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烷酸

✍ dations ◷ 2025-05-17 21:40:46 #羧酸,二萜

植烷酸(英语:Phytanic acid,或3,7,11,15-四甲基十六烷酸)是一种支链脂肪酸,人类可以通过食用乳制品、反刍动物脂肪以及某些鱼类而获得该物质。估计西方饮食每天可以提供50~100毫克的植烷酸。在一项牛津大学做的研究中,食用肉食的个人,平均来说血浆中植烷酸浓度的几何平均数比纯素食主义者高6.7倍。

不像大多数脂肪酸,植烷酸不能够通过β-氧化被代谢。相反,它在过氧物酶体中经历α-氧化,在那里,它被脱掉一个碳而转换为降植烷酸 。降植烷酸在过氧物酶体经历数轮回β-氧化以形成中链脂肪酸,这样就可以在线粒体中被降解成二氧化碳以及水。

患有成人雷夫叙姆病的个体,由基因中的突变所导致的常染色体隐性神经障碍妨碍了进行α-氧化的活性,且使得他们的血液以及组织中积累了大量的植烷酸。这常会导致周围神经病变、小脑共济失调、色素性视网膜炎、嗅觉丧失症以及听力丧失。

在反刍动物中,摄入的植物在消化道发酵中释放出叶绿醇,这种物质是叶绿素的一部分,之后叶绿醇被转变成植烷酸并被储存于脂肪中。最近,间接的证据已经证明大型类人猿(倭黑猩猩、黑猩猩属、大猩猩以及猩猩),与人不同,在植物的后肠发酵过程中获得数量可观的植烷酸。

淡水海绵都含有例如4,8,12-三甲基十三烷酸, 植烷酸以及降植烷酸之类的类萜,这表明这些酸对于海生和淡水海绵来说具有化学分类学意义。

昆虫,例如黄栌跳甲,被报道可以使用叶绿醇及其代谢产物(例如植烷酸)作为防止自己被捕食的化学威慑剂。这些化合物摄取自它的宿主植物。

植烷酸及其代谢产物被报道说可以结合并激活转录因子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以及视黄酸受体。

医学导航:遗传代谢缺陷

代谢、k,c/g/r/p/y/i,f/h/s/l/o/e,a/u,n,m

k,cgrp/y/i,f/h/s/l/o/e,au,n,m,人名体征

药物(A16/C10)、中间产物(k,c/g/r/p/y/i,f/h/s/o/e,a/u,n,m)

相关

  • Netscape ComposerNetscape Composer是一个所见即所得的HTML编辑器,最初由网景通信公司于1997年发布,后来成为Netscape 6和Netscape 7网络包的一部分。Composer可以查阅和更改HTML码,并且在领航
  • 大卫·库塔皮埃尔·“大卫”·雅姆·库塔(法语:Pierre "David" James Guetta,1967年11月7日-),出生于巴黎,是法国一位浩室唱片骑师及音乐制作人。库塔在1980年至1990年代原于夜店担任DJ,2001年
  • 博城区博城区(英文:Bo District)是塞拉利昂14区之一,首府博城 (英文:Bo).
  • 角频率物理学(特别是力学和电子工程)中,角频率ω有时也叫做角速率、角速度标量,是对旋转快慢的度量,它是角速度矢量
  • 东部南极洲南极洲东部也称大南极洲或简称“东南极”,指南极洲横贯南极山脉靠近印度洋和大西洋一侧地区,约占整个南极大陆的三分之二,包括科茨地、毛德皇后地、恩德比地、麦克罗伯特森地、
  • 木鼻白蚁科木鼻白蚁科(Stylotermitidae)是属于白蚁的一个科,被认为是介于木白蚁科和鼻白蚁科演化间的族群,而曾经被归于鼻白蚁科之下。本科之下共包含三个属,其中木鼻白蚁属是唯一现存的族
  • 林奇大卫·林奇,也有人翻译为大卫·林奇(英语:David Lynch,1946年1月20日-),美国电影和电视导演、编剧、制片人、作曲家和摄影家,其电影作品风格诡异,多带有迷幻色彩,属于超现实主义。大卫
  • 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由东南亚国家联盟发起国于1976年2月24日在印尼巴厘岛举行的东盟第一次首脑会议上签署的。所有东盟成员国随后成为签约国。1987年,东盟修改《条约》,邀
  • 国家航空和太空博物馆国家航空和航天博物馆于1976年7月开馆,是全世界首屈一指的有关飞行的专题博物馆。座落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特区的东南方,每月接待观众达10万之多,第一年的参观人数超过1000万人次,
  • NHK奈良放送局NHK奈良放送局,是日本放送协会位于奈良县奈良市的地方放送局,也是负责主管当地事务的放送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