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洛夫工厂

✍ dations ◷ 2025-08-19 08:58:12 #基洛夫工厂

基洛夫工厂(俄语:Кировский Завод),或基洛夫机械制造厂、列宁格勒基洛夫机械制造厂,是位于俄罗斯圣彼得堡的一家大型机械生产厂,也是俄罗斯西北部最大的企业之一。 基洛夫工厂的前身可以一直追溯到1801年,也属于俄罗斯最古老的企业之一。如今的基洛夫工厂拥有6500名员工。除了俄罗斯本土市场,基洛夫工厂还向超过20个国家进行对外出口。工厂以生产各类大型机械设备为主,涉及产业包括农业、轻重工业、能源业(包括核能)以及军工业。

基洛夫工厂成立于1801年。和当时俄罗斯绝大多数工厂一样,基洛夫工厂并不是由私人企业家自发建立的,而是由政府统一领导的工业化的产物。最初基洛夫工厂只是一个为俄罗斯陆军生产炮弹的钢铁铸造厂。1812年之后工厂扩大业务,转产机械工业,开始生产蒸汽机和艺术浇铸,并参与协助圣彼得堡地区的建设工程。1824年11月,基洛夫厂毁于一场洪水,在之后的四十余年里一蹶不振。1854年克里米亚战争中,沙俄黑海舰队自沉以保卫塞瓦斯托波尔;英国舰队封锁了芬兰湾。沙俄海军部的尼古拉·伊万诺维奇·普梯洛夫(俄语:Путилов, Николай Иванович)建议紧急建造一批在芬兰湾作战的近岸小型岸防舰来保卫首都。普梯洛夫领导该工厂加班加点完成了任务。最终在1868年,俄罗斯企业家尼古拉·伊万诺维奇·普梯洛夫(俄语:Путилов, Николай Иванович)从政府手中买下该工厂,并将其改名为普梯洛夫工厂,开始提供生产铁轨、机车、炮弹、战舰大型炮塔、涡轮、其他大型金属机械业务。 工厂有了自己的医院、餐厅、图书馆、公园,甚至还有了自己的剧场。在人员的培训方面,工厂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职业培训制度,层出不穷的专业技术人员与技术工人。1873年普梯洛夫工厂成为股份公司,开始以生产火车车厢为主。在距离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前的四十年间,基洛夫工厂逐步发展为俄罗斯帝国最重要的工业制造中心。20世纪后,工厂开始逐步转向军工,厂内的炮兵部成为了生产主力,造船部后来则演变为了独立的北方造船厂。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普梯洛夫工厂已经成为了俄罗斯最大的工厂之一。

在1905年革命和1917年革命期间,普梯洛夫工厂的工人冲在了革命第一线。俄国内战期间,工厂工人们组成了25个红卫兵单位参加了作战。 1917年,工厂收归国有。1922年,普梯洛夫工厂改名为红色普梯洛夫工厂(俄语:Красный Путиловец завод)。1924年,与美国福特公司合作生产“福特森-普梯洛夫拖拉机”,标志着苏联拖拉机工业的开始。1920年代苏联经济困难时期过后,工厂向军民两业蓬勃发展,开始大规模生产拖拉机、有轨电车、火车、大型蒸汽涡轮机、起重机、地铁隧道掘进机、运河水阀(莫斯科-伏尔加运河的水闸就由该厂制造)、航空发动机、联合收割机发动机和各类坦克装甲车辆。

1934年则正式改名为基洛夫工厂。在苏德战争期间,工厂大部分的设备和包括工人家属在内的约15万人被疏散到乌拉尔地区,新的基洛夫工厂(参见车里雅宾斯克拖拉机厂)在车里雅宾斯克安下家,成为苏联重型主战坦克KV和IS系列的生产基地,大量自行火炮也在这里生产并装备到苏联的炮兵部队,生产了超过19000辆坦克和火炮,占同期苏联军事总产能的20%左右;留在了列宁格勒的军工部门,在围城900多天里一直是德国炮击和轰炸的主要目标,据不完全统计战争期间共有超过770枚航空炸弹和4700枚各式炮弹击中工厂,造成了至少150名基洛夫厂工人丧生,超过2500名基洛夫工人饿死,但留在列宁格勒的该厂没有停止生产坦克(诸如T-28坦克、KV系列和IS系列坦克)和其它武器弹药。

基洛夫工厂成为了苏联时期国家工业化的象征——第一辆苏联自主生产的拖拉机,第一条大规模重型坦克生产线、第一辆T-80燃气涡轮机坦克和其它众多“第一”都在这里产生。

1992年苏联解体后,基洛夫工厂重新成为股份公司。1994年重组时分离出来了22个子公司,各自有着自己专门的产业,囊括了几乎所有工农机械产业、能源产业和国防产业。

相关

  • 弯曲 (力学)弯曲(bending)也称为屈曲(flexure),为材料力学的名词.是指一形状狭长的结构件固体,受到和其长轴垂直的外力时,固体变形的情形。若结构件在某一方向长度很长,另外二方向的尺寸是该方向
  • 5,5'-偶氮四唑钠5,5'-偶氮四唑钠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Na2C2N10。在60到70℃,剧烈搅拌下,向含有5-氨基四唑的2摩尔每升氢氧化钠溶液分批加入高锰酸钾,加完后用亚硫酸钠或乙醇滴定至溶液呈黄
  • 克洛弗波特 (肯塔基州)克洛弗波特(英语:Cloverport),是美国肯塔基州的一座城市。面积约为3.9平方公里(1.5平方英里)。根据2010年美国人口普查,该市的人口为1,152人。
  • 王场镇 (崇州市)王场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市下辖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2019年12月,撤销王场镇、燎原乡,将原王场镇和原燎原乡所属行政区域划归白头镇管辖。王场镇下辖以下地区
  • 吴长元吴长元,字太初,署名安乐山樵。浙江仁和人。生卒年、生平皆不详。大约清高宗乾隆年间人,旅居北京十多年,曾参与官方校籍校订工作。与吴兰庭齐名,时称“二吴”。著有描写北京城市的
  • 李敖 (快手用户)李敖(1993年12月-),网名李勇敢,女,是一位来自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牙克石市的聋哑人,3岁时由于发烧注射链霉素而导致聋哑。目前她在当地农村商业银行担任保洁员,同时在空闲时间兼职摆摊
  • 卡塔齐娜·雅盖隆卡卡塔齐娜·雅盖隆卡(波兰语:,1526年11月1日—1583年9月16日),瑞典王后(英语:List of Swedish consorts),1569年至1583年在位。1562年,卡塔齐娜与瑞典国王埃里克十四世的弟弟、芬兰大公
  • 蒋欣蒋欣(1983年5月8日-),生于乌鲁木齐,成长于河南郑州,祖籍湖南益阳,中国女演员。幼年时进入郑州市少儿艺术团与河南省少儿艺术团,其后毕业于河南省艺术学校(今中原文化艺术学院)影视专科。蒋欣凭借《后宫甄嬛传》中华妃一角的出色演出而广受关注,人气也随之暴涨。蒋欣早年曾就读于郑州市伊河路小学、郑州十九中和河南省艺术学校,7岁进入郑州市少儿艺术团,8岁进入河南省少儿艺术团,九岁开始参加影视剧拍摄,其参加演出的电视剧《坠子皇后》在全国播出后,反响强烈,被誉为河南童星。16岁决定前往北京以演戏为生,最初双亲反对,
  • 唐·德赖斯代尔唐纳德·斯科特·德赖斯代尔(英语:Donald Scott Drysdale,1936年7月23日-1993年7月3日),小名唐·德赖斯代尔(Don Drysdale),生于美国加州梵耐斯(Van Nuys),前职业棒球选手,右投右打,守备位置为投手,曾效力于美国洛杉矶道奇。1962年球季获得赛扬奖,1984年进入美国棒球名人堂。1956年进入美国职棒大联盟布鲁克林道奇。与队友山迪·柯法斯成为道奇队主力投手。1962年以25胜9败的成绩获得赛扬奖。1969年宣布退休,生涯成绩209胜166败,防御率2.9
  • 北部湾经济合作组织北部湾经济合作组织(英语:The Beibu Gulf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BGOFE),简称北部湾经合组织,是中国内地一个以北部湾城市成员为主体、经济实体相结合的区域性合作组织,于2000年11月24日由广东省湛江市、海南省海口市、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政府共同发起成立,共同发表《北部湾经济合作组织世纪宣言》,制定《北部湾经济合作组织章程》,设立北部湾经济合作组织联络处作为北部湾经济合作组织的办事机构,联络处设在湛江市,与湛江市政府经济技术协作办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