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折光度
✍ dations ◷ 2025-07-08 15:48:15 #折光度
介质的折射率
n
{displaystyle n}
等于“光在真空中的速度(
c
{displaystyle c}
)”跟“光在介质中的相速度(
v
{displaystyle v}
)”之比,即:比如水的折射率是1.33。表示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在水中传播速度的1.33倍。折射率决定了进入材料时光的路径弯曲或折射的程度。这是通过描述斯涅耳定律折射,
n
1
sin
θ
1
=
n
2
sin
θ
2
{displaystyle n_{1}sin theta _{1}=n_{2}sin theta _{2}}
,其中
θ
1
{displaystyle theta _{1}}
和
θ
2
{displaystyle theta _{2}}
是入射角和折射角,分别射线穿越折射率的两种介质之间的界面的,
n
1
{displaystyle n_{1}}
和
n
2
{displaystyle n_{2}}
。折射率还决定了反射的光量到达界面时,以及全内反射和布鲁斯特角的临界角。折射率可以看作是辐射的速度和波长相对于它们的真空值减小的因素:介质中的光速是
v
=
c
n
{displaystyle v={frac {c}{n}}}
,并且类似地,该介质中的波长是
λ
=
λ
o
n
{displaystyle lambda ={frac {lambda _{o}}{n}}}
,其中
λ
o
{displaystyle lambda _{o}}
是真空中的光的波长。这意味着真空的折射率为1,频率(
f
=
c
λ
o
{displaystyle f={frac {c}{lambda _{o}}}}
)不受折射率的影响。结果,取决于频率的人眼折射光的感知颜色不受介质的折射或折射率的影响。虽然折射率影响波长,但它取决于频率,颜色和能量,因此弯曲角度的所得差异导致白光分裂成其组成颜色。这称为分散。可以在棱镜和彩虹中观察到,并且在透镜中可以观察到色差。吸收材料中的光传播可以使用复值的折射率来描述。然后虚部处理衰减,而实部则解释折射。折射率的概念适用于从X射线到无线电波的全电磁波谱。它也可以应用于声音等波动现象。在这种情况下,使用声速代替光的速度,并且必须选择除真空之外的参考介质。历史上,折射率最早出现在折射定律(斯涅尔定律)中,
n
1
sin
θ
1
=
n
2
sin
θ
2
{displaystyle n_{1}sin theta _{1}=n_{2}sin theta _{2}}
。其中,
θ
1
{displaystyle theta _{1}}
与
θ
2
{displaystyle theta _{2}}
分别是光在介质界面上的入射角和折射角,两种介质的折射率分别是
n
1
{displaystyle n_{1}}
与
n
2
{displaystyle n_{2}}
。水波的相对折射率,B水区相对于A水区的折射率,记为
n
AB
{displaystyle n_{text{AB}}}
。若A、B两区发生水波的折射,不论是水波由A区折射到B区,或是B曲折射到A区。此时,在A区的水波波前与交界面夹角为
θ
A
{displaystyle theta _{text{A}}}
,而在B区的水波波前与交界面夹角为
θ
B
{displaystyle theta _{text{B}}}
,则
n
AB
{displaystyle n_{text{AB}}}
定义如下:n
AB
=
v
A
v
B
=
sin
θ
A
sin
θ
B
=
n
B
n
A
{displaystyle n_{text{AB}}={frac {v_{text{A}}}{v_{text{B}}}}={frac {sin theta _{text{A}}}{sin theta _{text{B}}}}={frac {n_{text{B}}}{n_{text{A}}}}}双折射材料的折射率,取决于光的偏振和传播方向。在相同介质中,不同的波长的光,因为行进速度不同,造成在折射过程中偏折角度不同,其折射率
n
(
λ
)
{displaystyle n(lambda )}
也不同,这叫做光色散。折射率与波长或者频率的关系称为光的色散关系。常用的折射率有:n
=
A
+
B
λ
2
+
C
λ
4
{displaystyle n=A+{frac {B}{lambda ^{2}}}+{frac {C}{lambda ^{4}}}}n
=
A
+
B
λ
+
C
λ
3.5
{displaystyle n=A+{frac {B}{lambda }}+{frac {C}{lambda ^{3.5}}}}n
=
A
+
B
∗
λ
2
+
C
λ
2
−
δ
2
+
C
(
λ
2
−
δ
2
)
2
{displaystyle n=A+B*lambda ^{2}+{frac {C}{lambda ^{2}-delta ^{2}}}+{frac {C}{(lambda ^{2}-delta ^{2})^{2}}}}n
=
A
+
B
λ
+
C
λ
2
+
D
λ
4
+
E
λ
6
+
F
λ
8
{displaystyle n=A+{frac {B}{lambda }}+{frac {C}{lambda ^{2}}}+{frac {D}{lambda ^{4}}}+{frac {E}{lambda ^{6}}}+{frac {F}{lambda ^{8}}}}N
2
−
1
=
A
⋅
λ
2
λ
2
−
D
+
B
⋅
λ
2
λ
2
−
E
+
C
⋅
λ
2
λ
2
−
F
{displaystyle N^{2}-1={frac {Acdot lambda ^{2}}{lambda ^{2}-D}}+{frac {Bcdot lambda ^{2}}{lambda ^{2}-E}}+{frac {Ccdot lambda ^{2}}{lambda ^{2}-F}}}另外不透明的物体的折射率也是可以测量的,在图形学中,可以使用不同的折射率来渲染金属或者塑料这样的不同的反射效果。n
~
=
n
+
i
κ
{displaystyle {tilde {n}}=n+ikappa }
复折射率的实部即为寻常的折射率,而虚部则称为消光系数(extinction coefficient),表示电磁波进入材料后的衰减量。
相关
- 临床医学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临床医学(英语:Clinical Medicine)主要是
- 谵妄.mw-parser-output ruby.zy{text-align:justify;text-justify:none}.mw-parser-output ruby.zy>rp{user-select:none}.mw-parser-output ruby.zy>rt{font-feature-settings:
- 己内酰胺己内酰胺(Caprolactam,简称CPL),化学式为(CH2)5C(O)NH的有机化合物,是6-氨基己酸(英语:Aminocaproic acid)(ε-氨基己酸)的内酰胺,也可看作己酸的环状酰胺。纯净的己内酰胺是白色的固体
- 河豚毒素河鲀毒素(英文:Tetrodotoxin,缩写:TTX)是一种强力的神经毒素,目前并没有有效的解毒剂,它会和神经细胞的细胞膜上的快速钠离子通道结合,令神经中的动作电位受阻截。它的名字来自鲀形
- RNA世界学说RNA世界学说(英语:RNA world hypothesis)是一个理论,认为地球上早期的生命分子以RNA先出现,之后才有蛋白质和DNA。且这些早期的RNA分子同时拥有如同DNA的遗传讯息储存功能,以及如
- MBN每日广播(韩语:매일방송,英语:Maeil Broadcasting Network),简称MBN,前身为韩国一条24小时播送的新闻、财经频道,时称每日经济TV(매일경제TV),该期间也有DMB电台频道。从2011年12月1
- 原子论原子论(英语:Atomism,来自古希腊语atomos,含义为“不可分割”)是在一些古代传统中发展出的一种自然哲学。原子论者将自然世界理论化为由两基本部分所构成:不可分割的原子和空无的
- 童年童年是从出生跨越到青春期的年龄段。童年由两个阶段组成:前运算阶段(preoperational stage)和具体运算阶段(concrete operational stage)。在发展心理学中,童年被分为四个发展阶段
- 裂缝喷发口裂缝喷发口(英语:Fissure vent),也称为火山裂隙或裂隙喷发,是一个线状的火山口,熔岩能通过它喷发,通常没有任何爆炸活动。喷发口宽往往是几米宽,并且可能长达数公里。裂缝喷发口可能
- 动植物生物系统层级关系:生物圈 > 生态系统 > 群落 > 种群 > 个体生物 (拉丁语,德语: Organismus, 英语:Organism,又称有机体)是指称类生命的个体。在生物学和生态学中, 地球上约有870万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