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国电视二台
✍ dations ◷ 2025-08-08 05:13:06 #法国电视二台
除特别注明外,本文所有时间均以东一区时间(UTC+1)为准。法国电视二台(France 2)是法国国营的电视台公共频道,与法国电视三台,法国电视四台,法国电视五台,法国电视Ô台一样,隶属于国有的法国电视台集团。法国电视台也参与运营ARTE、欧洲新闻台等有线/卫星主题频道的运作。法国电视二台最先是法国电台电视播放有限公司(RTF)的下属频道。1963年12月21日起正式开播。当时的名称是RTF法国电视二台。最初是黑白电视频道,1967年10月1日14时15分起,转为彩色频道,是法国首个彩色电视频道——法国电视一台直到数年后才转用彩色。2008年4月7日凌晨03:20(CET)开始,法国电视二台模拟及地面数字信号全部转用16比9宽频播放。高清版本在同年7月1号通过Canalsat卫星开始播放,并于同年10月30日加入地面数字信号。。法国电视二台于1964年1月1日开播。电视台当时的管理机构名为RTF(法国国营广播, Radiodiffusion-Télévision Française),因此该台名为RTF Télévision 2(法国国营广播电视二台)。法国国营广播在1964年6月26日更名为ORTF(法国广播协会, Office de Radiodiffusion-Télévision Française),该台随之更名为La deuxième chaîne (第二频道)。该台最初使用625线电视系统播出并预备先升级为819线黑白电视而后引入彩色电视系统,但随后于1967年10月1日14:15转而使用SECAM系统进行彩色广播。第二频道为法国第一个彩色电视频道,而第一频道(现TF1)直到1975年12月20日才转用SECAM进行彩色广播。SECAM系统随后引入丽音技术,因此相关频道均可进行多声道广播。1974年,法律要求ORTF分拆为七个组织。因此,1975年1月6日,ORTF分拆为以下七个部分:三家电视节目公司-TF1,Antenne 2和FR3(FR3现在是法国电视三台),法国广播电台,法国制作公司,公共广播信号发射机构TéléDiffusion de France和法国国立视听研究院。今天的法国电视二台由Antenne 2(无线二台)发展而来。Antenne 2和其他分拆出来的部分各自成立为有限公司,并由国家100%控股。虽然分拆的本意是希望三家电视节目公司互相竞争,但上述三家电视电视台对法国电视行业的联合垄断直到1981年才得以破除。在国有垄断解除后,私营频道如Canal+和La Cinq(现被法国电视五台取代)很快成为三家电视台的主要竞争对手ORTF的分拆旨在刺激频道之间的竞争,但未能实现这一目标,TF1和Antenne 2都依赖于大量流行娱乐节目和廉价美国进口节目,最大化收视率并吸引广告商。TF1于1987年私有化,从根本上影响了法国电视市场的平衡。私有化后的TF1为其余的国营频道带来巨大压力,并使它们在1987年至1989年期间损失了30%的市场份额。为了拯救其余频道,政府决定成立单一机构统管Antenne 2和FR3,两个频道因此合并成为现在的法国电视台。1992年9月7日合并完成,两个频道随之分别更名为法国电视二台和法国电视三台。到1995年,两个国有频道的合并观众份额为41%,其中法国电视二台尤其严重依赖广告和赞助收入,占1996年法国电视台总预算的43.8%。对收视率的关注导致法国电视二台与TF1竞争激烈,例如两个频道在同一时段播放流行节目和新闻节目。法国电视二台和TF1面向相同的观众,两台播出内容因而非常相似:电视剧(包括进口的美剧),游戏节目和轻型娱乐节目。法国电视二台自1975年起可在在意大利部分地区收看。1975年,当时此台名为Antenne 2(无线二台),通过SECAM技术覆盖托斯卡纳,拉齐奥,威尼托,伦巴第和利古里亚的部分地区。自1983年开始,覆盖信号转而使用PAL。此覆盖于2003年终止,相关电视频谱转卖给数家意大利电视网,例如Canale Italia(英语:Canale Italia)及Gruppo Editoriale L'Espresso(英语:Gruppo Editoriale L'Espresso)2006年12月7日,法国电视二台通过意大利地面电视网络重新覆盖意大利全境。此覆盖于2007年6月7日终止,频道资源被转让给全新成立的法国24新闻台。目前,法国电视二台仅在瓦莱达奥斯塔播出。当地通过意大利自治政府法律准许频道落地。此外由于信号外溢,法意边境地区也可收看此频道。
相关
- 噻嗪噻嗪(英语:Thiazines)是指一类含有这样一种环的有机化合物:环含有四个碳原子、一个氮原子以及一个硫原子。具有噻嗪的化合物通常被用作为染料、安定药以及杀虫剂。
- 壶菌门壶菌(英语:Chytridiomycota)是一类具有动孢子(英语:zoospore)的真菌。其名称来源于希腊文χυτρίδιον(chytridion),意思是“小壶”,因其产生动孢子的结构动孢子囊而得名。壶菌
- 二氟甲基鸟氨酸二氟甲基鸟氨酸(Difluoromethylornithine;DFMO)是一种药物,也称为依氟鸟氨酸(Eflornithine),制造者为赛诺菲-安万特药厂。它是鸟胺酸去羧化酶(ornithine decarboxylase;ODC)的抑制物,而O
- 威拉德·冯·奥曼·蒯因威拉德·范奥曼·蒯因(英语:Willard Van Orman Quine,1908年6月25日-2000年12月25日),20世纪最有影响的美国哲学家、逻辑学家之一。出生于俄亥俄州阿克伦的富裕家庭,其父为一成功的
- 先验论先验(拉丁语:a priori;也译作 先天)在拉丁文中指“来自先前的东西”,或引申为“有经验之前”。近代西方传统中,认为先验指无需经验或先于经验获得的知识。它通常与后验知识相比较,
- 塞万提斯米格尔·德·塞万提斯·萨韦德拉(西班牙语:Miguel de Cervantes Saavedra,1547年9月29日-1616年4月23日),西班牙小说家、剧作家、诗人。1547年9月29日出生,1616年4月23日在马德里逝
- 飞蚊症飞蚊症正式名称为玻璃体混沌或玻璃体浮游物,又称云雾移睛。是一种因投入眼睛的光线将浮游在玻璃体的混浊物投影在视网膜上,而在视野中看到物体漂浮的现象。这些玻璃体浮游物在
- 苗语族苗语支是组成苗瑶语系的两个语支之一。分布于中国的广西、云南、贵州、广东、四川、湖南,以及中南半岛的越南、老挝、泰国、缅甸的北部。说苗语支语言的人大约650万人。苗语
- 细胞表面细胞表面受体(cell surface receptor),是一类位于细胞表面(英语:cell surface)的受体。细胞表面受体可以接收来自细胞外的信号,即与可以配对的配体结合,引发细胞内部的反应,最后产生
- 外星生命入侵外星生命入侵或外星人入侵(Alien Invasion)是科幻作品里常见的一种要素,故事大多是描写低等的外星生物或具高度文明的外星人来到了地球,并对地球上的生物和人构成威胁,到最后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