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力

✍ dations ◷ 2025-05-16 22:32:25 #生产力
生产力(英语:productive forces,德语:Produktivkraft)是人对自然的关系,是改造自然和影响自然并使之适应社会需要的客观物质力量。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概念。通常认为,生产力有三要素:劳动力、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力,或劳动能力,是“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劳动资料也称劳动手段,是劳动过程中所运用的物质资料或物质条件。劳动对象即劳动过程中所能加工的一切对象,包括自然物和加工过的原材料。孙冶方1980年发表的《什么是生产力以及关于生产力定义问题的几个争论》认为,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十五年,对生产力问题有三次争论:至今,“三要素论”已占主导地位,而其他问题尚无主流共识。

相关

  • 唯物主义唯物论(英语:materialism),哲学理论,认为世界的基本成分为物质,所有的事物 (包含心灵及意识) 都是物质交互作用的结果。物质形式与过程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持着“只有事实上
  • 海蛇海蛇亚科(学名:Hydrophiinae)包括所有终生生活于海水中的蛇,属于蛇亚目,由远古眼镜蛇进化而来,本科有15属、约50种。在新的分类法中,海蛇亚科被归类于眼镜蛇科之下。海蛇亚科下的蛇
  • 右心室右心室是人类心脏四个心室之一,而四心室则包括两个心房和两个心室。右心室会接收由右心房带来的缺氧血,并把缺氧血运送到肺动脉。右心室有出入二口,入口即右心房出口,其边缘附有
  • 基质细胞基质细胞或基底层细胞可以是任何器官(比如子宫粘膜(子宫内膜)、前列腺、骨髓和卵巢)的结缔组织,它支持那个器官实质细胞的功能。成纤维细胞、免疫细胞、周细胞、内皮细胞和炎症细
  • 里见弴里见弴(日语:里見とん,1888年7月14日-1983年1月21日。“弴”,拼音:diāo,注音:ㄉㄧㄠ),本名山内 英夫(やまのうち ひでお),日本小说家,有岛武郎的弟弟,东京帝国大学肄业。白桦派代表人物。
  • 导引导引是一项以肢体运动为主,配合呼吸吐纳的养生方式,源于上古的舞蹈动作。春秋战国时期,导引术获得长足的发展,出现了“熊经”、“鸟伸”等术势。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导引图》的
  • 恋袜恋袜指对于袜子(包括短袜、中统袜、长袜、膝上袜、大腿袜、裤袜、学生袜、运动袜、丝袜、船袜及泡泡袜等)的实物,以及在印刷品或者电子媒体上出现的袜子图像有特殊迷恋的恋物行
  • 玉山玉山,泛指玉山主峰,位于台湾嘉义县阿里山乡中山村、南投县信义乡东埔村与高雄市桃源区梅山里交界处,海拔3,952.43±0.045米,为台湾最高峰,百岳之首。布农族称其为 Saviah/Savih、
  • 天龙国天龙人,是台湾的网络流行用语,来自日本漫画《航海王》一特权阶级的名称,意思是台湾的政商权贵与设籍、长期或永久定居台北市且不知人间疾苦的一般民众。根据《航海王》记载,天龙
  • 骷髅骷髅或者髑髅、骸骨是已死的动物或人腐化或被吃剩的骨头,经常是死的象征,常被化身为死神或鬼的形像,也被当作材料,制成骨器。骨头常是坚硬的象征,也是人有气节的具体拟物化即“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