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美学

✍ dations ◷ 2025-11-12 21:12:41 #美学概念,各国美学列表

日本美学是由一系列古老理念组成,包括:

侘寂、幽玄及其他理念,建立了日本人判断品味与美的审美观。

西方对日本审美观的研究约开始于两百多年前,虽然日本审美观在西方被视为一种哲学派别,但日本的美学概念在日本被视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日本审美观现在涵盖了各种各样的理念;其中一部分是传统的,而另一部分是现代的,有时也受其他文化的影响。

神道教被认为是日本文化的源头。

神道教强调大自然的完整与道德品格,以及对地景的礼赞,为日本美学奠定了基调。

然而,日本审美观受日本佛教的影响最大。

在佛教传统中,所有事物都被认为是正从“空”中演变或是正破灭为“空”。

此处的“空”并不是代表空虚或虚无,而是代表着可能性与潜在性。举例来说,如果潜在性代表海洋,那么每件事物,就像是由海洋产生的波浪,最终也将回归为海洋本身。

没有永远的波浪。即使波浪达到了最高峰,也不代表这是波浪的完美终点。

大自然被视为一个动态的整体,值得赞叹与欣赏。

这种对自然的赞赏是许多日本审美观、艺术和其他文化元素的基础。

在这种敬意下,艺术(或其概念等同物)的概念也与西方传统有很大不同(见日本艺术)。

侘与寂指的是对日常生活的觉察方式。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的意义重叠并融合,直到它们统一成为“侘寂”一词:将“不完美、无常、未完成”视为美的审美观点。

萌芽的东西,或荒芜的东西,可以说,比起盛开的东西更令人感到侘寂,因为它们暗示了人事物的无常与短暂性。

随着人事物的来去无常,它们也表现出了来去之间的暂态迹象,而这些暂态迹象被认为是美丽的。

在这一点上,美可以是一种处于平凡简单中所达到的冥想状态(意识异境 Altered state of consciousness)。

大自然是如此细致,以至于需要一个安静的心灵,和一对有修养的眼睛,来看见它们。

在禅宗哲学中,实现侘寂有七个美学原则:

这些原则中的每一个,都是在自然界中发现的,但也可用来比喻人性的美德与行为;这反过来表明,通过对艺术的欣赏和实践,可以灌输美德和文明;因此,审美观当中隐含着伦理意义,融入在日本文化的大部分内容当中。

雅是日本传统审美理想中最古老的理念之一,尽管可能不像粋或侘寂那样流行。

在现代日语中,这个词通常被翻译为“优雅”、“精致”或“教养”,有时也被称为“悲痛欲绝”。

对于“雅”概念的最高理想,是要除去任何荒诞或粗俗的事物,以及对礼仪、用语、情感的琢磨来减少粗野,以达到最极致的高雅。

它表现了日本平安时期的时代印记:对于美的敏锐。

“雅”经常与“物哀”的概念密切相关,对于事物的短暂无常有着百感交集的想法,因此人们认为消逝的事物表现出很强烈的“雅”的感觉。

“涩”指的是单纯、微妙和不引人注目的美。起源于室町时代(1336-1392),最初指的是酸味或涩味,例如未成熟的柿子。 “涩”仍然保持着其字面意思,并且仍然是“甜”的反义词。

就像其他日本美学理念一样,例如粋与侘寂,“涩”可以应用于各式各样的场合,而不仅仅是艺术或时尚领域。

“粋”是一种日本传统的审美原则。

“粋”的基础被认为是在德川时代(1603-1868)的江户都市商人阶级之中成形的。

“粋”表现了简单自然、精明老练、即兴、独创性。它是短瞬即逝的、直截了当的、有分寸的、自在的。

“粋”的表现不会过度精致、伪装、复杂。

“粋”可以用来形容一种人格特质,或用来形容一种行事风格与人为现象。“粋”不用来描述自然现象,但是可以用来表达人类对自然美的欣赏,或对人的欣赏。

“粋”一词在日本文化中通常用来描述具有那些具有魅力的特质,当应用于人时,视为一种对他们所做与所拥有的事物的高度赞美。

“粋”在自然界中找不到,

“粋”虽然类似于侘寂,但“粋”并不考虑完美与否。“粋”是一个广义的用语,涵盖了与才华与教养相关的各种特质。有品味的情欲表现可以是“粋”。从语意上来说,“粋”有着“纯粹”的意涵。然而,它也带有对生命充满渴望的意涵。

序破急是一种调和与运动的概念,运用于各种日本传统艺术。大致翻译为“开始,突破,快速”,它意味着一个缓慢开始,加速,然后迅速停止的节奏。这个概念适用于日本茶道、剑道、传统戏剧、雅乐,以及传统的协作相关诗歌形式,例如连歌和连句(俳谐连句)。

幽玄是传统日本美学中的重要概念。

幽玄的确切翻译取决使用此词语时的语境。 幽玄一词在其发源的中国哲学当中,是被解释为称为“昏暗”、“深奥”或“神秘”,在日本和歌的评论当中,它被描述为只能透过诗歌来模糊表达的那些,隐藏于事物当中的深奥。

幽玄同时也是一种诗歌风格(由藤原定家所定义的的十种传统诗歌形式之一)。

幽玄的意义超越了那些宣称为幽玄的事物,但幽玄并不是对另一种世界的影喩,而是关于这一个世界,这一次经验。

下述皆为感受幽玄的途径:

看着夕阳淹没在在覆满鲜花的山头。

漫步在一个无尽的树海里,没有想过回头。

站在岸边凝视着远方的船消失在岛屿后方。

漫思那些在云层间忽隐忽现般飞行的野鹅们的飞行路径,

和竹枝间交叠的细微树影。

— 世阿弥

世阿弥是戏剧形式“能剧”的创始者,并且撰写了阐述其戏剧理论的经典著作“风姿花传”。

他使用大自然的意象作为隐喻。

例如,“银碗中的雪”比喻著“极致的宁静”。

幽玄可以解释为“凝视宇宙之美、与悲哀人生所产生之悲美,所感到的一种神秘深沉的感觉。”

幽玄曾被世阿弥在能剧表演当中,用于诠释“精致优雅”。

艺道指涉各种传统的日本艺术种类:能剧、花道、书道、茶道、陶艺。

这些种类都承载着道德伦理与审美观的内涵,并且传授对于创作过程的鉴赏力。

为了将艺术导入训练当中,日本武士借由系统化的重复演练形稽古(Kata)—各种流传下来的准则范例,就像练习写考古题一样,来达到目的,作法如同茶道。

战技训练当中纳入了艺道—即艺术的途径,在演练的同时,也渐渐灌输了美学概念(例如幽玄)和艺术哲学(艺道论)。

这导致了战技也被称为武术,甚至今天,大卫洛莱在“剑与画笔:武术的灵魂”ㄧ书当中表现了武术与其他艺术之间的相似性, 这些艺术都呈现一种隐性互通,而我们可以通过欣赏这种异曲同工之妙来回应这些艺术。

圆相,也就是圆,象征着绝对、觉悟、坚强、优雅、宇宙和虚空;

它也用来象征日本美学本身。禅宗书法家相信“艺术家的人格特质,完全暴露在她或他如何绘制一个圆相。只有一个心灵圆满的人,才能画出一个真实的圆相”,有些艺术家每天练习画一个圆相,作为一种精神锻炼。

由于环境的因素,日本审美观比起西方审美观,与大自然的相关性更高。

在作家池上英子的著作当中,她揭示了一段复杂历史,来说明社交生活如何让这些美学理念成为日本文化认同的核心思想。她揭示了存在于演艺、茶艺、陶艺之间的关联,与其如何形塑了一种潜藏的文化习俗,以及礼仪与政治之间的关系为何不可分割。她认为在西方文化里,许多思想元素与观点,是散落在艺术与政治等各个范畴当中的,而这些元素在日本文化当中,却是融合为一的。

当西方观点被引进了日本之后,侘寂美学也被西方价值观重新审视;因此,近代对于日本审美观的解释,不可避免地,也反映了犹太教、基督教与西方哲学的观点。

许多日本的审美标准,体现在日本料理,同时日本料理也常被用来做美学讨论,见怀石料理。

一种现代现象,自1970年代开始,“可爱”已经变成日本流行文化、娱乐、服装、食物、玩具、个人装扮、行为习性一个重要的审美观点。作为一个文化现象,“可爱”渐渐被日本人接受成为其文化与国家认同的元素之一。

日本作家衫山知之相信,“可爱”是根源于日本文化当中对于和谐的喜好。

东京武藏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栗田宣义表示,“可爱”是一种魔法咒语,冠上了“可爱”的事物,在日本即被人们接受且渴望。

相关

  • 生物动力农法华德福教育 生物动力农法 人智学医学生物动力农法(Biodynamic agriculture),又称为自然动力农法或是生机互动农业,是一种另类的农业形式,非常近似于有机农业,但包含多种来自人智学
  • 沉降系数粒子的沉降系数 s 用来表征其在沉降,尤其是离心沉降过程中的行为 ;被定义为一个微粒的沉降速度与致其沉降的加速度的比率。沉降速度 v
  • 智慧城市智慧城市(英语:Smart City)是指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或创新意念,集成城市的组成系统和服务,以提升资源运用的效率,优化城市管理和服务,以及改善市民生活质量。智慧城市把新一代信息技术
  • 肿瘤干细胞癌症干细胞(英语:Cancer Stem Cell,简称:CSC),又称癌干细胞、肿瘤干细胞,是指具有干细胞性质的癌细胞,也就是具有“自我复制”(self-renewal)以及“具有多细胞分化”(differentiation)等
  • 国家减灾委员会1999年规定:印章直径5厘米,中央刊五角星,由国务院制发。国家减灾委员会(简称国家减灾委),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成立的国务院议事协调机构,负责国家减灾工作。为响应第42届联合国
  • 胡玲胡玲(英语:Evelyn Hu,1945年5月15日-),出生于美国,祖籍中国上海,女性微电子技术专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台湾中央研究院数理科学组院士、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电机及电子计算机工
  • 白德彰白德彰(1931年3月8日-2019年11月23日),男,锡伯族,辽宁新民人,中国影视演员、导演。1931年3月8日生于辽宁省新民县。锡伯族,姓巴雅拉氏。幼时在家乡农村读小学。1946年进入新民县师范
  • 暴动骚乱是社会不同阶层之间或阶层内部的冲突与对立,包括社会底层为争取自身权益与统治阶层的对抗,或因统治阶层不当行为激发民怨,引发的与统治阶层冲突与对立。长时间的持续对立,可
  • 巽他云豹Felis diardiiFelis macrocelisFelis marmotaNeofelis nebulosa diardi巽他云豹(学名:Neofelis diardi)是一种分布在婆罗洲和苏门答腊地区的猫科动物,早前一度被视云豹(Neofelis
  • 二氧化铬二氧化铬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rO2,为黑色的具有磁性的固体。它曾被广泛应用于磁带制作所需的乳浊液中。随着CD和DVD的日益普及,二氧化铬的使用也有所下降。然而,它仍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