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阿尔卡季耶维奇·斯托雷平

✍ dations ◷ 2025-10-25 12:40:35 #1862年出生,1911年逝世,俄罗斯帝国内政大臣,俄罗斯帝国大臣会议主席,俄罗斯帝国贵族,俄罗斯帝国遇刺身亡者,在乌克兰被谋杀身亡者,德累斯顿人,遇刺身亡的政

彼得·阿尔卡季耶维奇·斯托雷平(俄语:Пётр Аркадевич Столыпин,罗马化:Pyotr Arkadyevich Stolypin,1862年4月14日-1911年9月18日),俄罗斯帝国政治家,曾任俄罗斯内务大臣(1904年-1905年)和帝国大臣会议主席(首相职务,1906年-1911年)。斯托雷平的任期以镇压革命势力和土地改革而著称。

1862年生于德累斯顿,父亲是俄国驻德国公使,家庭条件优越,在莫斯科附近米哈伊尔·莱蒙托夫曾居住过的庄园长大。少年时期生病致右臂残疾,使得他未来未能像父辈一样参军。1869年移居至立陶宛凯代尼艾地区。1876年前往维尔纽斯。1881年进入圣彼得堡大学学习农学,著名化学家门捷列夫是他的老师之一。

1902年任格罗德诺省省长,是当时俄国历史上最年轻的省长。1903年任萨拉托夫省省长。因坚决镇压农民叛乱而博得尼古拉二世的宠信,1905年俄国革命后,1906年4月在首相伊万·戈列梅金内阁中担任内政大臣,7月21日,戈列梅金辞职,尼古拉二世任命斯托雷平担任首相。8月25日,斯托雷平在圣彼得堡彼得格勒区的别墅遭遇暗杀,受轻伤,此次暗杀事件造成28人死亡,他的15岁女儿受重伤。

在担任首相期间,他倡议颇富远见的土地改革,期望通过改善农民的法律地位和经济状况,促进俄罗斯的经济和政治稳定,在斯托雷平首相任内的改革下俄罗斯粮食产量增加,新增的富农阶级成为中产阶级,同时受教育人口增加。

斯托雷平土地改革的主旨,即土地私有化,将土地从地主或贵族手中交给农民。在前村社制下,农民缺乏从事农业生产的热情,因为他们不是在自有土地上生产,其劳动成果的半数以上要转给他人。而农民只有当他确知劳动成果将属于自己时,才能焕发生产热情,才肯在土地上投资。在旧的土地制下,劳动成果的分配无助于奖勤罚懒,因为无论懒惰还是勤劳肯干的人,分配结果都一样。彼此攀比,热情抵消,其结果必然是使整体生产力水平下降,农民生活水平下降。而俄国需要农民富裕起来,因为国家的福祉也端赖国民的富裕,“须知人民的富裕缔造著国家的强盛”。而在俄罗斯帝国的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的斯托雷平总理执政的时期(1906-1910)改革之下,

这辉煌的经济成就毁于了一战、二月革命、十月革命和俄国内战。至1922年苏联建国时期,新生的苏联面对的,是一个民生凋敝,满目疮痍的残破局面

1906年5月入阁任内务大臣,7月拜相,升任帝国大臣会议主席(即首相)。1906年7月解散第一届国家杜马,发布命令推行其土地改革:给农民以选举代表参加地方政务会议的权利,取消限制农民参与常规司法程序的措施,最重要的是允许农户退出村社,将其份地归为己有,以便形成一个保守、忠君的富农阶级。他建立军事法庭网,专门审判被控为叛乱者的群众包括布尔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的前成员,几个月内就绞死了数千人。1907年第二届国家杜马没有批准他的土地改革方案,他立即将杜马解散,并发布新选举法。在十月党人的帮助下,他批准并实施了他1906年提出的土地改革。他推动芬兰俄罗斯化政策。

土地改革中,斯托雷平试图建立富农阶级来对抗农民骚乱。斯托雷平亦被视为俄罗斯帝国晚期,拥有清晰政治纲领及勇于承担改革的政治家之一。在他治下,仅于1906至1909年间,就有逾3,000名革命份子被处于绞刑,时人皆讽刺绞刑架为“斯托雷平的领带”(俄语:столыпинский галстук)。

斯托里平曾于1906、1907年间,两度解散俄罗斯帝国的杜马(Duma)。解散第二届杜马后,他将选举权提高,限制于富人及贵族之中。他逐渐丧失人心,于1911年春天他试图将地方议会(Zemstevo)系统扩至南俄罗斯地区。原本他以为可以通过,但他的政敌将他打败,逼使他辞去首相职务。

1911年9月14日,斯托雷平与沙皇尼古拉二世和沙皇的两个女儿到位于基辅的基辅歌剧院欣赏尼古拉·安德烈耶维奇·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歌剧萨坦王的故事(英语:The Tale of Tsar Saltan (opera))时,遭遇枪手德米特里·博格罗夫连续枪击两次,四日后斯托雷平逝世,枪手亦于24日被处以绞刑。

2008年,俄罗斯国家电视台举行了一次“最伟大的俄罗斯人”的评选活动,结果彼得·斯托雷平力压斯大林高居第二位,仅次于名列榜首的亚历山大·涅夫斯基。

Public Domain 本条目出自公有领域:Chisholm, Hugh (编). 大英百科全书 第十一版. 剑桥大学出版社. 1911年. 

相关

  • 海外省及大区海外省及大区(法语:département et région ultramarin或Département et région d'outre-mer,简称DROM),常称海外省(法语:département d’outre-mer,简称DOM)或海外大区(法语:Régi
  • 系统性的系统指的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或部分)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准确来说,要素+结构=系统。从系统的角度观察研究客观世界的学科,就是系统科学。它研究的领域
  • 彗星型客机德·哈维兰“彗星”(De Havilland Comet,D.H 106)是由英国哈维兰公司研发的喷气式客机。亦是全球首款以喷射引擎为动力的民用飞机,外表以0.5毫米的铝制蒙皮包覆,且可飞行至10000
  • 犹太百科全书犹太百科全书(Encyclopaedia Judaica),是犹太人和犹太教的英语百科全书,共分26册。内容涵盖了犹太世界、文明、犹太人的历史、文化、犹太教节日、希伯来文、摩西五经、哈拉卡(Hal
  • 世界警察博物馆中央警察大学世界警察博物馆是台湾桃园市的一座警察博物馆,位于中央警察大学校园内。该馆包括校史馆及中华民国警察馆(一楼)、国际警察馆(二、三楼)。该馆是原中央警察大学校长颜
  • 美国众议院多数党(232)少数党(197)空缺(6)美利坚合众国众议院(英语:United States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为美国国会两院之一,另一院为参议院(上议院)。众议院是美国的下议院,美国各州在众议院
  • 堡垒《堡垒》(英语:)是一部2011年的美国电影,由欧林·穆佛曼(英语:Oren Moverman)执导,穆佛曼和詹姆斯·艾洛伊(英语:James Ellroy)共同编剧,主演是伍迪·哈里森、艾斯·库伯、尼德·巴帝(英
  • 台风威马逊 (2002年)7月3日,台风威马逊达到巅峰。台风威马逊(英语:Typhoon Rammasun,国际编号:0205,联合台风警报中心:WP092002,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务管理局:Florita)是2002年太平洋台风季第5个被
  • 王焘 (唐朝)王焘(670年-755年),一作王涛,郿县(今陕西省郿县)人。唐代著名医学家。贞观名臣王珪的孙子。祖父为唐初宰相王珪,父亲王敬直,母亲为南平公主(出处存疑??)。王焘的两个儿子也都做了官,大儿子
  • 吴稚英吴稚英(1864年-1913年),江苏常州人,清末民初政治人物。吴殿英之子。吴稚英和赵凤昌为好朋友,和黎元洪同岁。1896年,张之洞重任湖广总督,吴稚英的父亲吴殿英被邀请前往湖北,负责组织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