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和泰(Alexander von Staël-Holstein,1877年-1937年),波罗的海德国人,俄国男爵,汉学家、梵语学者。后寓居中国燕京,任教于北京大学,著名学者陈寅恪与胡适都曾跟从钢和泰学习梵文。
出生于爱沙尼亚贵族家庭:父亲奥古斯都·冯·钢和泰男爵,与杰曼·德·斯戴尔有亲戚关系;母亲卡特琳娜·冯·德尔帕荷伦。少年即学习德语和法语。1886年被送到爱沙尼亚小镇派尔努的高级文科中学读书。
1896年到柏林大学师从韦伯和葛尔德纳,学习梵文和波斯祆教古经。1897年继承爵位,任圣彼得堡大学助理梵文教授。1917年帝俄被推翻之后,流亡中国。
1918年至1929年期间曾任教北京大学,寓居东交民巷,精通梵文、藏文,能熟练运用梵文、藏文和汉文研究《大宝积经》。1923年胡适翻译钢氏著《音译梵书与中国古音》一文,发表在《国学季刊》。1926年出版《大宝积经大迦叶品梵藏汉六种合刊》,引起国际印度学界的瞩目。陈寅恪在清华大学任教时,每逢星期六的上午,要进城到东郊民巷与钢和泰学习梵文。陈寅恪称其:“学问不博,然而甚精”。1928年,前往剑桥大学,同年,被聘为哈佛中国语言文学访问讲师。1929年9月就任中亚语文学教授(Professor of Central Asian Philology),同年返回北平。与奥尔嘉·冯·格瑞夫结婚。1936年夏曾访问日本,因健康恶化返回北平。
1937年2月因病就医,血压高达三百二十度,3月16日去世于德国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