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宗教身份认同

✍ dations ◷ 2025-04-25 01:41:41 #多重宗教身份认同
多重宗教身份认同提出一个人可同时属于多个宗教传统的概念。或许有些区域如亚洲早视此为正常现象,但不少宗教学者已开始讨论在不同宗教传统中,如华人民间信仰、犹太教、基督教、回教等拥有多重宗教身份认同的可能性。在一些宗教如犹太教、基督教和回教,宗教排他主义者多不认同多重宗教身份认同此概念。这与某些国家如中国、日本、韩国、越南、印度、尼泊尔、斯里兰卡正正相反,因为它们在漫长的历史上曾受多种宗教影响。此外,由于在后现代时期中人们可选择众多不同的宗教,令他们多质疑自己的身份,导致难于为自己的身份作定位。因此,学者如凯瑟琳·高乃依、潘彼得、法兰西斯·芳济·克隆尼、杨·霍兰德、阿洛伊修斯·皮尔里斯和德芙卡·普德尼提出每个人可重属多个宗教的可能性。这里所提出的多重宗教身份认同并非主观地认为自己属于某种宗教,而是如高乃依所说,“透过认定自己的宗教传统而倾向认定该宗教所赋予的身份。”因此,多重宗教身份学术讨论的目的是希望借着认识其他宗教、而转化个人对自己宗教的认知。杨.霍兰德指出百份之七十九的日本人介定自己为神道教徒,而百份之七十五会介定自己为佛教徒。此两宗教如此高百份比之原因在于许多日本人同时介定自己为神道教徒及佛教徒,而他们不认为同属多于一个宗教有问题。霍兰德视此现象为分工。他指出这现象能出现于日本,在于日本的宗教没有任何道德制度及通常只理会仪式和宗教常规,此与西方宗教相当不同。因此,日本人可重属多个宗教,而没有社会及道德上的冲突。根据霍兰德的研究,学者尝试研究依附于一个宗教(如基督教)、而同时属于多个宗教的可能性。如德芙卡·普德尼所说,研究多重宗教身份认同能归纳为两种倾向:第一, 潘彼得以高举基督不平衡身份为重心的基督论手法; 第二,法兰西斯.芳济.克隆尼视宗教为分离实体、跨到别宗教作研究的方法论手法。此两种手法概括如下:潘的手法着重不平衡,它描述耶稣为道成肉身的逻各斯及神与人类连系之巅峰。潘尝试反思个人的文化身份及传统,认为多重宗教身份认同是必需的,因为此能让多重宗教实践者视其他宗教修饰他们的信仰。如潘所说,这手法不否定其基督徒的身份,反之,与其他非基督教宗教比较,基督徒才是其主要身份。另外,潘指出多重宗教身份认同并非廿一世纪的新发现,而是早已记载于使徒行传中第一世纪基督徒一个相当普遍的生活模式。潘评论道,失去多重宗教身份认同是一个对犹太教和基督教来说“严重的损失”,因为这是之后恨仇历史的开端,此现象基督教里尤其明显。作为比较神学家,克隆尼谈到当代世界的多元性,尤其是多种宗教百花齐放的景象。他认为我们有必要在多元世界里反思我们的宗教,因为我们“可从其他看到自己,又能在我们当中看到他者。”他着重研究经文及神学文献,以比较基督教与非基督教宗教之异同,从而越界到其他宗教传统,以致研究者能反思自己的神学而重塑其个人身份。克隆尼已研究印度教超过四十年,他认为不同学科的神学及印度教能“相互充实。”使用此手法能让人从他/她自己的传统进入另一领域,再回到自己的传统,从而充实及重整个人的信仰。当不少学者尝试研究多重宗教身份认同及认识其他非自己信奉的宗教,基督教保守派质疑多重宗教身份认同内的包容主义,因为此代表救恩能从基督耶稣以外获得。系统神学家韦利马蒂·卡维里质疑此排斥非基督教宗教的手法,他认为只有神能赐予救恩,而基督徒只是见证此救恩。基督徒只能谦卑地承认救恩属于神,也只能从神而来。另一方面,研究多重宗教身份认同的学者,例如小约翰·B·柯布,视此学说为基督教带来转机、而非威胁:“我不认为多重宗教身份认同是未来主要的宗教方向。最主要的方向将会是转化某一宗教之传统,例如在基督教的情况下,便会是让基督徒们重新认识其他的宗教传统。”柯布认为,不同宗教之对话能减轻基督教与犹太教的张力,以及避免对回教之误会。

相关

  • 不特定的间质性肺炎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Non-specific interstitial pneumonia,简称NSIP)属于一种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症状包含咳嗽、呼吸困难,以及疲倦。目前认为属于一种自体免疫有关,可能为未分化
  • 限制修饰系统限制修饰系统(英语:Restriction modification system)是一种存在于细菌(可能还有其他原核生物),可保护个体免于外来DNA(如噬菌体)的侵入。有些细菌体内含有限制酶,可将双股DNA切断,之
  • 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瑞典语:Nobelpriset i fysiologi eller medicin),通常合称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由诺贝尔基金会管理,该奖项每年颁发一次,用于表彰在生理学或医学领域作出重要发
  • 哥伦布克里斯托弗·哥伦布(西班牙语:Cristóbal Colón;意大利语:Cristoforo Colombo),(1451年-1506年5月20日)探险家、殖民者、航海家,出生于中世纪的热那亚共和国(今意大利西北部)。在西班
  • 呋喃唑酮呋喃唑酮(Furazolidone,曾用名称:痢特灵、硝基呋喃)是一种硝基呋喃类抗生素,可用于治疗细菌和原虫引起的痢疾、肠炎、胃溃疡等胃肠道疾患。呋喃唑酮为广谱抗菌药,对常见的革兰氏阴
  • 变形虫界变形虫门是一类似变形虫的(amoeboid)原生生物。变形虫门的多数物种靠细胞内原生质的流动而移动。伪足类似于手指形状、边缘是钝的,所以称作lobopodia,直译为钝的伪足. 大多数是
  • 感觉感觉(英语:Feeling)是对客观现实个别特性(声音、颜色、气味等)的反应。由来自物质世界的一定刺激直接作用于有机体的一定感觉器官,如光线引起视觉,声波引起听觉;刺激在感官内引起的
  • 钻石尘钻石尘(英语:Diamond dust)是一种能在地面附近观测到的微小冰块。亦作“钻石粉尘”或“钻石星尘”,有的称作“冰晶”。这些小冰块经常出现在逆温时期,热空气与冷空气混合的时候。
  • 水俣公约《关于汞的水俣公约》(简称:《汞公约》英语:the Minamata Convention on Mercury)是一部全面对汞进行规制的国际公约。公约要求缔约国自2020年起,禁止生产及进出口含汞产品。2013
  • 昏迷指数昏迷指数(Coma Scale、CS),是医学上评估病人昏迷程度的指标,现今用的最广的是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lasgow Coma Scale、GCS)。此指数是由格拉斯哥大学的两位神经外科教授Graham Te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