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扩散理论

✍ dations ◷ 2025-02-23 22:07:32 #传播学,创新经济学,扩散

创新扩散理论是传播学的理论,早期是由Bass提出,也称为创新的采纳,是指一项新的观念、事物、技术引入社会体系时的演变过程。传播过程包含环节:即知晓、劝服、决策、证实四个环节。理论表示当一种创新在刚起步时接受程度比较低,使用人数较少,扩散过程也就相对迟缓,当使用者比例达到临界值后,创新扩散过程就会快速地增加,新事物的采纳的决定因素在于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是否经常性的接触大众传播。

埃弗里特·M·罗杰斯(Everett Rogers)认为,一项创新(新技术、新观念、新事物)是否会获得人们的采纳,取决于五种主要的阶段:

Rogers认为,采纳者种类的不同是个人“创新性”(innovativeness)人格特质不同。强调传布是一种社会学的现象,由于都市居民的人际关系较为疏离,所以在都市进行新事物采纳研究,与乡村相比,人际管道以及大众媒体管道之间的比例可能会彻底翻转。

相关

  • 麻醉学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麻醉学(英语:Anesthesia、Anesthesiolog
  • CD4+ T细胞辅助T细胞(T helper cells, Th),又称为助手型T细胞,是一种T细胞(白细胞的一种),它的表面有抗原受体,可以辨识抗原提呈细胞的MHC-II类分子呈献的抗原片段。一旦受到抗原刺激,Th细胞就
  • 黑颈天鹅黑颈天鹅(学名:Cygnus melancoryphus)是小型鸭科天鹅属鸟类,主要分布于南美洲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是南美洲体型最大的原生雁鸭类。体长1至1.4米,体重3.5-6.7公斤;雄性身型较雌性大
  • 第二次英荷战争第二次英荷战争(荷兰语:Tweede Engels-Nederlandse Oorlog;英语:Second Anglo-Dutch War,1665年-1667年)是四次英荷战争中的第二次,是英格兰王国以及荷兰共和国爆发的海战,战争的起因
  • DNA聚合酶ⅠDNA聚合酶I(DNA polymerase I;Pol I)是最早发现的一种DNA聚合酶(也是最早发现的聚合酶),于1956年由阿瑟·科恩伯格(Arthur Kornberg)从大肠杆菌中分离出,被 Kornberg 发现具有在体外
  • 朱 静朱静(1938年10月10日-),中国材料科学家。原籍浙江杭州,生于上海。196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物理系。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世界科学院院士,是中国电子显微镜研究领域的先驱者之一
  • 冲力说冲力说(theory of impetus)是六世纪时埃及亚历山大港的一个学者约翰·斐劳波诺斯提出的。他否认天体由神灵推动的自然观。他认为造物主创世之初就赋予天体一种“冲力”。这是
  • 昆虫采集昆虫采集是以兴趣、学术或商业等目的来采集昆虫的行为。昆虫采集在世界各地是一种不分老幼受到欢迎的嗜好。采集的目的通常是作为学术上的研究,不过也可以作为艺术上的装饰。
  • 国定古迹国定古迹是指由中华民国政府依据《文化资产保存法》审查指定并办理公告的人类为生活需要所营建之具有历史、文化价值之建造物及附属设施群,属“古迹、历史建筑、聚落”类文化
  • 八部八部,就汉字索引来说,是为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十二个(二划的则为第六个)。八部归于二划部首。八部通常是从上方或下方为部,且无其他部首可用者将部首归为八部。1.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