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加略人犹大
✍ dations ◷ 2025-01-24 01:43:18 #加略人犹大
加略人犹大,又称犹大,天主教翻译为犹达斯依斯加略,加略人西门之子,在《新约》中是耶稣最初的十二门徒之一。受犹太公会三十块银钱贿赂亲吻并背叛耶稣。他的名字常用来指代背叛。虽然犹大的死法有很多说法,传统上认为他背叛后自绞,如《马太福音》中记载。他在十二使徒中的地位日后由马提亚替代。虽然犹大在福音书中臭名昭著,但在基督教历史上颇有争议。例如,犹大的背叛导致耶稣受难以及之后的复活,从传统神学上讲耶稣死而复活为全人类带来拯救。而异端诺斯底主义则认为犹大为人类带来救赎,称赞他是最佳使徒。犹大在对观福音、约翰福音和使徒行传开头提及。犹大在新约时期是个非常普遍的俗名。不应将加略人犹大与十二使徒中的犹达·达陡或犹大·多马混淆。马太、马可和路加福音称耶稣派出“十二”(包括犹大)能够战胜邪灵、医病的使徒去传道:很明显,犹大和其余十一使徒一道行动。 奥利振在评论《约翰福音》时认为犹大在背叛之前和其他使徒一样都是自信十足。然而,在约翰福音中,犹大形象与他人不同,由于讲道深奥难懂,许多门徒不再跟随耶稣,耶稣就问十二门徒要不要退出。西门·彼得代表发言:“主阿、你有永生之道、我们还归从谁呢。”但耶稣看了看后称其中一位是“魔鬼”。马太对犹大背叛直言受贿“三十块银钱”,用亲吻来向大祭司该亚法打报告,后者随即将耶稣转交给本丢·彼拉多的士卒。《马可福音》称祭司长想要逮捕耶稣,但因怕生乱不敢在逾越节期间下手。 于是,他们在节日前趁天黑捉人。据路加记录,此时魔鬼进入犹大的心。据《约翰福音》记录,犹大拿着使徒的钱袋子(希腊语:γλωσσόκομον, glōssokomon),但没有提及三十银钱的事情。福音书作者就《约翰福音》第12章第5节至第6节参评论称犹大说要给穷人施舍,但事实上他自己贪污。但在《约翰福音》第13章第27节至第30节参中,犹大离开大家前去密谋,一些门徒以为犹大是去买东西或做慈善。对犹大死法的叙述各不相同,包括两部正典之间存在差异:犹大之死现存记录之间相互矛盾让一些学者担忧,认为这是威胁了经文的可靠性。 例如,这些问题让C·S·刘易斯反对“经文所有的话都是历史事实”的观点。”另一些人试图协调线索。通常,他们采取奥古斯丁的解释,认为这不过是同一事件不同的视角:犹大上吊自尽,绳子断了,摔破身体;或者说《使徒行传》和马太说的是两回事。
一些人则认为这是比喻:“身子仆倒”是犹大的痛苦,“肚腹崩裂”是精神崩溃。在希腊语《新约》中,犹大叫做 Ὶούδας Ὶσκάριωθ 或 Ὶσκαριώτης。犹大是希腊常见名字 Judah (יהודה, Yehûdâh,希伯来语为“赞美上帝”),在古希腊语中为 "Ioudas" (Ιούδας),在拉丁语中为 "Iudas",都发音 yudas。《新约》中指代其它名字的希腊拼写在英文中不同,为Judah和Jude。
加略人 "Iscariot" 不太清楚。此词源有几个主要理论:一位门徒背叛耶稣被大多数学者认为是真实可信的,根据尴尬标准,早期教会不大会编造这种传统,因为这伤了耶稣的面子。犹大背叛耶稣有几种解释。在最早的记录《马可福音》中,他跑到祭司长那里告发,得到银钱报酬,但这笔报酬是否是动机不得而知。在《马太福音》中,他问及告发能得到什么。在《路加福音》和《约翰福音》中,犹大被魔鬼附身而背信弃义。《约翰福音》提到犹大抱怨膏抹耶稣的香水太贵,可以将钱捐助穷人,但补充道犹大掌管钱财却监守自盗。另一个解释是犹大希望耶稣能够推翻罗马在巴勒斯坦地区的统治。如此看来,犹大是个幻灭失望的门徒,背叛耶稣不是因为贪财而是爱国,但耶稣不予以满足。 或者说耶稣使局势不安,很可能导致与罗马当局关系紧张,人们认为应该在逾越节后压制一下,这样大家回去后混乱就能消退。福音书中提及耶稣预见到并默许犹大背叛。一个解释称这是成全上帝的旨意。另一个是无论背叛与否,耶稣注定受难。一份公元200年的科普特纸莎草《犹大福音》于2006年4月翻译,称耶稣让犹大背叛他,但一些学者对此表示质疑。犹大成了哲学写作的主题,包括伯特兰·罗素的《罪恶问题》和豪尔赫·博尔赫斯的短篇故事《犹大三见》。他们提出各种思想上的矛盾及犹大行为和永刑的差异。布鲁斯·赖兴巴赫认为如果耶稣预见犹大背叛,那么背叛就不是自由意志行为,因此不应该受到谴责。反驳称即便背叛可以预见,并不代表犹大不能使用自己的自由意志。另一些学者认为犹大是遵行上帝的旨意。福音书似乎在说犹大满足了上帝的要求,“但卖人子的人有祸了,那人不生在世上倒好”。这种说法的难在其中的悖论:如果犹大不出生,人子就不照“经上指着他所写的”那么做。这种护道说法得出犹大的行为是必然的,但会被诅咒。德西德里乌斯·伊拉斯谟认为犹大能够改变意志,进行自由选择,但马丁·路德认为犹大冥顽不化。约翰·加尔文认为犹大注定被诅咒,但质疑他的罪孽:“当然在犹大的背叛中这不正确,因为上帝自己将儿子交付死亡,将罪孽归给上帝而不是将救赎功劳归给犹大。”天主教在犹大被诅咒上没有意见。梵蒂冈只是宣称个人永恒拯救是来自圣徒的正典。没有什么'诅咒正典',也没有什么诅咒犹大的官方宣言。有猜想认为犹大被诅咒可能不是来自背叛耶稣,而是绝望以致寻短见,从福音书中看似乎这样。但这种说法也有问题,因为在自杀之前,犹大就被耶稣诅咒了。但这种说法回避了犹大命定行为导致全人类得救,自己被诅咒的悖论。秘传组织对犹大兴趣极大,如许多诺斯底派系。爱任纽记录了一个诺斯底派系的信仰,该隐派认为犹大是索菲亚神圣智慧的工具,导致造物主的嫉恨。他对耶稣的背叛胜过了物质世界。该隐派日后分裂成两派,对耶稣终极意义产生分歧。《犹大福音》失传已久,原文应由希腊文写成,但在1978年有人在埃及贝尼马萨附近的洞穴中发现,是古柯普特文莎草纸的译本。经碳14测定确定为公元280年(误差±50年)的文本。2006年4月,当美国《国家地理》将其出版,并冠名《犹大福音》时引发世界轰动。该版包含支离破碎的抄本图像和相关专家和观察人员的分析注释,但没有完全翻译。文章介绍称:“失传了1,700年之久的古老文字称耶稣的背叛者是他最真挚的门徒。”其中记述犹大应耶稣的要求而出卖耶稣,目的是为了帮助耶稣蜕除肉体的束缚,从而释放神性。文章也给出证据,认为原始文档约在公元二世纪:“在公元180年左右,里昂主教爱任纽在当时的罗马高卢,写了长篇大论《反对异端》,一部‘虚构历史’,‘仿造犹大福音的风格。’”在杂志出版之前,其它新闻媒体也做出类似报道,节选了一部分内容公布。2007年12月,艾谱莉·德柯尼克在《纽约时报》的社论对页版发表文章,认为《国家地理》翻译有严重瑕疵:例如,《国家地理》译本称犹大是“daimon”,专家翻译成了“spirit”。但普遍来说,“spirit”对应的是“pneuma”,而在诺斯底文献中“daimon”总是对应为“demon”。国家地理协会回应道:“艾谱莉·D·德柯尼克所提及的所有翻译问题都在流行本和评论本中加以脚注。”在随后的研究和相关出版中,评论家琼·阿柯希娜质疑不可告人的秘密是否取代了历史分析,如发表《犹大福音》是不是想要撤回古代反犹主义罪名。她认为当下经文原旨主义和修正主义之间的冲突实在是幼稚,因为经文不靠谱。因此,她断言:“人们一边解释一边诈骗。问题不是修正《圣经》而是修正我们自己。”另一些学者质疑《国家地理》专家们对《犹大福音》最初的译文和解释。鉴于《犹大福音》的成书时间和其他福音书相比较晚,以及书中对耶稣言行的描述和其他福音书相差甚大,学者和宗教界人士几乎一致认定《犹大福音》并非正典,而是后人所编纂的伪经。据中世纪《巴拿巴福音》副本(最早的为15世纪),钉十字架的不是耶稣而是犹大。它称犹大与耶稣换脸,而遭到背叛的耶稣被罗马兵丁拿去后升入天堂。换脸后的犹大与耶稣十分相像,以至于门徒和耶稣的母亲玛利亚都没认出来。犹大的身体被埋三天后被盗,耶稣死而复活的流言遍地。耶稣在第三重天得到消息,祷告上帝回到世界,与众人团聚,说明真相。之后,耶稣再次升入天堂,末了以正义君王身份降临。该福音被大多数基督徒认为是后期伪造的假货;不过,一些学者认为它存留了一些先前的伪经成分(可能是诺斯底、以便尼或四福音合参),编造出与伊斯兰教条相近的故事。一些穆斯林认为它包含了原始使徒压抑的版本。一些伊斯兰组织对此引述来支持伊斯兰版尔撒观。犹大在许多语言中成了叛徒的同义词,犹大也成了西方文学中叛徒的原型。几乎所有提及犹大的文学都会讲述耶稣受难的故事,包括现代小说和电影。在东正教神圣周三的圣诗中(在复活节前的周三),一位妇女用昂贵的香水膏抹耶稣,并含泪给他洗脚,犹大与她做了对比。据《约翰福音》,犹大抗议奢靡浪费,认为应该睭济穷人。随后,犹大受贿,向大祭司告发。神圣周三的圣诗对比二人,鼓励信徒远离堕落门徒,学习玛丽的忏悔。同时,周三也是斋戒日,禁戒肉、奶或橄榄油等来反思犹大的背叛。准备接受圣餐礼的祷告也提及犹大的背叛:“我不会向敌人告发你的秘密,也不会像犹大那样用亲吻来背叛,但要像十字架上的小偷那样向你忏悔。”加略人犹大在西班牙文化中和威廉·莎士比亚笔下常以红发出现。
文艺复兴时期常将犹太人描述为红发,这两种习俗有些类似,常常将加略人犹大和当代犹太人相贬低。在描绘最后的晚餐中,犹大常常头顶黑洞(其它使徒顶上生辉)来强调他原来的使徒身份。更常见的是坐席上唯独犹大头上暗淡无光。在一些教堂的花窗玻璃上,犹大也常常头顶黑洞,如约维尔施洗圣约翰教堂的一块玻璃窗。犹大在西方文化中成为叛徒原型,几乎所有文学都提及受难故事。西门彼得西满伯多禄公函①②安得烈安德肋西庇太的儿子雅各载伯德的儿子雅各伯约翰若望福音书?·公函①②③?·启示录?腓力斐理伯巴多罗买巴尔多禄茂马太玛窦福音书多马多默亚勒腓的儿子雅各阿斐尔的儿子雅各伯公函?奋锐党的西门热诚者西满犹大达陡公函?加略人犹大犹达斯依斯加略补选→马提亚玛弟亚
相关
- 宫内窘迫胎儿窘迫(fetal distress),是胎儿宫内缺氧的医学上统称,是一种综合症状。当胎儿的心跳变慢,并且于子宫收缩后保持缓慢,这表示婴儿无法得到足够的氧气。此情况并非罕见,根据医学研究
- Hf4f14 5d2 6s22, 8, 18, 32, 10, 2蒸气压第一:658.5 kJ·mol−1 第二:1440 kJ·mol−1 第三:2250 kJ·mol主条目:铪的同位素.mw-parser-output ruby.zy{text-align:justify;text
- 院士院士(Fellow),近年又译会士,在汉语中通常指代表一个国家最高水平和世界领先水平的的科技顶尖人物、最高学术权威。院士多为具有崇高学术机构透过内部评选而出任的荣誉终身职务。
- 远程弹道导弹远程弹道导弹(英语:intermediate-range ballistic missile,缩写:IRBM)是将弹道导弹依射程进行分类时的一个子类。通常它的范围被限定为地对地导弹。国际上对此没有一个完全统一的
- 谱名谱名,特指一个人在族谱上登记的姓名。“谱名”代表宗族地位与辈份,须依照宗族的惯例取名,谱名的一个字大多会由族谱规定。即所谓“字辈”。谱名与本名意义不同,很多人另有本名。
- 亚琛主教座堂亚琛主教座堂(德语:Aachener Dom)是位于德国亚琛并由许多不同时期基督教建筑艺术组合而成的主教座堂。其最早及最中心的部分,建成于805年,为查理大帝的国王行宫,建筑物31米高,直径
- 大脑镰大脑镰(英语:falx cerebri),为硬膜的一部分,以其形状状似镰刀而得名。为硬膜上一拱形部分,深入大脑半球中央纵裂中,分隔大脑左右半球。大脑镰到了额骨处(腹侧)会变得较薄,与鸡冠突(英语
- 胶卷胶片,是一种制成影像物料。现今广泛应用的胶片是将卤化银涂抹在聚乙酸酯片基上,此种胶片为软性,卷成整卷方便使用,所以又称胶卷,当有光线照射到卤化银上时,卤化银转变为黑色的银,经
- 陈中伟陈中伟(1929年-2004年3月23日)是一位中国骨科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有“断肢再植之父”之称。1929年出生于浙江宁波,1954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学院医疗系。大
- 王彦章王彦章(863年-923年11月15日),字贤明或子明,为中国五代十国时期后梁的重要将领。根据历史记载及传说,王彦章以骁勇善战及忠于后梁政权著称。在后梁灭亡时,被夏鲁奇俘虏,因不肯降于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