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散州
✍ dations ◷ 2025-06-28 19:44:02 #散州
散州,指元、明、清时代不直接隶属于省的州;清代直接隶属于省的州称为直隶州,与散州相对。元朝有路、府、州、县等行政区划单位。有的府、州直属于中书省或行中书省,有的府、州则隶属于路,隶属于路的府、州称为散府、散州。路下辖县、散府、散州,散府、散州之下又可辖县,层级关系相当混乱。明初把路全部改为府,原有的散府或者撤销,或者由省直辖。散府不复存在,散州则仍然保留。府下辖县和散州,散州下还可辖县。因此关于明朝的地方行政区划层级设置有“三级制”和“四级制”的争论;明朝的散州没有附郭县,元代所有散州的附郭县在明初都“省入”州(即与州合并),因此散州的州治区域直属于州,不属于任何县;明初还把许多元代散州降级为县,产生了一批单字命名的县(因州名多为单字),如曹州→曹县、嵩州→嵩县、万州→万县等。清朝雍正年间实行一系列行政区划改革,其中一项是规定散州不能辖县,而直属于省的直隶州可辖县,以避免行政层级紊乱。此时一些散州升为直隶州;其他散州所辖的县,有的并入州中,有的则改由府管辖。所以清代的散州层级与县相当(但州官的品级仍然高于县官),而地方制度也很明确地变成“三级制”,这在清代是很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改革。清代的直隶州也没有附郭县。清朝的“道”并不是正式行政区划,而是省的派出机关,其地位在省与府之间,但是清代中后期,“道”的权力又越来越大,介于省级与府州厅级之间,所以清中后叶,地方行政制度又演变成“准四级制”。民国二年,全国实施废府、州、厅,所有的散州、散厅都直接改制成了县。譬如:明代的广东布政使司惠州府连平州曾管辖河源县与和平县两县;到清雍正年间,连平州依新规定就不能再辖县,河源、和平两县改归惠州府管辖,所以连平州就成了一个县级单位。到了民国时期,全国实施废府、州、厅改县(散州、散厅一律改为县;废除府、直隶州、直隶厅,所有县由省直辖),连平州就改为广东省连平县。因此又产生了一批单字县名,如直隶省顺天府通州→直隶省通县等。清雍正以后,内地政区的层级关系为:
相关
- 机电整合机电整合可以指:
- 甲状腺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又称TSH(英语:Thyroid-stimulating hormone, TSH or Thyrotropin),是一个由垂体前叶当中的促甲状腺激素细胞所分泌的肽类激素。该激素用于调节甲状腺的内分泌功能.
- Gsub1/sub期G1期是细胞周期中间期的一个阶段,位于S期之前。对于大多数细胞,G1期占据了其寿命的大多数时间。细胞在此期间复制细胞器并合成生长所需的糖、蛋白质和脂质,因此需要大量结构蛋
- 王方定王方定(1928年-),放射化学家,四川自贡人。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方定1953年毕业于四川化工学院化学工程系(后并入成都工学院)。曾参加铀矿石的分析、处理研
- 德国饮食文化德国饮食文化是指德国国内和日耳曼人的饮食习惯。德国由于身处欧洲大陆之中心,饮食文化与内陆地区之物产分布息息相关。整体上德国人较为爱好肉类。其中德国人非常爱吃猪肉,大
- L-门冬酰胺酶门冬酰胺酶(英语:Asparaginase,EC 3.5.1.1),又名天冬酰胺酶或天门冬酰胺酶,是一种催化天冬酰胺水解成天冬氨酸的酶。在自然界中,一些微生物能产生这种酶。不同类型的门冬酰胺酶被用
- 染整工业染整工业是纺织工业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纤维材料经过纺纱,织造生产出坯纱,坯布(原布),然后都要经过染整加工才能使用。染整加工主要是通过化学
- 亲鸾亲鸾(しんらん,1173年-1263年),日本镰仓时代初期僧侣。又名范宴、绰空、善信。以天亲、昙鸾各取一字,自称亲鸾,有时谦称为愚秃亲鸾,谥号“见真大师”。净土真宗之祖师。曾经在比叡山
- 莒光乡坐标:25°58′19″N 119°55′58″E / 25.9719667°N 119.9326833°E / 25.9719667; 119.9326833莒光乡(福州语平话字:.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
- 耳乌贼科见内文耳乌贼科(学名:Sepiolidae)是头足纲十足总目耳乌贼科之下的一个科,包括有三到四个亚科,15个属。Template:Sepiolida-st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