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并

✍ dations ◷ 2025-02-25 23:13:55 #沐并

沐并(?—?),字德信,河间郡人,三国人物,曹魏官员,官至济阴太守,死于嘉平年间。

沐并年少丧父,生活贫苦,至袁绍主掌河北时,才开始当官。但其为人公正果敢,不畏强权,曹操任丞相时就以其署军谋掾。曹魏黄初年间,沐并任成皋令。其时校事刘肇曾路过成皋,命人向县府人员取稿谷,可是当时正值蝗祸及旱灾,都拿不出谷物,官员在想办法之时刘肇就忍不住直入沐并府中并大声叫骂。沐并见此大怒,持刀带着吏卒出来,意欲收捕刘肇,刘肇察觉沐并企图后就离开,并将此事上报皇帝。魏文帝曹丕就下诏指斥沐并“无所忌惮,自恃清名”,下令收捕他并将要处死。后来沐并免死而只受了髡刑,受刑后复职,但往后十余年是被投闲置散。一直至正始年间才当上三府长史。当长史八年以后,又外任为济阴太守,随后又召还任议郎。当时沐并已经六十多岁,自感人生无常,于是准备自身后事,并下令要节葬。至嘉平年间病危时又命人挖好墓穴,要两名儿子一等他断气就给他下葬,不准家人哭泣,也不让女眷们送丧,不许其他外人来吊祭,也不让用食物去祭祀他;他又命之后死的人不能共葬,也不能在坟上种树,妻儿们都一一遵从。后来《魏略》把他与常林、吉茂及时苗的传记一起记载在《清介传》中。

为人有志气及节操,曾经去姐姐处作客,姐姐特地为了他煮饭还宰了一只鸡,但他就坚决不留下吃。正始二年(241年),吴将朱然、诸葛瑾攻围樊城,曾遣船兵在岘山东取木材,并让牂牁人士兵煮食,有先煮熟饭的人对其他人仍在煮的人说:“一起来吃吧!”,但听到对方拒绝后就回应说:“你想做沐德信吗?”即使是来自牂牁的蛮族也听闻过沐并的名字,不知情者还以为沐并是先世的人。

相关

  • 碳化硼碳化硼(化学式B4C)是一种极硬的陶瓷材料,用于坦克车的装甲、避弹衣和很多工业应用品中。它的摩氏硬度为9.3,并是继金刚石、立方氮化硼、富勒烯化合物和钻石整体纤管后的第五种已
  • 阿斯佩恩-艾斯林共损失23,300人: 6,200人战死或失踪共损失23,000人: 7,000人被杀阿斯珀恩-埃斯灵战役中,拿破仑·波拿巴试图凭借武力在维也纳附近横渡多瑙河。但卡尔大公率领的奥地利军队在
  • 购买力购买力(英语:Purchasing power)为一经济学上之术语,顾名思义即是取得货币收入之后购买货品和服务的能力。
  • 沈愚沈愚,字通理,号倥侗,昆山(今江苏昆山)人。明朝文人。有诗名,《乐府》尤高,藏书甚丰,与刘溥诸人称景泰十才子。又善行书、草书,精音律。终生不仕,有人劝他当官,他摇头说“吾非笼络中物也
  • 福建省南平剑津中学坐标:.mw-parser-output .geo-default,.mw-parser-output .geo-dms,.mw-parser-output .geo-dec{display:inline}.mw-parser-output .geo-nondefault,.mw-parser-output .geo-multi-punct{display:none}.mw-parser-output .longitude,.mw-parser-output .latitude{white-space:n
  • 学分制收费学分制收费是中国大陆高校的一次教育收费改革,主要借鉴美国加拿大等地大学收费分为注册费和学分费的原则。率先实施的学校有武汉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
  • 了春刀了春刀(日语:りょう はると),日本男性漫画家。住在东京都。2009年 - 2010年、于YOUNG GANGAN上进行‘凶妹’的初次连载。2012年到2013年之间、进行将电视剧・电影‘SPEC~警视厅公安部公安第五课 未详事件特别对策系事件簿~’系列改编为漫画作品。
  • 川端画学校川端画学校(日语:川端画学校)是一所日本的私立美术学校。1909年由日本画家川端玉章创建。最初是一所美术补习学校,由山田年忠、岛崎柳坞担任教师,川端玉章1913年去世后,由藤岛武二担任首席教师,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学校关闭,仍培养出许多日本画家。
  • 金石录《金石录》,宋代金石学著作。中国现存最早的彝器、碑刻、石刻目录和研究专著之一。北宋赵明诚撰,三十卷。《金石录》著录三代彝器及汉唐至宋以前石刻等二千种。成书于宋徽宗宣和末年。赵明诚,字德父、德夫、德甫,密州诸城人。宋徽宗初年,由太学生入仕,官至知湖州军州事。出身仕宦之家,自幼博览群经诸史,与其妻李清照都喜欢收藏古书字画及前代金石碑版,很早就开始致力于搜求,金石碑刻家藏甚丰。《金石录》体例仿欧阳修的《集古录》,采用目录和跋尾体例。前十卷为铜器铭文和石刻目录,按时代先后编排,每目有年月及撰者姓名;后二十卷为辨证
  • 王恒 (乾隆进士)王恒(1716年-?年),字立斋,号方湖,山东省沂州府郯城县池东社(今属临沂市)人,清朝政治人物。乾隆十二年(1747年)丁卯科山东乡试举人。乾隆十三年(1748年)戊辰科第三甲第一百一十名同进士出身。选翰林院庶吉士。十六年(1751年)五月,散馆,奉旨归班以知县候选。二十一年(1756年),签分福建兴化府莆田县知县,二十二年(1757年)到任。敕授文林郎。二十七年(1762年),以奉养父母告归回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