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胶质

✍ dations ◷ 2025-05-15 18:58:57 #神经胶质
神经胶质细胞(英语:Glia、glial cells、glial neuroglia),又称神经胶细胞、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中的非神经元细胞,不会产生电脉冲。 它们维持体内稳态,形成髓鞘,并为神经元提供支持和保护。. 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神经胶质细胞包括寡突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室管膜细胞和小胶质细胞,在周围神经系统中,神经胶质细胞包括施旺细胞和卫星细胞。 它们具有四个主要功能:(1)围绕神经元并将其固定在适当位置; (2)为神经元提供营养和氧; (3)使一个神经元与另一个神经元绝缘; (4)消灭病原体并清除死亡的神经元。 它们还在神经传递和突触连接, 和呼吸等生理过程中发挥作用。 虽然人们认为神经胶质细胞比神经元的比例为10:1,但最近的一项研究提供了低于1:1的比例的证据。然而,神经胶质细胞比神经元具有更多的细胞多样性和功能,并且神经胶质细胞可以多种方式响应和操纵神经传导。 此外,它们可以影响记忆的保存和巩固。神经胶质细胞是病理学家鲁道夫·菲尔绍(Rudolf Virchow)在寻找脑中的结缔组织时于1856年发现的。 该术语源自希腊语γλία and γλοία "胶"(/ˈɡliːə/ 或 /ˈɡlaɪə/),暗示了它们最初被认为是神经系统中的胶水。它们透过移除过剩的离子(特别是钾离子)并回收在突触传递中放出的神经传导物,以调控神经元的外部化学环境。星状细胞可分泌花生四烯酸,而其代谢物为一具活性、可调控血管舒张及血管收缩。星形胶质细胞乃透过钙来互相传递讯息。星状细胞因彼此之间有隙型连接(亦称为电性突触),因此讯息分子,例如肌醇三磷酸(inositol triphosphate, IP3),可以自由地自一个星状细胞扩散到另一个细胞。IP3引发的传讯路径会开启细胞内胞器上的钙离子通道,让钙离子进入细胞质。这些钙离子可能再促发更多IP3的产生。这个反应的净结果为创造一股钙离子波在细胞间传递。星状细胞于胞外释放三磷酸腺苷(ATP),并活化其他星状细胞的嘌呤受体,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产生此种钙离子波。小胶质细胞是胶质细胞中最小的一种,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大约占总细胞数的15%,在脑及脊髓中各处可见。它的细胞核小、深染,呈扁平状或三角形,胞体发出细长有分支的突起,突起表面还有很多小的棘突。小胶质细胞为特化的巨噬细胞,在中枢神经系统中进行吞噬作用,清除病原体或受损的神经元。虽然小胶质细胞是由造血前驱细胞衍生而来,而非外胚层组织的一部分,因此严格说来不算胶质细胞,但因其在神经系统中支持性的角色,通常仍将其归为胶质细胞。脑垂体后叶的垂体细胞是一种神经胶质细胞,与星形胶质细胞类似。 下丘脑正中隆起的伸长细胞是一种室管膜细胞,从放射神经胶质细胞下降排列在第三脑室的底部。通常,神经胶质细胞比神经元小。 人脑中大约有850亿个神经胶质细胞, 与神经元的数目大致相同。 胶质细胞约占大脑和脊髓总体积的一半。 胶质细胞与神经元的比率从大脑的一部分到另一部分变化。 大脑皮层的胶质细胞与神经元的比为3.72(608.4亿神经胶质(72%); 163.4亿神经元),而小脑只有0.23(160.4亿神经胶质; 690.3亿神经元)。 大脑皮层灰质的比例为1.48,灰质和白质的比例为3.76。 基底神经节,间脑和脑干的比例为11.35。人脑中的神经胶质细胞总数的分布是,寡突胶质细胞最多(45–75%),其次是星形胶质细胞(19–40%)和小胶质细胞(大约10%或更少)。大部分的胶质细胞自发育中胚胎的外胚层组织衍生而来,特别是神经管及神经脊;唯一例外者为自造血干细胞衍生而来的小胶质细胞。在成人的身体中,小胶质细胞为可自我更新的一个族群,与中枢神经系统受损时会渗入的巨噬细胞及单核细胞有明显不同。在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细胞发育自神经管的脑室区(ventricular zone);此类细胞包括少突胶质细胞、室管膜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在周围神经系统,胶质胞发育自神经脊;此类细胞包括神经中的许旺细胞及神经节中的卫星细胞。一些神经胶质细胞主要充当神经元的物理支持。 其他的则为神经元提供营养,并调节大脑的细胞外液,尤其是周围的神经元及其突触。 在早期胚胎发生期间,神经胶质细胞指导神经元的迁移并产生修饰轴突和树突生长的分子。神经胶质在神经系统的发育以及突触可塑性和突触形成等过程中至关重要。胶质细胞在损伤后神经元的修复中发挥作用。在中枢神经系统(CNS)中,神经胶质抑制修复。称为星形胶质细胞的神经胶质细胞扩大并增殖形成疤痕,并产生抑制受损或切断的轴突再生的抑制性分子。在周围神经系统(PNS)中,称为施旺细胞的神经胶质细胞促进修复。轴突损伤后,施旺细胞恢复到较早的发育状态,以促进轴突的再生。 CNS和PNS之间的这种差异为CNS中神经组织的再生带来了希望。例如,在受伤或被遣散后,可能能够修复脊髓。施旺细胞也被称为神经白细胞。这些细胞通过将神经核内的神经纤维反复缠绕而包裹PNS的神经纤维。该过程产生了髓鞘,其不仅有助于导电,而且还有助于受损纤维的再生。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发现寡突胶质细胞,类似于章鱼:它们具有球状细胞体,最多具有15个臂状突起。 每个“手臂”伸出神经纤维并在其周围盘旋,形成髓鞘。 髓鞘可将神经纤维与细胞外液隔离,并加快沿神经纤维的信号传导。星形胶质细胞是三联突触的关键参与者。 它们具有几个关键功能,包括从化学突触间清除神经递质,这有助于区分单独的动作电位,并防止某些神经递质(如谷氨酸)的毒性积累,否则会导致兴奋性中毒。 此外,星形胶质细胞响应刺激而释放神经胶质递质,例如谷氨酸,ATP和D-丝氨酸。胶质细胞是在1856年,由病理学家鲁道夫·魏尔啸,在他试图寻找脑中的“结缔组织”时所发现。人类脑中胶质细胞的含量大约为神经元的十倍。在19世纪下叶胶质细胞被发现后,受到媒体报导的扭曲及断章取义,产生了“我们只使用了脑的十分之一”这个有名的迷思。胶质细胞借由管理突触间讯息的传递从而影响学习的角色,在最近才被发现(2004)。脊髓中央管的横切面,显示出室管膜细胞及其他胶质细胞。一大脑叶(cerebellar folium)的横切面。

相关

  • 抽血静脉穿刺是以静脉注射或静脉血采样为目的而进行的刺穿静脉的医学操作。在所有入侵性医学流程中,静脉穿刺是最常见的一种。静脉穿刺的作用有很多,比如为诊断目的检测血液中的重
  • 肌痛肌肉痛(英语:Myalgia),如字面意思所言——肌肉疼痛,是多种疾病的症状,其最常见的成因是肌肉(群)的过度拉伸、过度使用。没有肌肉创伤史的肌肉痛则通常是由病毒感染所引起,而长期肌肉
  • 低放射性废物低放射性废物(英文:Low-level waste,缩写:LLW)是除中等放射性废物、高放射性废物、乏燃料、超铀元素废料以及浓缩铀工厂边角料(uranium mill tailings)之外所有放射性核废料的总称
  • 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逆转录PCR,或者称逆转录PCR(reverse transcription-PCR, RT-PCR),是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的一种广泛应用的变形。在RT-PCR中,一条RNA链被逆转录成为互补DNA,再以此为模板透过PCR
  • 干燥综合征干燥综合征,又名修格连氏综合征,或者舍格伦综合征。该病的英文名称为Sjögren's syndrome(发音为/ˈʃoʊɡrənz/,又称为Mikulicz disease及Sicca syndrome,是一种长期的自身免
  • 发炎反应炎症反应、炎性反应,俗称炎症,是指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致炎因子及局部损伤所发生的防御性为主的反应,中心环节是血管反应,是生物组织受到外伤、出血或病原感染等刺激,激发的
  • 苗瑶语系苗瑶语是苗、瑶、畲等族群所使用的有共同来源的一些语言的总称。学术界对于苗瑶语的语言系属分类有不同看法:华人和中国学者多认为苗瑶语是属于汉藏语系的语族,即苗瑶语族;欧美
  • 铜矿铜是人类应用最为广泛的金属之一。2008年,全球铜储量5.5亿吨。世界铜矿资源分布相对集中,主要分布在南美洲秘鲁和智利、美国西部、非洲中部的刚果和赞比亚、哈萨克斯坦,以及加
  • 望闻问切中医诊断学是根据中医学理论,研究诊查病情、判断病种、辨别证候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中医诊断学主要包括诊法学和辨证学两部,两者相互渗透,相互联系。中
  • 荷兰王国面积以下资讯是以2012年估计国家领袖国家主要领袖(单一制)立国历史荷兰王国(荷兰语:het Koninkrijk der Nederlanden;帕皮阿门托语:Reino Hulandes;英语:The Kingdom of the Nethe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