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身衣

✍ dations ◷ 2025-04-26 09:40:39 #特定用途或场合所穿服装,发明

隐身衣即是具有隐身效果的“衣服”,穿上它的物体将无法被肉眼、雷达等观察或探测到。隐身衣一直存在于神话传说、小说(哈利波特)或电子游戏中,一直未成为现实。不过目前世界上各国的科学家都在致力于研究出现实的隐身衣,并已取得一定进展。

人能看到物体,是由于物体会将照射到表面的光线分散开,反射到人的眼睛里。而隐身衣的原理正是减少光线的反射,同时又要减少物体的影子。但目前这两者还都未完全实现。

隐身衣的制作材料能够吸收特定的光线,造成物体只有反射出微弱的光,而人的肉眼无法感受较微弱的光线,这就造成了像物体像不存在一样。

英国、美国:2006年英国、美国科学家开发出全球首件二维“隐身衣”。两国科学家利用光学原理,成功地“隐身”了一个铜圆柱体。这一发现被刊登在了《科学》杂志上。

日本: 2004年,日本东京大学教授推出了一款大外衣,人只需穿上这件外衣,就会“难以辨认”。其做法为在整件衣服上涂上回射性物质,衣服上还装配了照相机。摄影机拍摄下衣服后面的场景,然后显示在衣服前面的放映机上,再将影像投射到特殊衣料上,这样就实现了“隐身”。这项技术已引起军事专家的注意,他们想以此开发出帮助部队隐身的技术。

俄罗斯:据报道,2006年2月,俄罗斯乌里扬诺夫斯克州立大学加多姆斯基教授称发明出一种能使静止的物体隐形的特殊“隐身衣”,并已申请了专利。加多姆斯基教授的发现为,一个物体只要覆盖上一种由黄金胶体粒子制造的“特殊外衣”,就能够起到隐形的效果。 而且研究人员认为,飞机和太空船等大型物体,只要涂上了这种物质,雷达将无法发现。

隐身衣若被开发出将被首先应用于军事领域,如使用在飞机、军队、运输队或装甲车上,将大提高作战的隐蔽性和安全性。

如果隐身衣成为现实,任何人都可以穿上把自己隐藏起时可能会引发种种社会问题,由此引起一些人的担心。如美国犯罪纪实小说作者安妮·戴维斯认为这可能会致使一些偷窃、抢劫、强奸的防范在隐身衣前无济于事。

对此研究隐身衣的教授史密斯认为现在隐身衣技术还十分不成熟,现今的担心显得过早。而且隐身衣的使用仅限在军事和情报部门,但人们依然担心犯罪组织等也会设法得到这种技术或衣服。

相关

  • 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原(英语:Fibrinogen,又称为血纤维蛋白原)是一种蛋白质,能够溶解于水。血小板破裂时,会释出凝血致活酶,在钙离子的作用下催化凝血酶原变成凝血酶,凝血酶将血浆中原本可水溶的
  • CeS一硫化铈是铈的硫化物之一,化学式为CeS。一硫化铈可以通过三硫化二铈和二氢化铈的还原反应制得:一硫化铈对金属有着浸润(wetting)作用,它对除了铂以外的金属都比较稳定。它可以和
  • 斑猫详见内文斑猫(学名:Felis silvestris)或称野猫或山猫,是一种小型猫科动物,原生于欧洲地区、亚洲西部,以及非洲。斑猫会猎捕小型哺乳类、鸟类,或是其他体型相仿的动物。斑猫可分为多
  • 锻炼体能锻炼,又称体能训练、体适能训练,泛指所有通过运动方式,来达到维持与发展适当体能、增进身体健康的身体活动。它的目标有许多种,包括:增强肌肉与循环系统、增进运动技能与身体
  • 储量这是一个各国天然气探明储量列表,大部分数据基于2007年9月的世界概况。
  • 均变论均变论(英语:Uniformitarianism,又称齐一论、古今一致论)是由查理斯·莱尔的《地质学原理》一书所提出,其理论是以英国人詹姆斯·哈顿在1785年和1789年所提出的渐变论所衍伸而来
  • 无洞贝见分类无洞贝目(学名:Atrypida),又名无窗贝目,是动物界腕足动物门小嘴贝纲的一个已废弃的并系群分类,于早古生代奥陶纪中奥陶世至晚古生代石炭纪早石炭世开始出现,繁盛于志留纪和泥
  • 孔隙率孔隙率(英语:Porosity)或孔隙分数是表征材料的孔隙部分的物理量,定义为孔隙的体积与材料总体积的比率,所以总是在0到1之间,用百分数表示,为0到100%之间。由于开孔或与开孔连通的孔
  • B-57轰炸机马丁B-57堪培拉轰炸机是美国制的双喷射发动机战术轰炸机及高空侦查机,于1953年进入美国空军服役。B-57为英国电气公司制堪培拉式轰炸机(英语:English Electric Canberra)授权在
  • 无线电时钟无线电时钟,又称电波时钟,是指可以通过接收授时无线电波进行即时时间校准的时钟。其核心有一个具极端精确的电波接收器,每天自动接收由世界各地以原子钟计时的基地台发射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