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力学循环
✍ dations ◷ 2025-07-19 06:26:35 #热力学循环
热力学循环(英语:thermodynamical cycle)是一系列传递热量并做功的热力学过程组成的集合,通过压强、温度等状态变量的变化,最终使热力学系统回到初始状态。状态量只依赖于热力学状态,沿热力学循环路径对此类物理量的路径积分结果为零;而像热量和功这样的过程量与循环过程有关,路径积分不为零。热力学第一定律指出在一个循环中输入的净热量总等于输出的净功。过程可重复的特性使得系统能够被连续操作,从而热力学循环是热力学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在实际应用中,热力学循环经常被看作是一个准静态过程并被当作实际热机和热泵的工作模型。在P-V图上热力学循环可表示为一个闭合曲线,P-V图的Y轴表示压强,X轴表示体积,则闭合曲线所包围的面积等于过程所做的功
W
{displaystyle W,}
:这个功在数值上等于传入系统的热量
Q
{displaystyle Q,}
:方程(2)的表达式显示热力学循环类似于一个等温过程,不过在循环过程中系统的内能是变化的,只是当每一次循环结束时系统内能会回到初始值。如果循环过程在P-V图上是沿顺时针方向进行的,这个循环代表着一个热机,此时的输出功是正值;如果是沿逆时针方向进行的,则它代表这一个热泵,此时的输出功是负值。两种主要的热力学循环类型是热机循环和热泵循环。热机循环将输入的部分热量转化为输出的机械功,而热泵循环通过输入的机械功将热量从低温传向高温。完全由准静态过程组成的循环能够通过控制过程的流向来作为热机或热泵循环使用。在P-V图或温熵图上,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分别代表着热机和热泵循环。热机循环是热机工作的基本原理,这种循环方式为当前世界上大部分的发电站提供能量来源,也为几乎所有的机动车提供动力。热机循环按照它们所采用的热机模型可进一步分类,内燃机中最常见的热机循环是奥托循环(常称做四冲程循环),柴油机中最常见的是迪塞尔循环。外燃机中使用的循环方式还包括采用燃气轮机方式工作的布雷顿循环,以及采用汽轮机方式工作的兰金循环。这里在P-V图上举例说明如何计算一个由四个热力学过程构成的热机循环所做的机械功:在过程4->1以及2->3中,如果体积没有变化,则方程(3)简化为热泵循环和制冷循环是热泵和冰箱的理论模型。两者的差别在于热泵的用途是保持一块区域的温度而冰箱则是使之降温。最常见的制冷循环是采用制冷剂的相变进行的蒸气压缩循环。吸收制冷循环是另一种循环方式,它不将制冷剂气化,而是将其吸收。气体制冷循环包括逆向布雷顿循环和林德-汉普逊循环。理论上一个热力学循环由三个或多个热力学过程组成(通常为四个),这些过程可以为:典型的热力学循环包括卡诺循环由完全可逆的等熵压缩和膨胀过程,以及伴随有吸热和放热的等温过程组成。卡诺循环的热机效率只依赖于发生热传递的两个热库的热力学温度,对于一个循环周期,卡诺热机的效率为其中
T
L
{displaystyle {T_{L}}}
是循环过程中的最低温度(低温热库的温度),
T
H
{displaystyle {T_{H}}}
是最高温度(高温热库的温度)。对于卡诺制冷循环,热泵的性能系数为对于一个制冷机,性能系数为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出,任何热力学循环设备的效率和性能系数都不可能高于卡诺循环的效率。一个理想热机的循环由下面过程组成:一个奥托循环由下面过程组成:斯特灵循环和奥托循环相似,但绝热过程被替换为等温过程:如果
Z
{displaystyle Z,}
是一个热力学的状态函数,则
Z
{displaystyle Z,}
经过一个热力学循环后保持不变:熵作为一个状态函数,定义为从而有可见对于任意循环过程都有意味着经过一个循环系统的熵增为零。
相关
- 抗 SSA/Ro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抗SSA抗体(也称Anti-Ro,或抗SS-A抗体)是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哈佛大学出版社(英语:Harvard University Press)创建于1913年1月13日,此出版社隶属于哈佛大学,是具有很高学术声誉的出版社。在2005年,此出版社已经出版超过200本书籍。它主要出版
- 强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是作用于强子之间的力,是所知四种宇宙间基本作用力最强的,也是作用距离第二短的(大约在 10-15 m 范围内,比弱相互作用的范围大)。另外三种相互作用分别是引力、电磁力
- GABAsubB/sub受体γ-氨基丁酸β受体(又名GABABR)是代谢型γ-氨基丁酸(GABA)跨膜受体,其通过G蛋白与钾通道连接。在动作电位结束时,钾浓度的变化使细胞超极化。GABAB介导的IPSP的翻转电位为-100mV,其
- 哌替啶哌替啶盐酸盐(Pethidine),别名杜冷丁、度冷丁、唛啶、配西汀、地美露(Demerol)、盐酸哌替啶。为白色、无嗅、结晶状的粉末,能溶于水,一般制成针剂的形式。用作麻醉药。作为人工合成
- 伊凡雷帝伊凡四世·瓦西里耶维奇(俄语:Иван IV Васильевич,1530年8月25日-1584年3月18日),又被称为伊凡雷帝(俄语:Иван Грозный),俄罗斯沙皇国的开创者。留里克王朝
- 隐藻隐藻门是一大类的藻类,大都具有色素体,淡水中常见。细胞大小约为10-50微米,形状扁平,有两个稍微不等长的鞭毛。一个著名特征是有红藻寄生于其细胞中,形成一种内共生关系,并把藻胆
- 二氢乳清酸酶二氢乳清酸酶(英语:Dihydroorotase,EC 3.5.2.3)也称为氨甲酰天冬氨酸脱水酶(英语:carbamoylaspartic dehydrase)又叫作二氢乳清酸酶水解酶(英语:dihydroorotate hydrolase)催化嘧啶生
- 氧化钾氧化钾是由钾和氧组成的无机化合物。它通常以过氧化钾和钾的归中反应制备:或钾还原硝酸钾:氧化钾和水的反应剧烈,会迅速反应为氢氧化钾:它会在空气中潮解。因此它对人体有腐蚀性
- 趋光性趋光性(英语:Phototaxis)是一种生物对光靠近或者远离的趋性。在有趋光性的生物中,拥有正趋光性的会靠近光源,而有负趋光性的会躲避光线的刺激。这样对于植物等自养生物来说十分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