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宣言

✍ dations ◷ 2025-11-15 00:23:08 #解放宣言
《解放奴隶宣言》(英语:The Emancipation Proclamation)是份由美国总统亚伯拉罕·林肯于1863年1月1日公布的宣言,其主张所有美利坚邦联叛乱下的领土之黑奴应享有自由,然而未脱离联邦的边境州,以及联邦掌控下的诸州依然可以使用奴隶。此宣言仅立即解放少部分奴隶,但实质上强化联邦军掌控邦联的领土后这些黑奴自由的权威性,并为最终废除全美奴隶制度预先铺路。南北战争爆发后,相当多的黑奴自愿为自身自由而协助联邦作战,但对如何处理占领地黑奴观点上仍有所冲突。林肯一开始收回某些将军自行发布的解放黑奴命令,而此政策严厉执行则造成逃亡黑奴必须回到他们南方主子那儿,但1862年3月13日邦联政府禁止所有联邦军指挥官遣返逃亡黑奴,如此影响了1850年的《逃亡奴隶法》的废除。1862年4月11日,国会宣布联邦政府将保障释放黑奴的奴隶主,所有在华盛顿的黑奴于1862年4月16日获得解放。1862年6月19日国会废止联邦领土上的奴隶制度,如此使美国最高法院于1857年《史考特诉桑福德案》(Dred Scott v. Sandford)作出的决议失去效力:此决议曾导致国会一度无权监督国土上的黑奴制度。林肯曾宣称他自己没有宪法赋予的权力解放黑奴,此外,解放黑奴是种具有风险的政治行为,因为仍有部分蓄奴州效忠于联邦,且战争初始的目的集中在保护联邦的完整而非解放黑奴。基于如此,这份宣言当时只是份而由林肯自己理解为以三军统帅的身份所发表的军事命令,而非由国会公布具同等地位的法案或宪法增修条文。另外有些论点认为解放奴隶宣言本身乃违宪,且是种领袖扩权指挥军队行动,而非创造新法(可参考《杨斯顿钢铁公司总统许可权案》Youngstown Sheet and Tube Co. v. Sawyer, 343 U.S. 579 (1952) 其主张总统无权以三军统帅的身份掌控炼钢厂使其为韩战效力)。解放奴隶宣言也把解放黑奴的同意权让渡给联邦军队(虽然军队本身实行种族隔离),这难得的机会使将近20万多曾为奴隶的黑人受惠,也让北方人获得额外的人力资源而南方人却直到战败前几天还无法仿效。林肯第一次与其内阁讨论该宣言是在1862年7月,但考虑到此举对政治的种种影响(包括对联邦内的蓄奴州),他觉得在发布前需要场联邦军的胜仗。在安地潭之役,联邦军队击退邦联对马里兰州的进犯后,他于1862年9月22日发布一份准备宣言,而最终的宣言则于隔年1月发布。解放奴隶宣言自身受限于对奴隶制度的立即效用,仅能在联邦纳入控制下的邦联领土上生效,边界州(特拉华州、肯塔基州、马里兰州、密苏里州和西弗吉尼亚州)的奴隶制度因其仍效忠联邦而丝毫不受影响。国务卿威廉·西华德(William Seward)曾于评论中谈到:“我们表达对奴隶制度的同情手法是解放那些我们管不着的奴隶以及奴役那些我们能解放的人们。”任何脱离联邦的州只要在宣言生效前重新加入联邦(或仅仅送他们的国会议员回华盛顿)便具有等同边际州的地位,并至少在当下能保有奴隶制度(虽然马里兰州、密苏里州和西弗吉尼亚州早在1865年美国宪法第13号修正案批准解除全国奴隶制度的合法性以前,便透过内部政治运作逐步废除奴隶制度)。整份宣言分成两个部分发布:第一部分发布于1862年9月22日,是份概述第二部分目的的准备公告;第二部分正式生效于1863年1月1日,此时正处于南北战争的第二年,其中包含亚伯拉罕·林肯的声明:所有脱离联邦并回到联邦掌控下的州之奴隶最迟于1863年1月1日后当被解放。有十个州的名字在第二部分公布时被逐一提及,可有意忽略了马里兰州、特拉华州(当时皆未脱离联邦)、田纳西州(已确实在联邦控制之下)、密苏里州以及肯塔基州(已存有几个被邦联接受的派系政府,但仍未正式脱离联邦)。特别豁免权由48个连署成立西弗吉尼亚州以及其他被举列的弗吉尼亚州县表述;另外还包含新奥尔良和几个被列举为联邦掌控之下的路易斯安那州县。除了对黑奴有限的立即效果外,此宣言象征北方人的战争目的改变:重整联邦不再是战争唯一的目的。这代表一个迈向废除全联邦奴隶制度的重要阶段。此外,有些黑奴因宣言而立即重获自由。这些在联邦边际线脱逃且为联邦军队称作“战争违禁品”(contraband of war)的黑奴被带到走私管制营区;当宣言生效后,他们在半夜被告知可以自由离开。另外,佐治亚州外海的岛屿在战争期间为联邦海军所占领,故当地白人多逃回美洲大陆,留下黑奴在此生活。海军将官当他们的面读诵宣言并告知他们自由了。军队里对此宣言的反应各有不同。部分单位差点发动兵谏,有些则因听说此宣言而集体开小差;但另一方面,其他单位盼望该理想能立法通过使其更显尊贵,为此至少一个单位采用了格言:“为联邦与自由”。而对邦联而言,黑奴问题是“战争发动机”的一部分:这些黑奴负责生产和存备食粮、修复铁路、在农田与工场中作工、运输船只、挖矿、建筑防御工事以及从事看护工作和一般劳工。为了激发邦联内部黑奴们的不满,数以百万份的《解放黑奴宣言》在联邦占领的邦联属地流传。而且如同期望般,此消息透过口传方式迅速散播,并燃起人们对自由的希冀和造成大众的混乱,以及鼓励许多黑奴起身脱逃。在海外,如同林肯的期望,此宣言使他国民意转而支持联邦终结奴隶制度的承诺。这种转变粉碎邦联政府获取他国官方承认的希望,特别是与英国。如同亨利·亚当斯(Henry Adams)所言:“《解放黑奴宣言》比我们之前的胜仗与外交策略做得更多。”战争末期,美国共和党中的废奴论者推断一旦战争结束后《解放黑奴宣言》将可能被解读成一份违宪的战时命令,故他们千方百计想保障所有黑奴的自由,而非仅止于宣言赋予的解放。在此压力下,林肯以他在1864年的总统选战作为他将透过宪法修正案的方式废除全国奴隶制度之赌注。林肯的选战获得马里兰州与密苏里州分裂票数支持;马里兰州于1864年11月1日生效的新宪章废除奴隶制度。赢得连任后,林肯强力催促“跛鸭的”第38届国会在第39届国会集会立即通过宪法修正案。1865年1月31日国会通知各州议员批准将成为美国宪法第十三修正案的法案,其禁止美国国土上任何的蓄奴行为。1865年12月6日,修正案为足够多的州所认可。其作为一个实行的法条,至今为止肯塔基州是全美唯一不为修正案以外方式解放黑奴的地方。据美国《洛杉矶时报》网站2013年2月18日报道:148年后,密西西比州批准了禁止蓄奴的修正案。

相关

  • 色雷斯色雷斯(希腊语:Θρᾴκη,保加利亚语:Тракия,土耳其语:Trakya)是东南欧的历史学和地理学上的概念。今天的色雷斯包括了保加利亚南部(北色雷斯)、希腊北部(西色雷斯)和土耳其的欧
  • 病患患者,又称病人、病者和病患,是指医疗服务的接受者,大多用来指罹患疾病、或身体受到创伤,而需要医生和护理人员进行治疗的人;动物如遇到相同状况,也可以患者称之。但是对于不用接受
  • 带状铁矿条状铁层(Banded Iron Formation,简称BIF),又名带状铁矿层、条带状铁矿、带状铁矿或缟状铁矿,是一类岩石的名称,它包含了铁的氧化物、硫化物、碳酸盐类矿物以及燧石,并以条状互层的
  • 拉马克让-巴蒂斯特·皮埃尔·安托万·德·莫奈,德拉马克骑士(Jean-Baptiste Pierre Antoine de Monet, Chevalier de Lamarck,1744年8月1日-1829年12月18日),法国博物学家,他最先提出生物
  • 将来时将来时(future tense)又称为未来时,是一种时态,用于标示动词所描述的事件仍未发生,但预期会在将来发生(在绝对时态系统中),或者随某个其他事件之后发生而不管是在过去、现在或将来(在
  • 神经节细胞层神经节细胞层(神经节层)是视网膜的一层,由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英语:retinal ganglion cell)以及错位的无长突细胞组成。在黄斑中,这一层分有好几分层。这些细胞呈烧瓶形,其圆形的内侧
  • Mg(HCOO)sub2/sub甲酸镁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Mg(HCO2)2。它可由甲酸和氧化镁反应得到,从溶液中结晶出二水合物。二水合物在105 °C失水,得到无水物;在500 °C生成氧化镁。
  • 巴拉迪穆罕默德·巴拉迪(阿拉伯语:محمد البرادعي‎,1942年6月17日-),埃及人,曾为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于2005年获诺贝尔和平奖。他通晓阿拉伯语、英语和法语,育有一子一女。穆
  • 克朗代克淘金热克朗代克淘金热(Klondike Gold Rush、the Yukon Gold Rush、the Alaska Gold Rush、the Last Great Gold Rush),有时亦称作克朗代克淘金潮、育空淘金热、育空淘金潮。1896年,探
  • 本星系群本星系群(英文:Local Group;又常被误称为本星系团(Local Cluster):因该区域为星系群,并不是星系团,且不合语源,故属积非成是的名词),是包括地球所处之银河系在内的一群星系。这组星系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