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科学院

✍ dations ◷ 2025-09-14 05:38:21 #法国科学院

法国科学院(法语:Académie des sciences)是法兰西学会下属的五个学院之一。它集中了最出色的法国科学家和与法国有联系的外国科学家,法国科学院不设研究机构。

法国科学院的创建归功于让-巴普蒂斯特·柯尔贝尔。他选择了一批学者,从1666年12月22日起定期在皇家图书馆里开会。1699年1月20日路易十四正式给科学院制定章程,时称皇家科学院(Académie royale des sciences)。

17世纪初,巴黎学界出现了许多个人自由组织起来的非正式的各种学术性圈子或学会,其中比较著名的是修道士梅森的小组,他们在梅森的修道室定期聚会,并且同当时学界的著名人物,如笛卡尔、伽桑狄、费马、帕斯卡等,保持通信联系。梅森去世后,聚会经常在时任国务会议参事的蒙特摩(Henri Louis Habert de Montmor)家里举行。1663年,蒙特摩向路易十四的财政大臣科尔培进言,请求资助科学。1666年,巴黎科学院成立,成员21名,包括几何学家、天文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解剖学家、植物学家和鸟类学家,由国王支付薪俸。巴黎科学院还吸收了外国著名的科学家作为首批院士,例如意大利科学家卡西尼和荷兰科学家惠更斯。

巴黎科学院成立之后,筹建了巴黎天文台,1667年动工,1672年建成。法王批准设立天文台,零度经线经过此处(现在是东经2°20'14.025")就是巴黎子午线。巴黎天文台不仅用来从事天文观测,也是科学院从事其他几乎所有活动的场地,内设会议室、化学实验室,以及存放所有自然史物种标本的空间。巴黎天文台的迅速建成象征了王室对科学的支持,也是科学院实体落成的标志。

在最初的30年里,科学院的活动还没有步入正轨。1699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赐名这个组织为“巴黎皇家科学院”(Académie royale des sciences de Paris),安置在当时的皇宫卢浮宫的图书馆里,并制订了章程。科学院经费由国王提供,56名院士都有津贴,因此科学院也具有皇家常设咨询机构的性质。科学院行政事务由终身秘书掌管,负责分配任务、报告科学院的年度成就、以及撰写逝世院士的颂词等。

法国大革命时期,雅各宾派上台后,巴黎科学院被视为王权的象征,1793年与旧制度下建立的其他科学组织一起全部被解散。1794年,3月孔多塞在狱中自杀,5月拉瓦锡被送上断头台。随后上台的较为温和的热月党人意识到科学的重要性,1795年国民公会将包括巴黎科学院在内的所有曾被取消的文化学术团体组织在一起,成立了“国家科学与艺术学院”(Institut National des Sciences et des Arts),下设科学、道德与政治科学、文学与美术三个学部,院士人数分别是60名、36名和48名。1803年,拿破仑因不满“自由知识分子的沙龙政治”,废除了道德与政治科学部。1816年,复辟的路易十八下令恢复旧制,“国家科学与艺术学院”被改组为“法兰西学院”(Institut de France),取消了各个学部,改为5个学院,分别为科学院、伦理和政治科学院、文学院、艺术科学院、铭文与美文学院。

院士按照学部(divisions)和学科(sections)组织。现有两个学部:

另有:科学应用交叉学科。

当代的法国科学院有院士(membres)、外国合作院士(associés étrangers)和通讯院士(membres correspondants)。现有院士240余人,外国合作院士130余人,通讯院士110余人。

相关

  • 网络本体语言网络本体语言(英语:Web Ontology Language,OWL)旨在提供一种可用于描述网络文档和应用之中所固有的那些类及其之间关系的语言。OWL网络本体语言当前已经获得万维网联盟认可的,用
  • 心部心部,为汉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六十一个(四划的则为第一个)。繁体和简体中文中,心部归于四划部首。心部通常从下、左方均可为部字,且无其他部首可用时,归为
  • 禾草禾草,俗称草,是单子叶植物。它们包括“真草”(禾本科,Gramineae)的植物家族成员,以及莎草(Cyperaceae)和灯芯草(Juncaceae)。“真草”,包括谷物、竹子和草坪的草(turf)。莎草包括许多野生
  • 赫兰特·丁克赫兰特·丁克(亚美尼亚语:Հրանդ Տինք,拉丁化:Hrant Dink,1954年9月15日-2007年1月19日)是土耳其的亚美尼亚裔编辑、记者和专栏作家。他创办了在土耳其出版的报章《犁沟报
  • 韦斯莱家族韦斯莱家族(Weasley family)是英国小说《哈利·波特》当中的一个巫师家族,其中的成员罗恩·韦斯莱是哈利的好友。韦斯莱家族是魔法世界少数仅存的纯种家族之一,而纯种家族多半相
  • 重视理解的课程设计重视理解的课程设计(又译“解决问题的学习”,英语:Understanding by Design,UbD)由Grant Wiggins以及Jay McTighe两位美国教育家于1998年开始推广,这个理论期盼课程能够以学习者为
  • 霍安·卡多纳·门德斯霍安·卡多纳·门德斯(西班牙语:Joan Cardona Méndez,1998年5月27日-),西班牙男子帆船运动员。他曾代表西班牙参加2020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帆船比赛,获得男子芬兰级铜牌。
  • 密迹金刚密迹金刚(梵语:Guhyapada),为汉传佛教的二十诸天与二十四诸天的护法神之一,为天界现愤怒相、持金刚杵之夜叉,职责为拥护佛法、降伏外道及鬼神,又称密迹、夜叉王、秘密主、金刚手、密迹士、金刚密迹、密迹力士、金刚力士、金刚手秘密主,与那罗延天并称为仁王,常安奉于佛寺门口。 密迹金刚为名叫密迹的金刚力士,是欲界天中的夜叉神,现忿怒相,手持金刚杵,职责是拥护佛法、降伏外道,以及降伏鬼神。有说居住在旷野城中,亦有说居于须弥山顶四角山峰。祂的位阶低于帝释天与毗沙门天,手下率领有五百名金刚力士,他们也被统称为密迹
  • 小南城隍庙小南城隍庙,俗称小城隍庙,是位于台南市中西区开山路的城隍庙,该庙最特殊的是主祀鸭母王朱一贵。位于台湾府城小南门附近。同治年间建立。光绪年间,方马德重修此庙。日治初期(二十世纪初),方马德再予以重修。1976年增盖铁皮屋顶。1983年,整顿道路拆毁旧庙,庙内众神移至现今开山路供奉,于1994年新庙落成。奉祀大城隍公杜义招、二城隍公朱一贵、三城隍公雷域辉等神明。庙方人员表示玉皇上帝将朱一贵敕封为“台南州城隍绥靖侯”。
  • 伦巴第带伦巴第带(Lombard band),又译为伦巴第装饰带,是一种装饰性的盲拱,多为外部装饰,常用于罗曼式时期与哥特式时期的建筑上。在法语中伦巴第带则是指半突出的方柱。伦巴第带据说最初是从在11世纪初期的第一罗曼式时期中开始被使用的。在当时,伦巴第带是在伦巴第、阿拉贡与加泰罗尼亚最普遍的外观建筑装饰基调。在拉韦纳这里像是普拉契狄亚陵寝(Mausoleum of Galla Placidia)等早期基督教建筑上的拱被认为是伦巴第带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