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恐头兽类
✍ dations ◷ 2025-07-19 15:06:31 #恐头兽类
恐头兽亚目(学名:Dinocephalia)是个大型早期兽孔目演化支,繁盛于二叠纪的瓜德鲁普世,但之后灭绝而且没有留下任何后代。除了巴莫鳄亚目与始巨鳄科以外,恐头兽类是兽孔目中最原始的物种,但仍拥有它们的独特特征。它们保有很多跟它们的盘龙目祖先一样的原始特征(例如:没有次生颚,小型齿骨),但是它们也有许多兽孔目的较进阶特征,像是扩大的肠骨与更直立的四肢。它们包括肉食性、草食性、杂食性动物,有些是半水生动物,有些是完全陆生动物。恐头兽类也是二叠纪中期的最大动物之一,只有最大的卡色龙科与锯齿龙科的体型比得上或超越她们。所有的恐头兽类都有咬合时上下门牙可交错的特征。在更进阶的物种中,门牙的接近舌头侧根部,在颌部紧闭时可形成压碎的表面,可磨碎植物。大多数的恐头兽类发展出加厚的头骨,这似乎是物种间打斗行为(用头互相撞击)的演化结果,也许为了争夺地盘或求偶。在有些物种,像是冠鳄兽与戟头兽个别演化出角状的结构。恐头兽类的特别处在于它们的大型体型。最大型的草食性(貘头兽)与杂食性(伟鳄兽)恐头兽类,重量可以达到2公吨,大约4.5米长,而最大型的肉食性(像是安蒂欧兽与巨型兽)也有类似的体型,而重型的头骨有80公分长,而体重大约半公吨重。在二叠纪早期的最后一期,恐头兽类从类似盘龙目的兽孔目动物进化而来。盘龙目是二叠纪早期的优势陆地动物,而恐头兽类在盘龙目逐渐灭绝时繁盛起来。在卡匹敦期早期,进阶型的恐头兽类演化出一大群草食性动物,成为多样性的巨型土壤生物。它们因南非卡鲁地区的貘头兽组合带而著名。就在它们高度发展出多样性不久后,恐头兽类忽然灭绝。原因是峨嵋山暗色岩事件。它们被更小的兽孔目动物取代:草食性的二齿兽类、肉食性的巴莫鳄类、丽齿兽类、兽头类。
相关
- 约翰·班扬约翰·班扬(英语:John Bunyan,1628年11月28日-1688年8月31日),本仁约翰英格兰基督教作家、布道家,著作《天路历程》可说是最著名的基督教寓言文学出版物。1628年,约翰·班扬生于英
- CAS号CAS编号(CAS Registry Number,或称CAS Number,CAS Rn,CAS #),又称CAS登录号或CAS登记号码,是某种物质(化合物、高分子材料、生物序列(Biological sequences)、混合物或合金)的唯一的数
- 膦酸酯膦酸酯和膦酸是含有C-PO(OH)2或C-P(OR)2的有机磷化合物基团(其中R是烷基或芳基)。通常作为盐处理的膦酸通常是白色。它是难挥发的固体,难溶于有机溶剂,但可溶于水和醇。许多商业
- 870110 数学 120 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 130 力学 140 物理学 150 化学 160 天文学 170 地球科学 180 生物学210 农学 220 林学 230 畜牧、兽医科学 240 水产学310
- 挥发挥发性,在化学、物理和热力学的领域中,是指物质汽化的程度。在某一温度下,蒸气压越高的物质越容易汽化,也就是挥发性越高。挥发性通常用来指液体,但也可用来描述一些不须经过液态
- 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德语:Nordrhein-Westfalen),位于德国西部,总人口超过1800万,是德国人口最多的联邦州。总面积34080平方公里,首府杜塞尔多夫。该州与比利时及荷兰接壤。莱茵-鲁尔
- 特等站台湾铁路管理局车站等级为台湾铁路管理局(台铁)的车站级别。车站级别是由《交通部台湾铁路管理局所属分支机构组织通则》第二条明文规定的。台湾北部、中部、南部、东部地区优
- 贝克痣贝克痣(Becker's nevus),又称贝克黑素沉着病,贝克色素瘤,是一种男性皮肤紊乱病症。这种痣一般以不规则色素沉着,首先出现在躯干部或肩臂部,而后逐步扩大、增厚,通常伴随生长被毛,1948
- 中毒休克症候群毒性休克症候群(Toxic shock syndrome,TSS)是一种因细菌外毒素引起的症候群。相关症状包含发烧、红疹、皮肤脱落(英语:skin peeling),及低血压等等。其它与特定病原菌相关的症状包
- 多肉植物多肉植物又被称作肉质植物,是指植物能在土壤干旱的条件下拥有肥大的叶或茎甚至是贮藏器官(例如是根茎),多肉植物主要生长于沙漠及海岸干旱地区。它们的根、茎特别肥大,叶片退化,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