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罪

✍ dations ◷ 2025-04-03 15:30:37 #原罪
原罪,或称原罪论,是部分基督教具基本教义派的神学家提倡的神学理论,其他的亚伯拉罕宗教如犹太教与回教则无原罪一说。原罪的定义上一般而言是指希伯来圣经记载的第一个男人亚当和第一个女人夏娃在伊甸园尝禁果后,犯了“罪”而被迫离开伊甸园,但亦为人类文明及开始通过性爱而繁衍后代的起点。大部分犹太教的宗派不相信人有原罪(除了少部分犹太教正统派),但是相信祖先的罪恶会对后世的人造成影响。如原祖亚当(《希伯来圣经》记载的第一个男人)和夏娃(希伯来圣经记载的第一个女人)犯罪导致世人有了必死的命运,金牛犊偶像崇拜的罪过在人类每一代都留下痕迹。托拉也如此写道:“不可跪拜那些像,也不可事奉它们,因为我耶和华-你的上帝是忌邪的上帝。恨我的,我必惩罚他们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但同时犹太教相信人出生时便带着罪恶的冲动,直到十三岁时善的冲动才降临到人的身上。部分新教神学家认为,人是有原罪和罪性的,原罪的存在将人类和上帝隔绝,使人类终生受苦,不得解脱。《圣经》里虽没有出现过原罪或原罪论等字眼。但《圣经》对原罪这个概念有清楚的表达。所以,人自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有罪性,这种罪性是无法消除的,而且是一代传给一代,永无停止,这就是“原罪”。而“原罪”的由来是来自人类的祖先,亚当和夏娃。要得到救赎,只有靠耶稣基督,相信耶稣基督为救主和上帝的儿子。对于“原罪”,不同基督教学派对这段《圣经》记载有不同的理解,对“原罪”也有不同的理解。反对原罪论的基督徒却认为原罪对人是不公平的,特别是从未听过上帝和基督教信仰的人,但上帝却是公平的,所以不可能会有原罪出现。东正教认为,人的原罪是人在世界上处境之启示。按《旧约》记述,亚当和夏娃受造于天主之时,除具有人性,还分享天主的超性(supernatural),能直接与天主沟通。生活在乐园中无忧无愁。后来亚当和夏娃背叛天主,失去乐园,失去与天主共融的幸福,也造成后来人类普遍与天主隔离之处境,失落了超性,也就是“原罪”。人们生来就缺少超性生命,与后天的罪过不同。后天的罪过可因教化而受到纠正。原罪,是先天的,丧失的是超性生命,失去人生的终向,必须由天主的主动赦免。这就是圣子耶稣基督(东正教称:伊伊稣斯·合利斯托斯)降世,救赎人类的道理。凡信基督,接受洗礼的人,就是重新与天主和好,得享永生永福。另外,正教会对于罪恶的观念不同于西方教会,认为罪恶不是一条条被记录下来的债务,而是如同灵魂上的疾病,而基督如同医生一样医治人类,而不是如同债主一样勾销债务人的欠账。马丁路德清楚指出原罪是从人堕落开始已经破坏了人的本质,在路德宗认信条文—《协同书》中《奥斯堡信条》第二条清楚阐述了路德宗对原罪的理解。我们的教会还教导: 亚当堕落后,人是在罪中成孕而生的。即人在母胎里,便充满了各种世俗欲念,照本性既不能敬畏,也不能信赖上帝。这生就的疾患和遗传的罪恶确实是一种罪孽。这罪使一切不借着洗礼和圣灵重生的人,处于神的永怒之下,并受永死。 我们教会反对伯拉纠派(Pelagians)和一切类似的教派,因为他们否认原罪,并主张人借着本性的力量和理性的指导,就能在神面前称义。若是这样,基督的受难与荣耀的功勋,就受辱,就遭埋没。对于路德宗信徒而言,明白原罪这个教义有助于明白幼儿洗礼的重要性。因为原罪改变了所有人包括婴孩在内的本质(人的本性既不能敬畏,也不能信赖上帝),所以所有人必须因信靠耶稣基督为救主才能与上帝和好并且得救,即因信称义,而洗礼是其中一个方法让上帝创造并坚固信心,因此婴孩也有洗礼的需要。伊斯兰教不认为人类有所谓的“原罪”,穆斯林认为人类的始祖阿丹(亚当)和好娃(夏娃)违背阿拉的旨意食用禁果并不是“罪”(只是犯错误),而且在他们向安拉悔过后,安拉已经原谅了他们。“然后,阿丹奉到从主降示的几件诫命,主就恕宥了他。主确是至宥的,确是至慈的。

相关

  • 淋巴结淋巴结(lymph node)是淋巴系统的一部分(以往亦称做淋巴腺,但其并没有分泌物质的功能,故称为“腺”并不对),作用类似过滤器,内部蜂窝状的结构聚集了淋巴球,能够将病毒与细菌摧毁,当身体
  • 阿尔卑斯山阿尔卑斯山(德语:Alpen;意大利语:Alpi;斯洛文尼亚语:Alpe)是欧洲最高及横跨范围最广的山脉,它覆盖了意大利北部边界、法国东南部、瑞士、列支敦士登、奥地利、德国南部及斯洛文尼亚
  • 二联性精神病二联性精神病(法文:Folie à deux),意思是“二人共享的疯狂”: 形容一个有精神病症状的人,将妄想的信念传送到另一个人。同样的症状可传达至三人,四人,甚至更多。虽然研究文献主要
  • 水解水解是一种化工单元过程,是物质与水反应,利用水形成新的物质的过程。通常是指盐类的水解平衡。无机物在水中分解通常是双分解过程,属于复分解反应。水分子也被分解成氢离子和氢
  • 活性化学中,活性(Activity)即某物质的“有效浓度”,或称为物质的“有效莫尔分率”。此概念由吉尔伯特·牛顿·路易斯首先提出。将理想混合物中组分i的化学势表示式中的莫尔分率(xi)替
  • 白细胞介素-2n/an/an/an/an/an/an/an/an/an/a白细胞介素2 (英语:Interleukin 2,IL-2)是细胞因子中白细胞介素的一种,在免疫系统中起重要作用。它是一种蛋白质,负责调节白细胞(白细胞,通常是淋
  • 嗜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嗜中性白血球低下症(Neutropenia 或 Neutropaenia),亦称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是血液中的一种中性粒细胞(一种白血球细胞)浓度异常低的血液系统疾病,中性粒细胞弥补大多数的循环白血球,
  • 吐根碱吐根碱是一种抗原虫药和呕吐诱导药物,它提取自吐根树,并以其催吐药性而命名。最早对吐根碱的应用是口服提取自吐根或吐根树根的萃取物,这种萃取物中原本以为只包含了一种生物碱
  • 吉隆玻坐标:3°8′N 101°41′E / 3.133°N 101.683°E / 3.133; 101.683吉隆坡(英语和马来语:Kuala Lumpur,简称“KL”,全称“吉隆坡联邦直辖区”)是马来西亚的首都兼最大城市,一座对东
  • 婴儿期反射原始反射(英语:Primitive reflexes),是指一类婴儿(而非神经完整的成年人)能够表现出来的、由中枢神经系统产生的正常生理反射行为,其反应类型能够响应特定的刺激。这些反射会随着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