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烷酸

✍ dations ◷ 2025-09-09 14:52:24 #羧酸,二萜

植烷酸(英语:Phytanic acid,或3,7,11,15-四甲基十六烷酸)是一种支链脂肪酸,人类可以通过食用乳制品、反刍动物脂肪以及某些鱼类而获得该物质。估计西方饮食每天可以提供50~100毫克的植烷酸。在一项牛津大学做的研究中,食用肉食的个人,平均来说血浆中植烷酸浓度的几何平均数比纯素食主义者高6.7倍。

不像大多数脂肪酸,植烷酸不能够通过β-氧化被代谢。相反,它在过氧物酶体中经历α-氧化,在那里,它被脱掉一个碳而转换为降植烷酸 。降植烷酸在过氧物酶体经历数轮回β-氧化以形成中链脂肪酸,这样就可以在线粒体中被降解成二氧化碳以及水。

患有成人雷夫叙姆病的个体,由基因中的突变所导致的常染色体隐性神经障碍妨碍了进行α-氧化的活性,且使得他们的血液以及组织中积累了大量的植烷酸。这常会导致周围神经病变、小脑共济失调、色素性视网膜炎、嗅觉丧失症以及听力丧失。

在反刍动物中,摄入的植物在消化道发酵中释放出叶绿醇,这种物质是叶绿素的一部分,之后叶绿醇被转变成植烷酸并被储存于脂肪中。最近,间接的证据已经证明大型类人猿(倭黑猩猩、黑猩猩属、大猩猩以及猩猩),与人不同,在植物的后肠发酵过程中获得数量可观的植烷酸。

淡水海绵都含有例如4,8,12-三甲基十三烷酸, 植烷酸以及降植烷酸之类的类萜,这表明这些酸对于海生和淡水海绵来说具有化学分类学意义。

昆虫,例如黄栌跳甲,被报道可以使用叶绿醇及其代谢产物(例如植烷酸)作为防止自己被捕食的化学威慑剂。这些化合物摄取自它的宿主植物。

植烷酸及其代谢产物被报道说可以结合并激活转录因子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以及视黄酸受体。

医学导航:遗传代谢缺陷

代谢、k,c/g/r/p/y/i,f/h/s/l/o/e,a/u,n,m

k,cgrp/y/i,f/h/s/l/o/e,au,n,m,人名体征

药物(A16/C10)、中间产物(k,c/g/r/p/y/i,f/h/s/o/e,a/u,n,m)

相关

  • 个别化教育计划个别化教育计划(英语:Individualized Education Program)是美国于1975年规定学校须针对每一位身心障碍学生所设计的计划。为依照学生的家庭背景、兴趣、学业成就、认知风格作综
  • 亚洲人亚洲人可以指:亚洲人的定义在不同的时空背景下各有不同:例如在古埃及的文献中,“亚洲人”指的是埃及国境以外、非洲大陆以东的人们,指的是今日的中东人。在美国、加拿大及澳大利
  • 心脏骤停心脏停止(Cardiac arrest)或称为心搏停止,是心脏因不能够有效收缩,而导致血液循环停止的现象,症状包含丧失意识(英语:Unconsciousness)、呼吸异常或中止(英语:respiratory arrest),有些
  • 谢华安谢华安(1941年8月-),中国植物遗传育种学家。福建农业科学院研究员。生于福建龙岩,原籍福建龙岩。1959年毕业于福建龙岩农业学校。现任福州国家水稻改良分中心主任。2007年当选为
  • 有鳞目有鳞目(学名:Squamata)是现今爬行纲中最大的目,也是爬行动物的代表目,包括蜥蜴、蛇和蚓蜥,其中蛇和已经灭绝的沧龙均是由蜥蜴进化而来。现存种类共有约9600种。传统上,有鳞目分为三
  • 城隍爷城隍,又称城隍爷、城隍爷公、城隍老爷,原意是“城墙”与“护城河”的意思,后来演变为民间信仰中的城池的守护神,亦为阴间司法体系的职司。民间信仰中城隍爷是由死去的名人或者对
  • 新鸟亚纲鸟或者鸟类是鸟纲(学名:Aves)动物的通称,是唯一存活至今的恐龙,现代所有鸟类在生物学上也被分类为鸟形恐龙(即鸟翼类)的一部分;鸟纲的全体成员均为两足、恒温、卵生、身披羽毛且色彩
  • 八大电视八大电视股份有限公司(英语:Gala Television Corporation),简称八大、GTV,成立于1997年6月13日,2014年至今由台塑永在投资公司持有,主要是经营“八大第一台”、“八大综合台”、“
  • 龙南山电视台龙南山电视台(朝鲜语:룡남산텔레비죤/龍南山텔레비죤),原名朝鲜教育文化电视台(朝鲜语:조선교육문화텔레비죤/朝鮮敎育文化텔레비죤),前身为1971年4月15日启播的开城电视台,原为对韩国
  • 襄城县襄城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南省许昌市下辖的一个县。古称氾城。面积920平方公里,2010年人口83万。县政府驻城关镇烟城东路。2018年在中部六省各县中综合实力排第69位,有煤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