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酶

✍ dations ◷ 2025-09-18 22:44:52 #螺旋酶
螺旋酶(英语:Helicases,又译解旋酶或解螺旋酶)是所有生物体维持生命所必需的一类酶,可分为多种类型。这类酵素是能够依循核酸磷酸双酯骨架(phosphodiester backbone)的方向性,而往特定方向移动的马达蛋白(motor protein)。移动过程中可将相连的两条核酸长链(如DNA、RNA或两者的混合分子)解开,作用时所需能量来自核苷酸水解。许多细胞代谢过程(cellular processes),如DNA复制,翻译,重组,DNA修复,和核糖体合成涉及的核酸链的分离必须使用解旋酶。螺旋酶可以利用三磷酸腺苷(ATP)或三磷酸鸟苷(GTP)水解产生的能量,将DNA双股螺旋或自我黏合的RNA分子解开。此种酵素会依循其中一股核酸长链的方向(3'→5'或5'→3')而移动。各类型的螺旋酶具有不同的结构与寡聚(oligomerization)性质,例如DnaB与相似的类型,是以环状排列的六聚体(hexamer)产生作用;而其他类型则可能是单体或二聚体。螺旋酶作用时是位于一个交叉位置(fork),最近的研究显示,此交叉位置是在螺旋酶主动促使下产生,也就是说,螺旋酶可以直接作用于完全相连的双股长链,而不只是作用在已经稍微打开的双股长链。

相关

  • 慢性梗阻性肺部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英语: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缩写为COPD),常简称为慢阻肺。是一种以持续性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阻塞性肺疾病(英语:Obstructive lung disease)。其
  • 嘧啶类似物嘧啶类似物(英语:Pyrimidine analogues)是与嘧啶结构上类似的核苷类似物(英语:nucleoside analogue)抗代谢物。嘧啶5-氟尿嘧啶氟尿苷吉西他滨嘧啶类抗代谢物通常通过干扰DNA的合成
  • 嘴巴口腔,简称口,俗称嘴巴、嘴或咀,是指唇、腭、面颊和口腔底之间的空间,向上它与鼻腔相通。向后口腔与两个颌弓后的咽腔相连。口腔的后面的开口是咽峡,前面的开口是嘴。整个口腔的内
  • 生殖繁殖,或生殖,是透过生物的方法制造生物个体的过程。繁殖是所有生命都有的基本现象之一。每个现存的个体都是上一代繁殖所得来的结果。已知的繁殖方法可分为两大类:有性生殖以及
  • 主体主体(Subject)在哲学上指的是一个拥有独特的意识并且/或者拥有独特个人经历的存在,或者另一个外在于其自身并与其有关系的实体。主体是观察者,客体是被观察者。这一概念在大陆哲
  • 希律王希律(希伯来语:.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ew,.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font-size:1.15em;font-family:"Ezra SIL","Ezra SIL SR","Keter Aram Tsova","Taamey Ash
  • SKOS简单知识组织系统(Simple Knowledge Organization System,SKOS),是目前正在发展的简单知识组织描述语言,以RDF Schema设计方式来展现与分享控制的词汇。其可提供一些社群以一种机
  • Porter, R.S.罗伊·波特(1946年12月31日-2002年3月3日,英语:Roy Porter),英国历史学家,以其在医学史上的大量研究成果成名。2001年自伦敦大学卫康医学史研究中心退休。退休不满一年即心脏病发辞
  • 神经纤维轴突(Axon)由神经元组成,即神经细胞之细胞体长出突起,功能为传递细胞本体之动作电位至突触。于神经系统中,轴突为主要神经信号传递渠道。大量轴突牵连一起,以其外型类似而称为神经
  • 瑞利约翰·斯特拉特,第三代瑞利男爵,OM,FRS(英语:John Strutt, 3rd Baron Rayleigh,1842年11月12日-1919年6月30日),英国物理学家。他与威廉·拉姆齐合作发现氩元素,并因此获得1904年诺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