharmacodynamics,简称药效学);也研究药品
  • 非人化非人化(英语:Dehumanization),又称去人化或去人性化,是一种反人类罪行,其行为可以描述为否定他人为人类,经常随之而来的是对其他人的残酷,以及对他人痛苦的不怜忟。一个实际的定义是
  • 卡利-奥斯丁基金会布鲁斯特·卡利(Brewster Kahle /ˈkeɪl/ KAYL-'; 1960年-) 是一位美国数字图书馆员、电脑工程师和资讯科技企业家,是Alexa Internet和互联网档案馆的创始人。 2012年入选互联网
  • 大流士火星历大流士火星历是一套为了未来殖民在火星上的拓荒者而设计的历法。它是由航太工程师及政治学家汤玛斯·干加利创造,并以他的儿子大流士(Darius)命名。这个历法的基础时间单位是火
  • 人物摄影人物摄影,就是以人为主题的摄影,例如儿童、艺人等。随着照相机的发明和普及,人像摄影已经成为一种最经济和最容易去记录人像的方法, 相比曾经被广泛推崇的肖像画。起初在19世纪
  • CHsub3/subCOOsup−/sup乙酸盐 (英文: Acetate),俗称醋酸盐,是乙酸所成的盐,含有乙酸根离子CH3COO−,即乙酸去掉羧基质子后形成的阴离子。乙酸根离子的化学式是−,它是一种羧酸根离子,并且是乙酸的共轭碱
  • 丙子胡乱丙子战争,又称“丙子胡乱”,指1636年(清崇德元年、朝鲜仁祖十四年)皇太极称帝后不久率领“十万”清朝军队攻打朝鲜的事件。这是满洲(后金及清)政权第二次攻打朝鲜,因爆发于丙子年,故
  • 岳临高速公路岳临高速公路,是许广高速公路的湖南段,亦称“京港澳高速公路复线湖南段”(公路编号为国家高速G421和湘高速S61),是一条自湖南省境内岳阳始至临武结束的高速公路。该公路北起鄂界
  • 阿卜杜勒-哈米德·阿巴乌德阿卜杜勒-哈米德·阿巴乌德(阿拉伯语:عبد الحميد أبا عود‎,法语:Abdelhamid Abaaoud,1987年4月8日-2015年11月18日),摩洛哥裔比利时人,伊斯兰恐怖分子。他曾在叙利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