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亚裔
✍ dations ◷ 2025-07-18 12:16:12 #亚裔
蒙古人种(英语:Mongoloid),通称黄种人,是西方人定义的一个居住范围包括东亚、中亚、东南亚、北亚、南亚、北极地区、美洲以及太平洋岛屿上的种族。根据18-19世纪法国人类学家乔治·居维叶的理论,蒙古人种与高加索人种、尼格罗人种并列为人类的三大种族。蒙古人种有一些常见的生物学特征(表型),比如内眦赘皮、 中国型牙齿(英语:sinodonty)、铲形门齿以及幼态维持;有测试显示,蒙古人种具有较高的平均智商在西方国家,类似于“Albinist”过去曾是用于形容患白化病的白人的隐语,蒙古人种(Mongoloid)也曾用于指唐氏综合症的患者。但这种用法因为具有冒犯性,目前已不常用。根据今天的观点,蒙古人种在分类学上已不再有意义,仅是一个历史沿用名称,因为将人类分为三大种族的学说并不准确。黄种人是西方白人创造的词汇,中国传统上并没有这种概念,虽然黄种人的称呼出现在西方,在现代因为已经涉及种族歧视,因此欧美多改用亚洲人来称呼。而事实上大多数东亚人的肤色与南部欧洲人的肤色并无差别(见右图)。中国人、日本人等所谓“黄种人”传统上都是以肤白为美,反倒是白人以“小麦色”肌肤为美。而实际到过东方的早期白人,例如欧洲传教士,反而将包括中国人在内的东亚人称作“白人”。直到17世纪,由于歧视、黄祸(包括历史上匈人、蒙古人对欧洲的威胁)等原因,东亚人的肤色在白人笔下越来越暗。创造了双名法的瑞典生物学家林奈用“luridus”来指称东亚人的肤色,该词除了有“黄色、浅黄色”的含义外,还有“死亡、像幽灵一样”的意思,是个贬义词。同时在西方医学中,黄色皮肤还通常被视为黄疸病的症状。1795年,德国人类学家布卢门巴赫率先使用“黄种人”名称,而且专门发明出“蒙古人种”来指称以中国人、日本人等为主的东亚人。此后,居维叶等人进一步推广该概念,终于成为旧时学术界普遍看法。目前,仍较多中国人接受“黄种人”的概念。这可能跟历史上中国以黄色为尊贵色的观念有关。而日本人则很少自称黄种人。现时,部分黑人组织,坚持认为华人属于白人,例如南非比勒陀利亚高等法院于2008年裁定南非华人属于有色人种而并非“荣誉白人”,但因南非黑人贸工联合会等黑人经济组织拒绝承认华人是有色人种而引发争议,并要求南非政府就此项裁决向最高法院提出上诉,以便于将华人划出受益的弱势群体地位。
相关
- 冲田总司冲田 总司(1842年7月8日-1868年7月19日),本名藤原春政,幼名宗次郎,后改为藤原房良、冲田总司,生于江户(今日本东京都)白河藩宅,是江户时代后期的新选组队士、局长助勤、一番队组长、剑
-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是一种疾病过程其特点是血液中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持续性地升高(多于1500嗜酸性粒细胞/立方毫米),没有明显的病因。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有两种形式:心内膜纤维
- 吡喹酮吡喹酮(英语:Praziquantel,或英语:Biltricide)为一种用于人类及动物的驱虫药,专门治疗绦虫及吸虫。对于血吸虫、中华肝吸虫、广节裂头绦虫(英语:Diphyllobothrium latum)特别有效,吡喹
- 声门音声门音,通称喉音,是指调音部位在声门的一类辅音。这类辅音往往表现出独特的性质。"摩擦音"不是真的摩擦音。这是历史上惯用的单词而已。他们另表示出喉音(发声(phonation(英语:Ph
- 缓存高速缓存(英语:cache,/kæʃ/ KASH )简称缓存,原始意义是指访问速度比一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快的一种RAM,通常它不像系统主存那样使用DRAM技术,而使用昂贵但较快速的SRAM技术。Cach
- 卵菌纲见内文卵菌门(学名:Oomycota)或卵菌纲(学名:Oomycetes),俗称水霉 (water mold),是一种与真菌很相似的真核微生物,不具叶绿素,不进行光合作用,需将养分在体外分解后,再进行吸收。但根据亲
- 泉水泉是地下水天然出露至地表的地点,或者地下含水层露出地表的地点,大多位于冲积扇顶部。当含水层或含水通道被破坏露出地表时,地下水便涌出地表成泉。泉是地下水的一种重要的排泄
- 伊斯特别墅埃斯特别墅(Villa d'Este)是位于意大利蒂沃利的一处庄园。蒂沃利是位于罗马以东约30公里处丘陵上的一座城市。因其气候温和且附近多森林,自罗马帝国时期就是上流阶级的保养地。
- 铸造铸造是人类掌握比较早的一种热加工工艺,已有约6000年的历史。在中国地区的史前人类约在公元前1700~前1000年之间已进入青铜铸件的全盛期,工艺上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准。铸造是指将
- 地名地名即一个地区的名称。地名的形成,受该地的地理、历史、民族和语言所影响,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地名可被视为一种“活化石”,了解该地区的环境发展和变迁。地名一般可分为通名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