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斐仪派

✍ dations ◷ 2025-08-13 00:23:50 #沙斐仪派
沙斐仪派(阿拉伯语:شافعي‎,拉丁化Šāfiʿī ;英语:Shafi'i),又译作沙菲仪派、沙菲耶派,是逊尼派伊斯兰四大教法学中的一大派别,由阿拉伯学者穆罕默德·本·伊德里斯·沙斐仪于公元9世纪初创立。另外三大学派是哈乃斐派、罕百里派和马立克派。在早期的伊斯兰教中,沙斐仪派是伊斯兰教法学中遵循者最多的一派。然而随着奥斯曼帝国的扩张,在部分穆斯林聚居区,其主导地位被哈乃斐派取代。沙斐仪学派规定了五个权威的教法来源。按照等级划分的顺序,首先依靠的是古兰经,其次是圣训;当古兰经和圣训解释模棱两可时,沙斐仪学派则从“公议”(先知穆罕默德同伴们的一致意见)中寻求教法指导; 如果没有一致意见,则依据“伊智提哈德”(穆罕默德同伴的个人意见);最后再依靠类比。沙斐仪学派否认“伊斯提哈桑”(又译“优选”,在有更强的证据时放弃以前判例作出的新裁决)和“伊斯提斯拉赫”(又译“公益”,在公共利益基础上进行的判决)这两个原则的权威性,尽管他们被其他教法学派承认。“优选”和“公益”这两个原则没有古兰经或圣训的原文作为基础,只是伊斯兰教法学家们为了推广伊斯兰教的所作的理解。沙斐仪学派认为这两个原则是依靠的是人类的意见,可能产生腐败现象或会随着政治环境发生改变,因此拒绝承认其作为法学来源。穆斯林世界中,沙斐仪学派主要通行于下述地区:不同穆斯林社区实行伊斯兰教法的严格程度有所差异,部分社区只实行教法的部分方面,如婚姻、继承等。下述为沙斐仪派伊斯兰教法的观点。伊斯兰教法学的各个学派都认为叛教是一种罪行。沙斐仪学派对于叛教者首先给予三天的时间等待其悔改,若拒不悔改,传统的惩罚措施是处以死刑,无论是男性或女性。另外叛教者还要负民事责任,其财产要被没收并分发给穆斯林亲属,其婚姻宣布无效,子女交由国家监护。沙斐仪派认为亵渎是指侮辱或贬低安拉、穆罕默德或与伊斯兰教相关其他事物的行为,而亵渎和叛教是两种罪名。对于亵渎者,沙斐仪学派也给予悔改的机会,拒不悔改者传统上处以死刑,无论男性或女性。对于通奸或同性恋等伊斯兰教所禁止的性行为,沙斐仪学派认为应当处以石刑。如果被指控者未婚,则可改为公开鞭刑。沙斐仪学派认可自我陈述、四个男性目击证人的证词(不接受女性的证词)以及怀孕(有时会有争议)为非法性行为的证据。与其他学派不同,沙斐仪学派没有规定结婚时穆斯林男方家庭必须付给女方的彩礼金额的最低值。

相关

  • 北美北美地区(英语:Northern America;西班牙语:Norteamérica;法语:L'Amerique septentrionale)为地缘政治地理学的概念,指的是美洲的北部地区,以文化区分法又称盎格鲁美洲,属于北美洲大陆
  • 保养品医学美容保养品(cosmeceutical)是指介于化妆品(cosmetic)、美容品与药品(pharmaceutical)之间,能够调整肤况却不会改变生理结构的产品,由于有临床实验数据与医学期刊发表论文作为研
  • 自我伤害自我伤害(英语:Self-harm),又称自残(self-injury),是指有意且直接地伤害身体组织的行为,当事人一般没有自杀的意图。较近期的文献多会使用以上两者去取代较不中立的“自残”,特别是《
  • 素问《素问》,是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著作,约成书于战国时期。释名:“素者,本也;问者,黄帝问于岐伯也。”《素问》记载了黄帝与岐伯的对话,以黄帝问而岐伯答的形式记载,褚征在《褚氏遗书》
  • 华氏华氏温标是一种温标,符号为℉。华氏温标的定义是:在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为32℉,水的沸点为212℉,中间有180等分,每等分为华氏1度。根据德国科学家华伦海特于1724年所写的一篇期
  • 梅酒梅酒是日本酒类的一种,主要成分包括梅、糖和烧酒。梅酒一般酒精含量约为10-15%,味带酸甜,故亦为一些不嗜酒的人士所爱。日本餐馆提供不同口味的梅酒,也使用梅酒制作鸡尾酒。梅酒
  • Pers.克里斯蒂安·亨德里克·珀森(Christiaan Hendrik Persoon,1761年2月1日-1836年11月16日)为真菌分类学家。
  • 冯煦冯煦(1842年-1927年),字梦华,号蒿庵,江苏金坛五叶人,晚清官员、诗词家。出生于道光二十二年,幼年丧父,寄居宝应外公家。光绪三年在金陵书局校书。光绪八年(1882年)中举人,十二年(1886年)中
  • 第四共和国第四共和国,是1972年至1980年间统治大韩民国的政府。时任韩国总统朴正熙1971年第三度当选总统后,于1972年再次发动军事政变解散国会,实行“维新宪法”,建立“第四共和国”,总统以
  • 天皇制国家主义日本法西斯主义,是指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军事独裁主义的意识形态及政治体制。学术界对于日本在此时期是否属于法西斯主义看法两极,并无共识。二战前多数西方学者与二战后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