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汉》(英语:)是摇滚乐队U2和声乐人布赖恩·伊诺组成的副乐队(英语:side project)“旅客”(Passengers)的一首歌曲。此歌曲是“旅客”的惟一一张专辑《原声大碟1(英语:Original Soundtracks 1)》内的第二支曲目。歌曲原名“《西武》”(),并曾几乎被排除在专辑之外,直至在专辑制作过程中方被重新发现。虽然伊诺在歌曲的制作过程中作出了大部分创作决定,此歌曲仍是少数几支U2的成员自己尝试参与制作的歌曲之一。
《懒汉》的歌词反映的是在庆祝活动进行时一个凄凉的灵魂的写照。当“旅客”在为虚构的原声带写歌时,他们尝试在音乐中创造出比歌词中的故事更重要的视觉暗示。《懒汉》中所采用的乐器声旨在营造城市在黄昏的灯光的视觉效果。U2主要是在1993年动物园电视巡回演唱会(英语:Zoo TV Tour)期间获得写下《懒汉》的灵感。《懒汉》被不同刊物的评论誉为专辑内最佳的几首歌曲之一。
U2和声乐人布赖恩·伊诺曾打算为彼得·格林纳威所导演的1996年电影《枕边禁书》录制原声带。虽然此计划未能成事,但是伊诺仍建议他们继续录制适合用作电影配乐的音乐,就有如伊诺此前的专辑《为电影而设的音乐(英语:Music for Films)》一样,氛围音乐及Electronica风格的实验音乐专辑《原声大碟1》也因此应运而生,并由U2和伊诺的副乐队以化名“旅客”发布。由于乐队的主唱博诺认为音乐的视觉暗示比歌词所带出的故事更为重要,因此乐队在录制专辑时尝试创作视觉音乐(英语:Visual music)。U2在1993年动物园电视巡回演唱会将完结之际在东京新宿区呆了一段时间,而他们在当地的经历影响了后来的录制。当地的路牌和广告牌的鲜艳色彩让他们想起1982年科幻电影《银翼杀手》的场景。博诺称,《原声大碟1》让人联想起“东京的新干线列车”。
《原声大碟1》的录制在1994年11月在伦敦的西城唱片(英语:Demon Music Group)录音室开始,为期两星期,后来在1995年中在都柏林汉诺威码头继续,为期五星期。《懒汉》原本以日本百货公司西武百货命名为“《西武》”。《懒汉》以类似圣诞灯的“叮当”声作为音乐的开始,而全曲也采用了逐渐升高和降低的合成器旋律,以营造出像东京一样的城市在黄昏的灯光的视觉效果。在“《西武》”录制完成后,乐队把它放在一边,而歌曲在专辑制作的过程中被遗忘了。歌曲几乎被排除在专辑之外,直至吉他手The Edge在查看在专辑制作过程中被弃用的歌曲时候才被重新发现。The Edge认为“《西武》”有潜力成为一首好歌,并让伊诺注意到它,而伊诺也在1995年6月初将歌曲列为可考虑纳入专辑的迟入歌曲。
作为专辑的制作人,伊诺在制作过程中拥有大部分的艺术控制(英语:Artistic control)权,使U2在录制中的创造性投入被限制,而这也令The Edge为了让歌曲能被纳入专辑而付出了额外的努力。他称,“《西武》”是专辑内的三支歌曲中惟一一支能让U2的团员“真的坚持不懈、做更多的工作和花更多的心机去制作”的歌曲(专辑内的另外两支歌曲是《萨拉热窝小姐(英语:Miss Sarajevo)》和《你的蓝色房间(英语:Your Blue Room)》)。1995年7月初,乐队将歌曲更名为“《西武/懒汉》”(),而伊诺在此时感觉歌曲听起来更好,并形容其为“美妙的歌曲”。在歌曲的最终编辑期间,伊诺对U2感到愤怒,因为U2的成员似乎没有专心,而伊诺觉得他正在做所有的工作。博诺决定将歌曲的混音(英语:Audio mixing (recorded music))完全析构。伊诺起初并不同意,但是在听到析构混音后的音乐后感到满意。歌曲的编辑在7月10日完成,而The Edge在后来表示他感觉他为歌曲所付出的额外的努力是“值得的”。歌曲在1995年11月7日以“《懒汉》”之名作为《原声大碟1》专辑内的第二支曲目发布;在专辑的14支曲目中,《懒汉》是六支有人声的曲目之一。歌曲的录制过程在伊诺所著、于1996年出版的书《附录肿胀的一年(英语:A Year with Swollen Appendices)》有所记载。
由于《原声大碟1》专辑内的音乐是以电影原声带的方式编写,专辑内的每一支曲目都在伊诺所著的封套内容介绍(英语:Liner notes)中与特定电影相联系。专辑内的14支曲目中,有四支与现实中的电影相联系,而《懒汉》则被认为是为由彼得·冯·海尼根(Peter von Heineken;影射U2的经理人保罗·麦吉尼斯(英语:Paul McGuinness))执导的虚构的同名电影而写。封套内容介绍称《懒汉》讲述的是一个年轻的汽车修理工的故事:他渴望通过策划一场假的抢劫,并假装自己是打败劫匪的英雄,以吸引收银员的注意。但是,假扮强盗的人决定放弃原本的计划,并进行真正的抢劫,继而导致枪战,而收银员更不小心向保安人员开枪并被捕,汽车修理工因此必须设法将收银员从监狱中带走。
《懒汉》长4分钟41秒,全曲以合成器旋律及覆盖鼓音的吉他弦音(英语:String harmonic)为主调。《纽约时报》的乔恩·帕雷莱斯(英语:Jon Pareles)形容《懒汉》的音乐为“吸引人的吉他回音和柔和的电子音乐旋律”的混合。博诺在歌曲的第1分钟45秒时开始以低声演唱。全曲以类似列表的形式演唱,共有19行歌词,其中大部分都以“不想”(Don't want)起首;《懒汉》的歌名包含在“不想成为一个懒汉”(Don't want to be a slug)这一句歌词里。“不想得到我应得的”(Don't want what I deserve)一行由博诺所写,并带有一种“讽刺性、自嘲般的幽默感”。歌词的结尾为“不想改变心境/不想成为痛苦/不想保持不变”(Don't want to change the frame / Don't want to be a pain / Don't want to stay the same),反映的是在庆祝活动进行时一个凄凉的灵魂的写照,以及关于爱情和信仰之间的差异的混乱流。
《懒汉》的歌词在5分钟内写好,而歌词则取材于U2在新宿的经历。博诺将《懒汉》与U2在1991年发布、同样描绘城市的夜生活的歌曲《尝试向世界各地伸出你的双手(英语:Tryin' to Throw Your Arms Around the World)》相比较。歌词也受新宿一带出没的极道所启发;他们看到黑社会成员因其不当行为而被截指(英语:Yubitsume)的情景,而博诺则形容这是一个“非常、非常超现实”的经历。他曾称《懒汉》是关于避免有害的错误的歌曲,并称“我们都在玩我们不该玩的东西”。
《懒汉》获得了评论家的正面回应,并被誉为《原声大碟1》专辑中最佳的几首曲目之一。在《懒汉》发布的一段短时间后,托尼·弗莱彻(英语:Tony Fletcher)在《新闻周刊》的评论称《懒汉》是专辑中几首“能即时让人有所收获得歌曲”之一,而博诺的歌声则表现出“真正的柔情”。《橙县纪录报(英语:Orange County Register)》将《懒汉》列为专辑中最佳的几首曲目之一,并形容其为“梦幻的”歌曲,而《世纪报》和《主宰报(英语:The Dominion (Wellington))》都指出博诺在《懒汉》展现了他最美妙的歌喉。《滚石》杂志的吉姆·德罗加提斯(英语:Jim DeRogatis)形容《懒汉》为专辑中最引人入胜的几首曲目之一,并评论《懒汉》可能运用了《Zooropa》专辑的不选用镜头,因为博诺“对基础背景曲目有所要求”。
在回顾性评论中,《Pitchfork》音乐网站称《懒汉》是《原声大碟1》专辑中最为精彩的部分,并有着“美丽的慢板欢畅乐风”,而《板岩(英语:Slate (magazine))》杂志则赞美这首歌的实验音乐性质,并称之“可爱而具有旋律”。《原封不动(英语:Uncut (magazine))》杂志评论员阿拉斯泰尔·麦凯伊(Alastair McKay)形容歌曲的旋律有如“发条”,并称其留意到伊诺在歌曲中有着显而易见的“对简单旋律的渴求”。在对《原声大碟1》的其他方面的批判性评论中,《Sputnikmusic(英语:Sputnikmusic)》音乐网站的陈欧文(Irvin Tan)评论《懒汉》为专辑中几个“奇怪的美丽数字”之一,而《懒汉》“在创造支配性的时地设置的尝试其实还不错”。《热门刊(英语:Hot Press)》杂志编辑尼亚尔·史杜克里斯(英语:Niall Stokes)称“这首歌曲的质量有着真正的恢复,而这强调了在U2的首张专辑《男孩》发布的15年后,他们仍在继续奋斗的事实”。歌曲在《Stereogum(英语:Stereogum)》网上杂志的“U2的最佳31首非专辑曲目”榜单中榜上有名,而网站称歌曲与U2录制的任何其他曲目都不一样,并将之描述为“U2的作品中令人难以忘怀的一首美妙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