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语

✍ dations ◷ 2025-10-25 06:15:21 #ISO 639-2代码的语言,古埃及文化,埃及语言,埃及语族

埃及语(圣书体:�������,转写:r n km.t,中古埃及语IPA:)),是一种通行于古埃及的语言及文字,属亚非语系,跟闪语族(例如:希伯来语及阿拉伯语)及过去被编入含语族的北非诸语,如古实语族的贝支语及柏柏尔语族诸语等语言和有很密切的关系。世俗体生存至5世纪,而科普特语则至17世纪。古埃及语的成文记录最早可追溯至公元前32世纪。埃及今日的国家语言为埃及阿拉伯语,在穆斯林征服埃及之后便逐渐取代科普特埃及人平日生活的语言。如今,科普特语仍作为科普特正教会礼拜用语而被使用着,并且现今依然有少数科普特人会讲科普特语。

没有一种语言能够在没有遭受变革的情况下维持几千年。这些改变可以是外力所带来的,也可以是为了使语言更简化或其它原因所造成。埃及语也不例外。现时,学者普遍把埃及语按时间划分为六个时期:

最早期的埃及文字纪录以标签及指示牌的形式留传,估计大约于公元前32世纪制成。这些远古时期的文字,都被笼统的归入“远古埃及语”或“远古埃及文字”的范围内。1999年,《考古学杂志》报导指最早期的埃及文字的日期可远推至公元前34世纪,“……挑战了大众一直相信美索不达米亚的人最先把用来表示特定地方、物件或数量的图符及象形图案演化成为更复杂的标音符号。”

古埃及语从公元前26世纪开始,通行了约500多年。中古埃及语由公元前21世纪起,延续了500多年,新埃及语开始出现。不过,新埃及语的出现未有使中埃及语消亡:中埃及语仍然一直以文字的形式流传至公元后数世纪,就如中世纪时拉丁文的使用,又或像今日古典阿拉伯语一样。世俗体在公元前650年开始出现,一直延续至公元5世纪还有人在交谈中使用。科普特语在公元4世纪出现,并一直以一种活生生的语言争扎求存,直到16世纪,当欧洲学者在文艺复兴时期前往埃及向当地的母语者学习。过往曾以为科普特语已经消亡,但其实它一直用于埃及基督教会内,所以得以一直保存。它很可能一直都有在埃及的偏远地区的社会中通行,直到数世纪之后。科普特语的Bohraic方言到现在仍然在埃及的基督教会中使用。

古埃及语、中古埃及语及新埃及语都以圣书体和僧侣体书写。世俗体是一种脱胎自僧侣体的文字:虽然它的外表跟现代阿拉伯文形似,亦是从右到左书写,但两者并无关系。科普特语的书面形式是采用一种被称为科普特字母的字母,它是一种从希腊字母修改,并加上一些符号来补充古希腊语中没有的一些辅音。这些额外的符号,有不少都是从世俗体文字里借来。

在7世纪,阿拉伯人入侵之后,阿拉伯语成了埃及的政治及行政语言,并渐渐在社会中取代了科普特语的地位。今日,科普特语只在科普特正教会及科普特天主教会中使用,沦为一种宗教用语。

埃及语基本上是一种典型的亚非语系语言。与其他亚非语系一样,埃及语的基本词汇都是由一组三个辅音的字根组成的。虽然有时亦有一些只有两个辅音的字根,例如:<rʕ> /riʕa/ “太阳” (代表浊咽擦音);其他的,例如/nfr/“美丽”有三个辅音;最多的可能有五个,例如:/sḫdḫd/ “上下倒转”(动词)。构词形式是在字根上加上元音和辅音,与阿拉伯语、希伯来语及今日的其他亚非语系语言无异。不过,亦正如不少亚非语系语言一样,埃及语并不书写元音,所以我们今日亦无从知道在这些字根的中间到底插入了什么元音、以及安放在什么位置上。所以,"ankh"可以代表“生命”、“活着”甚或“生活”。

音韵学上,古埃及语在唇音、齿音、颚音、喉音、小舌音、咽音及喉塞音的分布与阿拉伯语很相似。它亦有清音和咽喉音对立,与其他亚非语言一样。不过,这些咽喉音事实上怎样发音,到现在还不清楚。在转写埃及语时,<a><i><u>这三个字母都是用来表示辅音;例如:著名的埃及法老图坦卡蒙的名字在埃及语的转写是。语言专家在采用元音字母来标示这些辅音,其实纯綷只是贪图方便,可惜有些人却错误以为这“人造”的读音是正确的发音。它的实际读音很可能是*tVwaːt-ʕa:nix-ʔaˈmaːn,而V是一个现时仍未确定的元音。

古埃及语的基本语序是谓主宾结构(VSO),如果我们写上"人打开大门",古埃及人会说: "打开-人-大门"()。它使用了所谓的status constructus(英语:status constructus)来结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词表示所有格,类似于闪语族和柏柏尔语。早期的古埃及语并没有定冠词或不定冠词;所以使用了“”、“”和“”等字作了与不定冠词相同功效的用途。与其他亚非语一样,古埃及语只有两个语法性别:阴性和阳性,与阿拉伯语及图阿列格语相似;此外亦有三个语法数缀,包括有:单数、双数和众数,虽则双数很可能在新埃及语时已经消失。

当说到埃及文的书写时,大多数人都会想到象形文字。一个象形文字是一个实体的图案,然而,象形文字却拥有三种功能:代表其图形内容、代表一种与之相关的概念、代表其所表之发音。例如:一个“太阳”的图形⊙,可以来代表“太阳”本身,亦可以代表“太阳光”或是“热”(因为太阳是个发光体,而且也提供热),亦或者可以代表其发音“rꜣ”。但是到了更后期的埃及语(中晚期)则大部分剩下第三种功能,到后来的世俗体和柯普特语则几乎完全废除了象形文字。

据历史学家推测,原始人首次尝试写作,是使用第一种办法也是最简单的方法。当然,原始人是不能写物体或事项,不能够成为代表。使象形文字成为第二种办法。人的发展用象形文字来表达并不代表什么。

写作多样的埃及人,古埃及混合使用的象形文字作为文字。已故埃及使用的埃及字,很像英文字母拼法,字母往往不能改变,也没有固定的发音。最后,科普特使用一种经过改良希腊字母。努比亚使用类似英文字母的文字,有些字母可能来自科普特人使用的文字。

根据学者的结论,一个人需要了解大约600个不同的象形文字才能读通所给的任何一篇埃及语文本。这虽然听起来是个很大的数目,但是由于象形文字中的一小部分在古埃及语里是表音的,所以使得难度降低了。而假如你能记得这些词,上下文通常会显示出某个象形字的意思。

象形文字一般都刻在木头上或石头上。最大尚存的象形文字是宗教的书籍。这些被称为"行草"的象形文字,被认为普遍应用于日常书信,埃及人常写在芦苇纸上。

仍是未知谁是象形文字的创造者,埃及人似乎只是突然看见了出路,发明了古埃及文字。学者支持两个理论:第一,一群天才简单地发明了古埃及文字系统,并在获得支持后实施。第二个理论是,根本没有象形文字的发展阶段。

历史记录显示,在古埃及时期象形文字写作经历了重大的变化。在中埃及时代,象形文字的发展稳定了下来,直至消失在公元后1世纪。象形文字是用于所有形式的书面沟通。然而,象形文字是重要的宗教经文的书写文字。

正如前述,大部分的古埃及象形文字在书文中并不代表其图形内容。他们大多数都是表音,或者是“限定词”(determinatives)。古埃及象形文可以以下列方式书写:

一位名叫让·弗朗索瓦·商博良的年轻法国学者,因罗塞塔石碑论证了托勒密(五世)这个名字是怎样以象形文字书写的:圆圈里是人名相当于大写字母,里面的符号则是表音的与希腊语相对应,并且判定象形文字也是表音符号。此外,他还利用自己对科普特语的深厚造诣,作出了这样的推测:很大一部分表示日常事物的象形符号都可以用科普特语读出来。

ı͗,或许为声门塞音 ()

(ı͗ı͗)

,

对古埃及语甚感兴趣的人仍可继续学习。例如,在牛津大学及一些其他的地方仍有在教授古埃及语。由于许多资料不仅仅是以英文写成,尚有以法文或德文等撰写的资料,所以,若会任何一个上述的语言,那将会很有用。

在影视系列《星际之门》(Stargate)中,一名语言学家被委派发展一种人工语言来模拟单独于另一星球生活过千年的古埃及人的口音。

由于埃及文化是影响西方文明的文化之一,有些源于埃及的字汇仍保留于英文中。更确切地说,这些与古埃及相关的字汇,往往是以希腊文的形式保留于英文中。

更多图书资源见:Glyphs and Grammars

相关

  • 组胺组胺(英语:Histamine),是一种有机含氮的环状化合物。它参与局部免疫反应和炎症反应,并具有作为瘙痒介体中心与调节肠道生理功能的作用。它还被用作神经递质。组胺由嗜碱性球和附
  • 烫伤灼伤是指皮肤或其他组织因热力、电力、化学物质、摩擦力或辐射所造成的创伤。大部分的灼伤是因接触滚烫液体、固体或火焰的高温。暴露在烹饪的火焰或不安全的煮食器具的危险
  • 雕塑古希腊雕刻是古希腊中闻名于世的其中一项艺术,发展时间大约于公元前10世纪至公元前1世纪。古希腊雕刻特点在于富于理想主义、质朴,注重共性、雅致,简而言之便是返璞归真,因此在
  • 丰群水产丰群水产股份有限公司(英语:Fong Chun Formosa Fishery Company, Ltd.)是台湾一家以水产贸易为主要业务的民营企业,其业务范围横跨全球各大洋。在台湾远洋渔业发展初期,基于国内
  • 台湾承认大陆学历大陆地区大学及高等教育机构认可名册是中华民国教育部承认的中国大陆大学列表,截至2016年,共有155所本科学校、191所专科学校受到承认。基于国际趋势及两岸学术交流,亦希望解决
  • 维多利亚艺术中心维多利亚艺术中心(英语:The Arts Centre )是一系列位于澳洲墨尔本的艺术展览及演艺场馆,由信托所经营管理。艺术中心始建于1973年,于1982年完工,1984年正式对外开放。其场所范围包
  • span class=nowrapYClsub3/sub/span氯化钇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YCl3,易溶于水。固体氯化钇有和AlCl3一样的结构。无水氯化钇通常由氯化铵和水合氯化钇、氧化钇、或氯氧化钇反应首先得到(NH4)2:然后将(NH4)2
  • 玛丽·杜丝勒玛丽·杜丝勒(英语:Marie Dressler,1868年11月9日-1934年7月28日),美国与加拿大女演员,曾获得1931年的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在众多的好莱坞演员中,玛丽相貌平平,她赢得奥斯卡奖依靠的
  • 纯素者列表维根纯素主义的定义,从狭义的纯素饮食,即不吃任何动物或源自动物的任何制品,到广义的一种完整生活型态,也就是个人生活中完全屏除动物性制品的使用。除了食品,维根纯素者在服装方
  • 租调租庸调制,唐朝一度实行的赋税制度,以征收谷物、布匹或者为政府服役为主。租庸调定须均田制的配合,一旦均田破坏,租庸调法则失败,武周后由于人口增加,又不断土地兼并,公家已无土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