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杞笃

✍ dations ◷ 2025-10-25 17:47:21 #生年不详,1874年逝世,卓姓,排湾族人,台湾清治时期人物,斯卡罗


卓杞笃(排湾语:Cuqicuq Garuljigulj,?-1874年后),为台湾外交家,十九世纪中琅�(今屏东恒春)地区排湾族斯卡罗政治领袖,琅�十八社的大头目,于台湾历史上代表台湾、琅乔十八社进行对美外交谈判成功。英文文献上一般拼其名作Tokitok或Tou-ke-tok,中文文献则音译为卓杞笃。

卓杞笃为卡珞利谷家族族长 Paljaljaus Garuljigulj 的长子,在家中排行第二。

1867年3月12日美国罗发号商船遭风触礁沉没,船员十三人被因误闯龟仔甪社而遭到逮捕并处决,美国与清政府交涉未果,美军自行前往报复性攻打台湾原住民部落的外交事件,史称“罗发号事件”。期间,美国驻厦门领事李仙得(Charles W. Le Gendre)因与邻近清国官员交涉不得要领,因此于同年10月10日在知名英商必麒麟(W. A. Pickering)引领下,前往琅�拜访台湾代表卓杞笃。

会面中卓杞笃强烈捍卫家园,说:“我们并不是一开始就对西洋人仇视或生性嗜杀,而是西洋人水手和海盗曾多次登陆,扰乱山地,我们的人死伤很多。所以后来见到外人、异地陌生人登陆,即进行自卫。”双方约定此后若有遇难船只,海难登陆人员应举红旗为号,斯卡罗王国便不加以攻击。

稍后,原本清国政府也曾派代表要求与台湾卓杞笃缔结同样的条约,但遭卓杞笃严词拒绝。在李仙得的外交纪录中,记载“卓杞笃派遣他的两个女儿为使者,表示绝不和诈欺万端、不守信用的汉人缔结合约,誓与支那人血战到最后一人”。

1871年(清同治十年)琉球国宫古岛民船难,五十四人于琅�遭原住民杀害。李仙得曾再次到台湾与卓杞笃会见,追究屠杀琉球人民事件的责任。卓杞笃根据条约内容答:“1867年的条约中,仅约定救助白人,但并不存在保护琉球人的条款。”

日本则以此为借口,在1874年(同治十三年)以“保护国民、质问台湾生番”的口号,派兵攻打琅�地区以牡丹社为主的原住民族部落,史称牡丹社事件,而美国人李仙得即为日本外务省顾问,幕后策划该事件。在日军攻打石门之前,便已得知卓杞笃的死讯。


相关

  • 嗜碱性粒细胞嗜鹼性球或嗜鹼性粒細胞(英语:Basophil 或 Basophilic granulocyte)是一种最少见的粒细胞,约占循环系统中白细胞的0.5%至1%,得名自其可以被碱性的染料染上色的特性,是许多免疫反应
  • 莫尔多瓦共和国莫尔多瓦共和国(俄语:Респу́блика Мордо́вия,罗马化:Respublika Mordoviya;莫克沙语:Мордовскяй Республикась;厄尔兹亚语:Мордов
  • 全国民主联盟全国民主联盟(缅甸语:အမျိုးသား ဒီမိုကရေစီ အဖွဲ့ချုပ်,IPA:),简称全民盟或民盟,是一个缅甸政党,成立于1988年9月27日,创办人包括前缅甸陆军副总参谋长
  • 六龟六龟区(台湾客家语:Liu̍k-kûi khî;大武垅语:Lakuri, Lakoli),位于中华民国高雄市东北半叶南部,东邻桃源区、茂林区,西邻甲仙区、杉林区、美浓区,南接台湾省屏东县高树乡、三地门乡
  • 对日裔美国人的囚禁日裔美国人囚禁(英文:Internment of Japanese Americans)是珍珠港事件发生以后,自1942年起,美国政府对约11万居住在美国太平洋沿岸的日裔美国人的扣留,转移和囚禁。1942年2月19日,
  • 卤化银卤化银:卤素(氟、氯、溴、碘等)与银元素形成的盐(氟化银、氯化银、溴化银、碘化银等)因为具有相似化学性质而被统称为卤化银。由于其高感光性,氯化银和溴化银大量用于摄影技术中。
  • 比较分子场方法比较分子场方法(Comparative Molecular Field Analysis),减缩写为CoMFA,是一种理论药物化学的计算方法。相比传统的QSAR方法只考虑分子的二维结构信息,要求化合物属于同系物,有
  • 那空那育府 small(坤西育府)/small那空那育府(泰语:จังหวัดนครนายก,皇家转写:Changwat Nakhon Nayok,泰语发音:),一译坤西育府,是泰国中部的一个府。那空那育府是一个有九百多年历史的古老城市,在大城时
  • 清真言清真言(阿拉伯语:الشهادة‎),又称为作证词,是伊斯兰教的信仰基石。清真言代表的是穆斯林的认主独一信念,并接受穆罕默德为真主安拉的使者。清真言的读法如下:“لا إله
  • 抓饭抓饭,也叫手抓饭,是西亚、中亚、南亚等地的传统食物,也是中亚族群的标志性食物。不同地方的手抓饭有不同的风味,除了用料不同外,佐料也是主要原因。常见的特征包括用汤来煮米饭(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