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磁山文化
✍ dations ◷ 2025-08-23 18:01:30 #磁山文化
磁山文化,是中国华北地区的早期新石器文化,得名于1933年在河北省武安县发现的磁山遗址,年代约为距今8000年-7000年前,主要分布在太行山东麓、燕山山麓以南、黄河以北的低山丘陵和山前平原地区,即河北省。磁山文化下接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组成中原先民一个完整的发展链条磁山文化主要分布在河北南部和河南北部,遗址比较密集的地区在武安县境内的洺河流域。除磁山遗址外,重要遗址还包括河北保定容城坡上遗址、河南淇县花窝遗址等。居民从事原始农业,农作物以粟为主。考古人员发现了较多的石镰、石铲、石刀、石斧,说明此时的农业生产已经进入“锄耕农业”阶段。磁山和花窝遗址出土的猪和狗的骨骼为原始家畜饲养提供了证据。各遗址普遍出土的骨簇、鱼镖等狩猎工具说明渔猎也是居民经济生活的重要辅助。制陶业较原始,处于手制阶段,火候不高,前期多夹砂褐陶,纹饰有绳纹、编织纹、篦纹等,器形以陶盂和支座为主,亦有罐、杯、盘等,后期夹砂红陶和细泥红陶逐渐增多,三足钵数量较多,出现了与圆足罐等。石器多为磨制,亦有打制。住房为圆形或椭圆形半地穴式建筑,早期无门道,后期出现阶梯式门道。储藏东西的窖穴发现较多,内有粮食堆积。在磁山遗址中,发现80多个储粟窖穴,共约十万多斤。磁山文化有三项“世界之最”,最早由人工培植粟类;最早饲养家鸡;最早种植核桃。磁山文化与裴李岗文化关系密切,有人提出了“裴李岗·磁山文化”,将它们视为同一种文化类型。
也有学者认为它们是有一些共同特征的两种不同文化类型。总体看来,裴李岗文化和磁山文化后期比较接近。12000-6000转年、东胡林遗址9000-7000南庄头遗址8500-7700
相关
- 风湿病学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风湿病学或称风湿病专科(英语:Rheumatol
- 希伯登氏结节希伯登氏结节(英语:Heberden's nodes)是指远端指关节(英语:Interphalangeal articulations of hand)(最靠近手指和脚趾末端的关节,DIP)出现的硬的或骨性肿胀。 它是骨关节炎的体征,是
- 疤痕疤痕是皮肤损伤后取代正常皮肤的纤维组织(纤维化),它是生物身体皮肤和其他组织的创面修复过程中的结果。因此,疤痕是自然愈合过程的一部分。除了非常轻微的病变,每一个伤口(如意外
- 生发中心生发中心(英语:Germinal center,又译生长中心)是淋巴器官包括淋巴结及脾脏中B细胞繁殖、分化以及抗体基因变异的区域。在机体发挥正常免疫功能对抗感染时,抗体在生发中心会改变它
- 甲羟戊酸途径甲羟戊酸途径(Mevalonate pathway)甲羟戊酸途径,也被称为异戊二烯途径(Isoprenoid pathway)或HMG-CoA还原酶(HMG-CoA reductase pathway)途径,是存在于真核生物,古菌和一些细菌中
- 穹窿体结构 / ECOD穹窿体是一种存在于真核细胞中的细胞器,也是一种核糖核蛋白分子。该细胞器的功能尚不明晰。通过电子显微镜可观察到穹窿体呈对称的穹窿状,各侧皆具有39褶结构。穹
- 艾普利亚阿普利亚(意大利语:Aprilia)是意大利摩托车制造公司比亚乔旗下的一个子品牌,旗下的产品为摩托车。该公司于1968年生产出第一辆摩托车。在创立之初,以制造踏板式摩托车及小排量摩
- 小毛毡苔小毛毡苔(学名:Drosera spatulata)又名匙叶茅膏菜、宽苞茅膏菜,在分类学上属于茅膏菜科中的茅膏菜属之下,是一种食虫植物。拉丁学名描述的是其叶形。主要分部于亚太地区,北至日本;
- 烤炉烤炉又称烘箱、烤箱、焗炉,是指用热空气烹调食品的一种装置,一般为封闭或半封闭结构。以开放形式用热空气加热的则称为烧烤。烤炉也可以用来泛指以热气体进行高温处理的装置。
- Praeger格林伍德出版集团(ABC-CLIO/Greenwood,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简称GPG)是ABC-CLIO(英语:ABC-CLIO)旗下的学术与教育(中学至大学)出版商。前身是1967年的成立Greenwood Press(格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