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头兽类

✍ dations ◷ 2025-04-04 13:24:36 #恐头兽类
恐头兽亚目(学名:Dinocephalia)是个大型早期兽孔目演化支,繁盛于二叠纪的瓜德鲁普世,但之后灭绝而且没有留下任何后代。除了巴莫鳄亚目与始巨鳄科以外,恐头兽类是兽孔目中最原始的物种,但仍拥有它们的独特特征。它们保有很多跟它们的盘龙目祖先一样的原始特征(例如:没有次生颚,小型齿骨),但是它们也有许多兽孔目的较进阶特征,像是扩大的肠骨与更直立的四肢。它们包括肉食性、草食性、杂食性动物,有些是半水生动物,有些是完全陆生动物。恐头兽类也是二叠纪中期的最大动物之一,只有最大的卡色龙科与锯齿龙科的体型比得上或超越她们。所有的恐头兽类都有咬合时上下门牙可交错的特征。在更进阶的物种中,门牙的接近舌头侧根部,在颌部紧闭时可形成压碎的表面,可磨碎植物。大多数的恐头兽类发展出加厚的头骨,这似乎是物种间打斗行为(用头互相撞击)的演化结果,也许为了争夺地盘或求偶。在有些物种,像是冠鳄兽与戟头兽个别演化出角状的结构。恐头兽类的特别处在于它们的大型体型。最大型的草食性(貘头兽)与杂食性(伟鳄兽)恐头兽类,重量可以达到2公吨,大约4.5米长,而最大型的肉食性(像是安蒂欧兽与巨型兽)也有类似的体型,而重型的头骨有80公分长,而体重大约半公吨重。在二叠纪早期的最后一期,恐头兽类从类似盘龙目的兽孔目动物进化而来。盘龙目是二叠纪早期的优势陆地动物,而恐头兽类在盘龙目逐渐灭绝时繁盛起来。在卡匹敦期早期,进阶型的恐头兽类演化出一大群草食性动物,成为多样性的巨型土壤生物。它们因南非卡鲁地区的貘头兽组合带而著名。就在它们高度发展出多样性不久后,恐头兽类忽然灭绝。原因是峨嵋山暗色岩事件。它们被更小的兽孔目动物取代:草食性的二齿兽类、肉食性的巴莫鳄类、丽齿兽类、兽头类。

相关

  • 类固醇甾体(英语:steroid)是属于脂类的一类,特征是有一个四环的母核。所有甾体都是从乙酰辅酶A生物合成路径所衍生的。不同的甾体在其附在环上的官能团有所不同,而其基本结构都是有一个
  • 帕金森氏症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简称PD)是一种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慢性神经退化疾病,主要影响运动神经系统。它的症状通常随时间缓慢出现,早期最明显的症状为颤抖、肢体僵硬、运动
  • 弧菌属弧菌属是革兰氏阴性菌的一种,属兼性厌氧菌。弧菌属多存在于水中,其中有许多种类具有致病性,例如:创伤弧菌、霍乱弧菌及肠炎弧菌等等。在型态上,弧菌呈直杆或弯曲的短杆状,其大小约
  • 名家名家,中国对严谨逻辑思想之开创者,和西方逻辑思想之先锋亚里士多德同期。是司马谈《论六家要旨》的六家之一,先秦时期诸子百家之一。古代名家“辩者”以严谨逻辑思想而闻名。名
  • 拿破仑对俄国的进攻法兰西帝国西班牙王国(英语:Kingdom of Spain under Joseph Bonaparte)俄法战争,又称拿破仑征俄战争,是指俄罗斯帝国和拿破仑治下的法兰西第一帝国在1812年爆发的一场战争,是拿破
  • 巴西国家足球队巴西国家足球队(葡萄牙语:Seleção Brasileira de Futebol)是巴西官方的男子国家足球代表队,由巴西足球协会负责管辖,并代表巴西参加大型国际性足球赛事。巴西队被喻为世界上最
  • 新月沃土新月沃土或称肥沃月湾(英语:Fertile Crescent),是指西亚、北非地区两河流域及附近一连串肥沃的土地,包括累范特、美索不达米亚和古埃及,位于今日的以色列、西岸、黎巴嫩、约旦部分
  • 林园清水岩寺林园清水岩,又称林园清水岩寺、清水岩清水寺,简称清水岩、清水寺,是位于台湾高雄市林园区的一座岩仔,主神为三宝佛、观音菩萨、清水祖师,为林园区全区及大寮区义仁、昭明及新厝3
  • 中兴里中兴里可能是指:
  • 溶解热溶解热指在一定温度及压力下(通常是温度为298K,压力为100kPa的标准状态),一定质量的溶质溶解于溶剂中产生的热效应。等于一摩尔的溶质溶解在大体积的溶剂时所发出或吸收的热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