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懋治,字颂平,江苏元和人,近代语言学家、教育家。
陈懋治于光绪十九年(1893年)考取癸巳恩科副榜贡生,光绪二十年(1894年)中甲午科举人。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考入南洋公学,为首届师范生。同年,他与同学杜嗣程、沈叔逵等为南洋公学外院合编《蒙学课本》,为中国近代第一本自编教科书。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因“志趣尤异,学识兼懋”而“超拔”为南洋公学附属小学(今南洋模范中学)主任,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离任,其间培养了附小的第一期毕业生。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他编译出版了《高等小学中国历史教科书》。另外,他还与吴稚晖合编了《苏州注音字母表》,后又编了《苏州注音字母拼音表》。民国五年(1916年)他与黎锦熙等发起组织了中国国语研究会,并在《中华教育界》(五卷八期)上发表《国民学校改设国语科意见书》,提议小学改“国文科”为“国语科”,后由教育部正式下令修改。他担任过教育部普通教育司佥事、教育部国语统一筹备会常务委员、国立北平图书馆筹备委员会委员等。抗日战争期间,在重庆任行政院参议、中央杂志审查委员会委员、国营中心印书局总经理。
后前往台湾,于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与吴稚晖、胡适、傅斯年等一同创办国语日报,并任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