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基

✍ dations ◷ 2025-07-18 19:38:07 #自由基
自由基(英语:Free Radical),又称游离基,是指化合物的分子在光热等外界条件下,共价键发生均裂而形成的具有不成对电子的原子或基团。在书写时,一般在原子符号或者原子团符号旁边加上一个“·”表示没有成对的电子。如氢自由基(H·,即氢原子)、氯自由基(Cl·,即氯原子)、氢氧自由基(英语:hydroxyl radical)(OH·),甲基自由基(CH3·)和四甲基哌啶氧自由基等。自由基极易发生反应(如二聚反应、夺氢反应、氧化反应、歧化反应等)。自由基可以是带正电荷,负电荷或者不带电荷。虽然金属以及它们的离子或者它们的络合物有不成对的电子,但按照常规习惯定义不算是自由基。 除了极个别情况,大多数的未成对电子形成的自由基都具有较高的化学活性。自由基反应在燃烧、大气化学、聚合反应、等离子体化学、生物化学和其他各种化学学科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在化学生物学当中,过氧化物和一氧化氮调节着许多生物过程比如控制血管张力。这样的自由基可以作为一种称为氧化还原信号当中的信使。自由基可被溶剂笼包围。历史上第一个被发现和证实的自由基是由摩西·冈伯格在1900年于密歇根大学发现的三苯甲基自由基。历史上,词组“自由基”是用来命名作为连接分子的不同部分, 特别是当它们在反应过程中保持不变的时候。这些我们现在称为:官能团。比如,甲醇以前认为是由甲基“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所组成的。而甲醇在现在化学的理论中不认为具有自由基,它们既没有不成对的电子也没有活性的电子,因为它们(羟基和甲基)永远都是键合在一起的。但是在质谱当中我们则可以观察到在高能电子的轰击下,甲醇分子被断裂成羟基或者甲基的碎片自由基。在化学方程式当中,自由基最通常被表示为在原子或者分子式旁边的一个点,比如:自由基反应机理使用单箭头来描述单电子的转移过程:要断裂化学键的裂解,使用类似于鱼钩一样的单箭头(区分于成对电子的双箭头)来表述。这里要提示的是: 断开化学键的第二个电子也是和进攻自由基的单电子成对的, 而这里则不明确的表述出来。自由基作为反应中间体参与了自由基加成反应和自由基取代反应。 含有自由基的链式反应可以通常被分割成三个不同的过程:“链引发”,“链增长”,“链终止”。例如:甲烷和氯气取代反应的历程自由基的形成可以是由于共价键的均裂,其过程需要较高的能量。比如一个H2分子转化为2H·需要 Δ H ∘ = + 435 k J / m o l {displaystyle Delta mathrm {H} ^{circ }mathrm {=} +mathrm {435kJ} /mathrm {mol} } 而一个Cl2分子转化为2Cl·需要 Δ H ∘ = + 243 k J / m o l {displaystyle Delta mathrm {H} ^{circ }mathrm {=} +mathrm {243kJ} /mathrm {mol} }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键离解能, 它通常被简写为: Δ H ∘ {displaystyle mathrm {Delta {H}^{circ }} } 。两个原子连接形成的共价键的键能是由整个分子的结构决定的,而并非仅仅与这两个原子有关。形成自由基其实需要更多的能量。化学键的均裂经常发生在两个具有相近电负性的原子之间。在有机化学当中经常是过氧化物当中的O-O键或者O-N键。有时候,由于附加的能垒,自由基的形成也可能是自旋禁阻的。然而,链增长过程是一个非常剧烈的放热反应。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自由基离子也是存在的,但是大多数的物质都是电中性的。自由基还可以通过一个原子或者分子的氧化还原过程来形成。燃烧是最常见的自由基反应。氧分子是一种稳定的双自由基,表示为·O-O,因为电子自旋平行,氧分子很稳定。当稳定基态氧分子(三线态氧)激发后,形成极度活泼的的单线态氧。为了使燃烧进行,必须跨越能垒。能垒的跨越需要较高的温度。三线态氧到单线态氧的转换是禁止的(违反自然法则)。除了燃烧反应以外,很多聚合反应都涉及自由基。很多塑料和其他聚合物都是由自由基聚合反应所形成。

相关

  • 普通外科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普通外科(英语:General surgery)是外科领
  • 酒酿酒酿,又称醪醩,是一种可以家庭制作的并广泛流行于中国各地及朝鲜半岛的小吃,味道甜,有酒味,在陕西、四川、江浙、北京、云南等地及韩国深受欢迎,其中朝鲜半岛的醪糟称为甘酒。酒酿
  • 吞咽困难吞咽障碍(dysphagia) 是描述在吞咽时出现困难的医学术语,虽然归类在国际疾病分类-10症状与症候的次分类下 ,此术语有时会单独使用, 有些有吞咽障碍的人并不知道自己有此困难。
  • 布鲁格达氏症候群3布鲁盖达氏症候群(英语:Brugada syndrome (BrS))也称为“突然猝死症”,是一种心脏遗传病。由于心脏电流出现异常,严重的能够引致心脏衰竭或猝死。此症是泰国和老挝当地年轻人在没
  • 趋化因子结构 / ECOD1dokA:24-90 1dol :24-90 1donA:24-90 1mcaB:29-90 1ml0D:24-90 1domB:24-90 1bo0 :24-90 1ncvB:24-90 1esrA:24-90 1e
  • 查格-施特劳斯氏综合征查格-施特劳斯综合征(Churg–Strauss syndrome (CSS)、也称为"嗜酸性韦格纳肉芽肿""(eosinophilic granulomatosis with polyangiitis)或"过敏性肉芽肿"(allergic granuloma
  • 植物人神经科神经科 ICD10 =持续性植物状态(英语:Persistent vegetative state,缩写为 PVS),是指大脑已经完全或大半失去功能,亦即已经失去意识,但尚存活的人。这类病患俗称为植
  • 大环内酯类大环内酯(macrolides),或称大环内酯,是一组其作用在于结构内的“大环”的药物(一般都是抗生素),这个大环亦即是一连结一个或多个脱氧糖(多是红霉糖(英语:cladinose)及去氧糖胺(英语:desos
  • 类毒素类毒素(toxoid)是一种细菌毒素(一般是外毒素),在经过化学处理或加热后,其毒性已被抑制,甚至没有毒性,但包括免疫原性在内的其他特性仍保留。若类毒素用来作为疫苗接种,会产生免疫反应
  • 陆生植物陆生植物一般指生活在陆地上且茎叶完全伸展在空气中的植物,能适应干旱的环境。与水生植物相比,陆生植物拥有庞大的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水分。植物学与进化生物学中,陆生植物一般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