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利·维瑟尔

✍ dations ◷ 2025-08-10 16:09:21 #1928年出生,2016年逝世,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美国诺贝尔奖获得者,犹太诺贝尔奖获得者,罗马尼亚犹太人,匈牙利犹太裔美国人,人权活动家,美国作家,犹太作家,

埃利瑟·“埃利”·维瑟尔(Eliezer "Elie" Wiesel,1928年9月30日-2016年7月2日),是一位作家、教师、活跃政治家、诺贝尔奖得主与犹太人大屠杀的幸存者。第一本作品《夜》描述他一家人在纳粹集中营的遭遇,影响力和《安妮日记》齐名。诺贝尔奖委员会赞誉他是“人性的使者”、“充斥种族歧视世界中的重要精神领袖”,维瑟尔领奖时致辞“不管世上何时何地有人类受苦受辱,一定要选边站。保持中立只会助长压迫者,而不是受害者。” 奥巴马称他是“本世代人类的道德之声,也是全球的良知。”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说“他是黑暗中的一道光,永远相信人类良善面。”

以色列犹太人大屠杀纪念馆2016年7月2日证实,维瑟尔逝世,享寿87岁。

1928年出生于锡盖特(现于罗马尼亚境内),他与家人在二次大战中被关押到纳粹德国奥斯威辛集中营,他的母亲、妹妹死于集中营毒气室,父亲在布亨瓦德集中营死于痢疾。美军1945年进入集中营,营救受害者,维瑟尔当年17岁。战后他和幸存的2位姐姐于法国团聚,他曾住在法国孤儿院,后毕业于巴黎索邦大学,在犹太报纸担任记者数年。。

1963年成为美国公民,与妻子马丽雍.维瑟尔(Marion Wiesel)住在康乃狄克州。他曾于1980到1986年任美国大屠杀纪念委员会主席,1985年获美国总统雷根颁发国会金质勋章,1992年获老布希总统授予总统自由勋章。曾任安德鲁.美隆人文科讲座教授,被授予最高荣誉的“校级教授”资格。

维瑟尔于1986年获颁诺贝尔和平奖,挪威诺贝尔委员会誉他为“人类的使者”,指出他经过种种艰难而产生的词句,有着“他对于希特勒的死亡集中营内一切耻辱及对人道彻底藐视的个人经历”,以及他“对和平之业的实践与奋斗”,维瑟尔已向人类交递了“和平、赎罪与人性尊严”的有力启示。

他着有57本著作,其中最具名的,是记述他在大屠杀期间与被监禁于数个集中营的经历的自传、第一本著作《夜》。他在其他领域的作品也为文学与宗教学贡献良多,并记录了他自身对犹太灵性的阐述。

美国前总统小布希在其自传《抉择时刻》中表示,维瑟尔对他说:“总统先生,你有责任对邪恶采取行动。”布希在书中指出,维瑟尔激动的将海珊比作如同纳粹般残暴。

他创设的基金会曾发起联署,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释放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刘晓波,外界常引用他的名言来讨论六四事件。


相关

  • 外切酶外切酶,或核酸外切酶(英语:exonucleases)可以是单独存在的酶,或是大型酶复合物的一部分。此类酵素能将聚核苷酸链分解成核苷酸。作用方式是将3'或5'端上的磷酸酯键水解。脂酶(胆盐
  • Mgsub2/subSi硅化镁(Magnesium silicide),化学式为Mg2Si,是镁元素和硅元素组成的一种无机化合物。硅化镁是青色或浅紫色的粉末。二氧化硅(SiO2)和镁单质按物质的量之比为1:2一起加热会形成氧
  • 奈加代文化坐标:25°54′N 32°43′E / 25.900°N 32.717°E / 25.900; 32.717奈加代(英语:Naqada),或译涅伽达,是上埃及地名,位于尼罗河西岸,为埃及史前新石器时代重要的遗址以及前王朝时期(约
  • 甲基丙二酰辅酶A甲基丙二酸单酰辅酶A (或简称甲基丙二酰辅酶A)是由辅酶A与甲基丙二酸通过硫酯键结合的重要代谢中间产物,参与许多生物合成与分解反应。丙酰辅酶A由丙酰辅酶A羧化酶羧化为甲基丙
  • 中等有棘神经元中型多棘神经元(英语:Medium spiny neurons,简称MSNs),也称纹状体棘状突起投射神经元(英语:spiny projection neurons,简称SPNs)是一种特殊的丙胺基丁酸神经元(英语:GABAergic)抑制性(英
  • 艾米·阿克艾米·露易丝·阿克(英语:Amy Louise Acker,1976年12月5日-),是一位美国演员。她曾饰演美国电视系列剧《夜行天使》中的维妮弗列·勃克尔(Winifred Burkle)及伊莉里亚(Illyria)与《双
  • Mk 2手榴弹Mk 2手榴弹(或写作Mk II)是一种反人员破片手榴弹,美军于1918年导入,用以取代Mk 1手榴弹,在二战、韩战至越战中所使用。由于外型相似凤梨又名凤梨手榴弹或“菠萝”,因保险片的形状
  • 乔治梅森大学乔治梅森大学(英语:George Mason University,简称Mason),是一间主校区位于美国弗吉尼亚州费尔法克斯的公立研究型大学,此外在州内还有三个分校区。该大学创建于1949年,当时是弗吉尼
  • 银杏科银杏科(学名:Ginkgoaceae)是裸子植物的一科,落叶乔木。银杏科出现于中生代侏罗纪时期,曾包含多个属,侏罗纪及白垩纪分布广泛,白垩纪后逐渐衰落。第四纪冰河时期后仅存一属一种——
  • 二苯基镁二苯基镁是一种金属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Mg(C6H5)2,它在标准状况下是无色固体。它可由镁和二苯基汞反应得到。它和二甲基镁有如下可逆反应:而和氯化镁之间的可逆反应,在乙醚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