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扩散理论

✍ dations ◷ 2025-10-26 03:24:25 #传播学,创新经济学,扩散

创新扩散理论是传播学的理论,早期是由Bass提出,也称为创新的采纳,是指一项新的观念、事物、技术引入社会体系时的演变过程。传播过程包含环节:即知晓、劝服、决策、证实四个环节。理论表示当一种创新在刚起步时接受程度比较低,使用人数较少,扩散过程也就相对迟缓,当使用者比例达到临界值后,创新扩散过程就会快速地增加,新事物的采纳的决定因素在于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是否经常性的接触大众传播。

埃弗里特·M·罗杰斯(Everett Rogers)认为,一项创新(新技术、新观念、新事物)是否会获得人们的采纳,取决于五种主要的阶段:

Rogers认为,采纳者种类的不同是个人“创新性”(innovativeness)人格特质不同。强调传布是一种社会学的现象,由于都市居民的人际关系较为疏离,所以在都市进行新事物采纳研究,与乡村相比,人际管道以及大众媒体管道之间的比例可能会彻底翻转。

相关

  • T淋巴细胞T细胞(英语:T cell、T lymphocyte)是淋巴细胞的一种,在免疫反应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T是胸腺(thymus)而不是甲状腺(thyroid)的英文缩写。T细胞在骨髓被制造出来之后,在胸腺内进行“新
  • 知识学知识论是探讨知识的本质、起源和范围的一个哲学分支。目前知识论和认识论之间的关系存在争议,有人认为它们是同一个概念,而也有人认为它们其实是存在一些密切联系的两个不同概
  • 选择性剪接选择性剪接(英语:Alternative splicing;又称“可变剪接”)是基因表达的方式,在复杂的动物例如人类细胞是非常普遍的。真核细胞的基因序列中,包含了内含子(intron)与外显子(exon),两者交
  • 两性异形两性异形(性别二态性)是指同一物种性两性之间的差别。最基本的两性异形是生殖构造(第一性征),但因为所有有性别的生物都有生殖构造的差异,一般来说两性异形主要用在指其他与生殖没
  • 1443年约前1445年,古埃及法老图特摩斯三世打败了米坦尼国王,夺占米坦尼王国位于幼发拉底河西岸的土地。
  • 四大四大可以指:
  • 库尔斯克号核潜艇K-141库尔斯克号(俄语全名:Атомная подводная лодка "Курск",核潜艇库尔斯克号)是一艘奥斯卡级导弹核动力潜艇,以城市库尔斯克来命名(该城在二战期间曾
  • 王渤生王渤生(1920年-),河北沧县人,出生于天津,经济学家。父亲王南复为民国初年的知名教育家。王渤生曾就读于河北省立第一中学(现天津市第三中学),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大经济系。1948年赴美
  • 强迫性垄断经济学和商业伦理上,强迫性垄断(Coercive monopoly)是垄断的形式之一,在这种垄断下公司能够自行控制价格和生产的决策,而无需受到任何竞争力量影响,因为所有潜在的竞争力量都已被
  • 纤毛虫纤毛虫是纤毛虫门(学名:Ciliophora)生物的通称,是一类较复杂的原生动物,主要特点是以纤毛作为运动器,细胞核一般分化出大核(营养)、小核(生殖)、摄食胞器等,无性生殖为横二分裂,有性生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