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官六种

✍ dations ◷ 2025-10-15 04:17:30 #清朝奉敕重辑典籍,史部职官类,汉朝典籍,中国书籍并称,辑本,官制

汉官六种是东汉时期陆续产生的六部关于汉代官制仪式的著作的总称,包括《汉官》、《汉官解诂》、《汉官旧仪》、《汉官仪》、《汉官典职仪式选用》、《汉仪》。

班固《汉书·百官公卿表》继承周公《周官》,对当时的官职制度进行了记录。但其“仅列官府之目,未详分职之名”。因此出现了大量对官制进行详细解释的著作。《隋书·经籍志》即记载:“汉末,王隆、应劭等,以《百官表》不具,乃作《汉官解诂》、《汉官仪》等书。”《续汉书·百官志》也记录了汉朝官制,但司马彪为西晋人,距离汉朝已有时日。因此《汉官》等书比班固《表》更丰富、比司马彪《志》更原始,可以弥补其不足,拥有很高的史料价值,是秦汉官制仪式研究中不可或缺的珍贵资料。

后世学者相继对散佚不存的《汉官》等书分别进行了辑佚工作,其中清代孙星衍所辑录的《汉官六种》最为完整详实,六书也从此并称。

《隋书·经籍志》:“《汉官》五卷,应劭注。”作者和成书年代均不详。

内容主要记录各官职的吏属人数和品秩,附加记录了各郡郡治离首都洛阳的距离。

《隋书·经籍志》:“《汉官解诂》三篇,汉新汲令王隆撰,胡广注。”作于汉光武帝建武年间,原名《汉官篇》,是跟《凡将篇》、《急就篇》类似的小学作品;后胡广为其注释解诂。

由于原书小学形式的限制,精要却不够详细,因此主角地位逐渐被注释代替,正文基本散亡,胡广注却较多被征引。

《隋书·经籍志》:“《汉旧仪》四卷,卫敬仲撰。”

内容只记录了西汉的制度。除记录官制外,还花了相当篇幅来记录礼仪制度,因此在《隋书·经籍志》被归入仪注篇而非职官篇。除孙星衍汉官六种合辑本外,另有四库全书馆的单独辑本。

原名《汉旧仪》,后因记载中官制居多,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改称其为《汉官旧仪》,并列入职官类;马端临《文献通考》亦从此。《永乐大典》与《四库全书》用《汉官旧仪》之名,分类则列入政书类(典礼之属)。

《隋书·经籍志》:“《汉官仪》十卷,应劭撰。”建安二年,汉献帝迁至许都,“旧章堙没,书记罕存”,应劭十分慨叹,故著此书。

《汉官仪》是六种汉官著作中最为系统、翔实的一部,最多为后世征引。

《隋书·经籍志》:“《汉官典职仪式选用》二卷,汉卫尉蔡质撰。”常省称为“《汉官典藏》”、“《汉官典仪》”或“蔡质《汉官》”。

内容“杂记官制及上书谒见礼式”。

《新唐书·艺文志》:“丁孚《汉官仪式选用》一卷。”丁孚为孙权时东吴太史令。原名《汉官仪式选用》,刘昭注《续汉志》时都称为“丁孚《汉仪》”。

相关

  • 中部区Middle America,常译作“(美国的)心脏地带”“(美国的)小镇价值”“半个美国”“美国中产阶级”“中间美国”“中美”“中部美国”,是美式英语中的一句俗语,用于描述地理上的美国大
  • 无机化合物列表无机化合物列表中,无机化合物名称遵循IUPAC无机化合物中文命名法。按照阳离子,带正电元素或基团的拼音顺序排列成表。
  • 薄膜薄膜材料是指厚度介于单原子到几毫米间的薄金属或有机物层。电子半导体功能器件和光学镀膜是薄膜技术的主要应用。一个很为人们熟知的表面技术的应用是家用的镜子:为了形成反
  • 发电机发电机是把动能或及其它形式的能量转化成电能的装置。一般的发电机是通过原动机先将各类一次能源蕴藏的能量转换为机械能,然后通过发电机转换为电能,经输电、配电网络送往各种
  • 高雄大学国立高雄大学(英语:National University of Kaohsiung,缩写:NUK),简称高大,位在中华民国台湾高雄市楠梓区,是一所2000年成立的国立大学。于2006、2007、2015~2016年荣获中华民国教育
  • MPTPMPTP(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是一种神经毒素,能够通过破坏黑质中产生多巴胺的神经细胞而导致类似于帕金森氏症的症状。它被广泛运用于帕金森氏症各种动物模型的研究。
  • 动物卖淫动物卖淫是指人类以外的动物为求换取食物或者巢穴材料等原因而向同类异性出卖肉体的行为,人类目前对于这方面尚没有详细的认识和研究。目前,生物学家已知阿德利企鹅、黑猩猩属
  • 2008年全国大选2008年新西兰大选于2008年11月8日完成选举,新西兰国家党党魁约翰·基赢得此次大选。2008年11月8日工党(现执政)国家党毛利党绿党优先党行动党联合未来党
  • 武柱国武柱国(生卒年不详),字鼎臣,是清朝官员。出生于江南,曾任山阳县县令。因为官清廉,受百姓爱戴,康熙十一年(1672年)康熙帝南巡,曾御赐武柱国扇诗曰:逐径探幽涉景奇,攀萝扪葛不知疲。回溪宛
  • 三裂叶豚草三裂叶豚草(学名:)为菊科豚草属下的一个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