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灵 (闪电)
✍ dations ◷ 2025-04-25 10:03:49 #精灵 (闪电)
精灵(英语:Sprites)是一种发生在积雨云以上的大范围放电现象,由雷暴云和地面之间的正地闪所致。精灵发橙红色光,会在夜空中以各种形状闪烁地出现。精灵在对流层以上海拔约50至90公里处形成,往往成群出现。有关精灵的报告可以追溯至1886年以前,但要直到1989年7月6日,明尼苏达大学的科学家才首次拍摄到精灵的照片。至今人们已拍摄到数以万计的精灵照片或影片。精灵不应与闪电混淆,因为精灵是一种冷等离子体现象,缺乏闪电的高温。事实上,相比闪电,组成精灵的等离子体更接近于荧光灯内的放电物质。早在1730年,就有记载雷暴雨以上的短暂发光现象的间接证据。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查尔斯·汤姆森·里斯·威尔逊曾在1925年提出,根据理论,上层大气可以发生电击穿现象。1956年,他目睹了一次很有可能是精灵的现象。1989年7月6日,明尼苏达大学的科学家用低光摄影机,偶然地拍到了精灵的第一张照片。由于这种现象难以捕捉、转瞬即逝,所以人们在不久后便开始称之为“精灵”。自1989年起,人们已从地面、飞机和太空拍摄到数以万计的精灵。有记录的精灵出现地点有:北美洲、中美洲、南美洲、欧洲、非洲中部(扎伊尔)、澳洲、日本海及亚洲等。一般相信,大规模雷暴系统中都会出现精灵。利用超高速相机和图像增强器,可分辨出精灵的形状。精灵可根据形状可分为三类:精灵的上部分呈橙红色,下方悬挂着蓝色的卷须状物,在出现前可能先有红色的晕。精灵是由下方雷暴云和地面之间产生的正地闪所引致的,出现时间在几个毫秒左右,比平流层底部放电现象更长。精灵一般在两个以上成群出现,跨越海拔50至90公里的区间,上下皆有长长的延伸物。从每秒1万帧的高速相机所拍摄到的精灵照片可见,精灵实际上是由一团直径几十米的等离子球所组成,它们在大约海拔80公里处形成,再以光速10%的速度向下移动,几毫秒后又有另一组等离子球向上移动。精灵与下方的正地闪之间的横向距离可达50公里,延时约几毫秒,在罕见情况下可达100毫秒。从地球拍摄精灵需有特殊条件:在大型雷暴系统的150至500公里以外需有毫无阻挡的视线,云和地面间必须出现正地闪,拍摄器材要对红光十分敏感,且夜空必须漆黑无光。精灵出现之前约1毫秒,有时会先短暂出现晕的现象。晕呈圆盘形,宽50公里,厚10公里,中心点位于下方闪电之上的70公里处。其物理原理和精灵一样,但由于电解程度太弱,无法产生高速流动的物质。由于外观和持续时间相近,所以晕有时会和中高层大气极低频率辐射放电现象(又称淘气精灵)混淆。2000年在斯坦福大学进行的研究指出,精灵晕往往会和普通闪电(负地闪)一起出现,并不像含柱状结构的精灵那样罕见。2004年东北大学科学家所做的研究发现,精灵出现的同时也会发生甚低频发光现象,这意味着云以内的放电也可以产生精灵。一些发生在雷暴云以上别无解释的高空飞行器意外,有可能是精灵所致。例如,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在1989年6月6日从德克萨斯州帕勒斯坦释放的一只平流层气球在飞过格雷厄姆(英语:Graham, Texas)一个雷暴上空时,于海拔37公里处不受控制地卸下了载荷。数月后的调查结果认为,从云层向上走的“一道闪电”是此次事故的起因。不过,人们事后才把起因归咎于精灵,因为“精灵”一词在事故当时还没有开始使用。
相关
- 曼德语族曼德语族(Mande languages,又译曼迪语族)是曼德人所讲的语言的分类,是与尼日尔-刚果语系比较疏离的一个支系,包含十多种语言,流行于西非各国,包括有:冈比亚、科特迪瓦、布基纳法索、
- 标准状态标准状态(standard state),简称标状态,是一种为了方便计算体系性质的参考态。常见的体系有:纯物质、混合物或溶液。虽然 IUPAC 推荐了一套通用的标准状态, 但原则上,标准状态可以任
- 华纳·冯·布朗name = 'Transport', description = '交通', content = {{ type = 'text', text = [[]] }, { type = 'item', original = 'articulated bus', rule = 'zh-cn:铰接客车;zh-tw
- 蜱螨亚纲以及text蜱螨亚纲(Acari)是节肢动物蛛形纲下的一个分类元,原为蜱螨目(Acarina),现时升格成为一个亚纲。本分类元有30,000左右的物种,包括了蜱、螨、盲蛛、疥瞒、恙螨、寄螨等物种
- 拉美西斯三世拉美西斯三世(Ramesses III,公元前1219年—约公元前1155年4月)是古埃及第二十王朝第二位法老,在位32年。其木乃伊已被发现,现藏开罗博物馆。拉美西斯三世改编军队,使用外族雇佣兵,
- 气候变化大气物理学 大气力学(英语:Synoptic scale meteorology)天气 (分类) · (主题)气候 (分类) 气候变化 (分类)气候变化是指气候在一段时间内的波动变化,一段时间也可能是指几十年
- 身体抽蓄惊厥(英语:Convulsion),亦称惊风,在医学上指肌肉突然紧张、松弛而导致身体失控颤抖的状况。因为症状与癫痫发作相似而被混淆,但并不是所有的癫痫发作都会导致惊厥。和西医所指的广
- 甘素甘素是一种人工甜味剂,它比糖甜250倍,于1884年被Joseph Berlinerbau发现 。它在被发现的7年后开始大量制造。和糖精相比,它有一个优势:它不会在舌根留下一个苦味。然而,虽然它只
- β-谷固醇β-谷固醇(英语:β-Sitosterol,24β-乙基胆固醇,简称为谷固醇)是化学结构与胆固醇相似的多种植物固醇中的一种。β-谷固醇是具有特异气味的白色蜡状粉末,不溶于水而溶于乙醇。
- 呢绒呢绒是毛织品的统称。其中,呢子是一种较厚较密的毛织品,多用来做制服、大衣等冬装。“绒布”泛指表面有一层细毛的布料,例如灯芯绒、抓毛绒、天鹅绒、法兰绒、长毛绒等。呢(法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