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烽火
✍ dations ◷ 2025-05-17 13:09:38 #烽火
烽火,又称烽燧、狼烟、狼燧,是一种用于示警的讯号。白天以燃烧掺有粪便的柴草,释放浓烟来表达讯息,此称为“燧”。夜里则燃烧加有硫磺和硝石的干柴,使火光通明,以传递紧急军情,此称为“烽”。通常会在险要处或交通要道上建筑用于传递这种讯号的高台,后方看见讯号便知有战事发生,出兵相助。《武经总要》记:“唐法:凡边城候望三十里置一烽,须在山岭高峻处,若有山岗隔绝,地形不便,则不限里数,要在烽烽相望;若临边界,则烽火外周筑城障”。商周时期便设置了边境上的烽火台,中国最有名有关烽火的事件是《史记》中记载周幽王的“烽火戏诸侯”,不过也有专家认为“烽火戏诸侯”非史实。
相关
- 吞噬作用吞噬作用(英语:phagocytosis,来自古希腊语φαγεῖν)亦称吞食、噬菌作用,是吞噬细胞和原生动物通过细胞膜从周围环境摄取固体颗粒,并在其内部形成吞噬体的过程。吞噬作用是细胞
- smallN/small新近纪(英语:Neogene,符号N),旧称晚第三纪,是地质年代中一个纪,开始于同位素年龄23.03±0.05百万年,距今2.6百万年结束,持续了21.4百万年。新近纪内,动、植物已接近现代。货币虫已完全
- 小管胃壁细胞((gastric) parietal cells)又称壁细胞、泌酸细胞,为分泌盐酸及内在因子之上皮细胞。这些细胞都位于胃之胃底(gastric fundus)衬里中之胃腺体(gastric glands)里。它们含
- 周边动脉阻塞性疾病周边动脉疾病(Peripheral artery disease, PAD),可以称为周边血管疾病(Peripheral vascular disease, PVD)、周边动脉阻塞性疾病(Peripheral artery occlusive disease, PAOD),或是
- 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LMB)是一个设于英国剑桥的研究机构,参与了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发生的分子生物学革命,直到目前它仍然是一个重要的医学研究实验室,但具有了更广泛的关注。自201
- 邹忌邹忌(?-?),战国时代齐国人。《史记》中亦作驺忌,齐威王时为相,后封于下邳(今江苏邳县西南),号成侯。后又事齐宣王。邹忌时期,齐国先后取得了桂陵之战、桑丘之战、马陵之战等胜利,徐州相王
- 丁醛正丁醛,简称丁醛,结构式CH3CH2CH2CHO。无色透明有窒息性刺激气味液体。可燃。微溶于水,与乙醇、乙醚、丙酮、甲苯、乙酸乙酯、油类等多种有机溶剂混溶。对呼吸道粘膜有刺激作用
- 星座{{Otheruses|西洋占星术|subject=天文学上所指的[[天球名都不尽相同。星座一直没有统一规定的精确边界,直到1930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为了统一繁杂的星座划分,用精确的边界把天
- 纳吾肉孜节伊朗 阿富汗 阿尔巴尼亚 亚美尼亚 阿塞拜疆 格鲁吉亚 伊拉克 以色列 哈萨克斯坦 科索沃 吉尔吉斯斯坦 叙利亚 塔吉克斯坦 土耳其 土库曼斯坦 乌兹别克斯
- 澎湖寨巡检澎湖寨巡检,中国历史上的官职,始设于元朝。元朝在14世纪于澎湖群岛设置此官职,成为中国王朝首度在澎湖群岛设置的官职。另外,澎湖寨巡检司则通常是该官职驻守处。驻于台湾澎湖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