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州

✍ dations ◷ 2025-02-23 21:16:06 #散州
散州,指元、明、清时代不直接隶属于省的州;清代直接隶属于省的州称为直隶州,与散州相对。元朝有路、府、州、县等行政区划单位。有的府、州直属于中书省或行中书省,有的府、州则隶属于路,隶属于路的府、州称为散府、散州。路下辖县、散府、散州,散府、散州之下又可辖县,层级关系相当混乱。明初把路全部改为府,原有的散府或者撤销,或者由省直辖。散府不复存在,散州则仍然保留。府下辖县和散州,散州下还可辖县。因此关于明朝的地方行政区划层级设置有“三级制”和“四级制”的争论;明朝的散州没有附郭县,元代所有散州的附郭县在明初都“省入”州(即与州合并),因此散州的州治区域直属于州,不属于任何县;明初还把许多元代散州降级为县,产生了一批单字命名的县(因州名多为单字),如曹州→曹县、嵩州→嵩县、万州→万县等。清朝雍正年间实行一系列行政区划改革,其中一项是规定散州不能辖县,而直属于省的直隶州可辖县,以避免行政层级紊乱。此时一些散州升为直隶州;其他散州所辖的县,有的并入州中,有的则改由府管辖。所以清代的散州层级与县相当(但州官的品级仍然高于县官),而地方制度也很明确地变成“三级制”,这在清代是很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改革。清代的直隶州也没有附郭县。清朝的“道”并不是正式行政区划,而是省的派出机关,其地位在省与府之间,但是清代中后期,“道”的权力又越来越大,介于省级与府州厅级之间,所以清中后叶,地方行政制度又演变成“准四级制”。民国二年,全国实施废府、州、厅,所有的散州、散厅都直接改制成了县。譬如:明代的广东布政使司惠州府连平州曾管辖河源县与和平县两县;到清雍正年间,连平州依新规定就不能再辖县,河源、和平两县改归惠州府管辖,所以连平州就成了一个县级单位。到了民国时期,全国实施废府、州、厅改县(散州、散厅一律改为县;废除府、直隶州、直隶厅,所有县由省直辖),连平州就改为广东省连平县。因此又产生了一批单字县名,如直隶省顺天府通州→直隶省通县等。清雍正以后,内地政区的层级关系为:

相关

  • 热浸镀锌热浸镀锌(HDG),亦称为热镀锌,是一种将钢铁部件置于熔融的锌液中、使镀件获得一层金属保护层的防锈(英语:Rustproofing)方法。热浸镀锌技术具有镀层耐腐蚀性强、厚度及表面形态可控
  • 阿耳忒弥斯神庙坐标:37°56′59″N 27°21′50″E / 37.94972°N 27.36389°E / 37.94972; 27.36389阿耳忒弥斯神庙(希腊语:Ναός της Αρτέμιδος στην Έφεσο)是希腊神
  • 氮芥类氮芥类物质(英语:Nitrogen mustards)是一类结构与芥子气相似的细胞毒化疗药物,属于非选择性烷化剂的一种。虽然主要应用于临床,早期的氮芥类物质也能像芥子气一样用作化学武器。
  • 皇甫谧皇甫.mw-parser-output ruby>rt,.mw-parser-output ruby>rtc{font-feature-settings:"ruby"1}.mw-parser-output ruby.large{font-size:250%}.mw-parser-output ruby.larger
  • 印度文学印度文学(英语:Indian literature)指1947年之前创作于印度次大陆和印度共和国建立之后的文学。印度共和国共有22种通用的官方语言。 古印度文学的时间划分目前仍存在争议。欧洲
  • 春秋决狱春秋决狱是中国古代在审判案件时的一种断狱方式,司法官根据《春秋》的义理来判断案件如何定罪。春秋决狱从汉武帝时代开始,直至唐朝儒家思想和法学完全结合在一起,“礼法合一”
  • 马来统治者最高元首后东姑阿兹纱阿蜜娜(英语:Tunku Azizah Aminah Maimunah)副最高元首苏丹纳兹林沙(马来语:Sultan Nazrin Muizuddin Shah ibni Sultan Azlan Muhibbuddin Shah)副首相(不设
  • 文德尔施泰因7-X文德尔施泰因7-X(德语:Wendelstein 7-X)是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等离子体物理学研究所(英语:Max Planck Institute of Plasma Physics)(IPP)在德国北部城市格赖夫斯瓦尔德建造的一台实
  • 希腊菜希腊饮食(希腊语:Ελληνική Κουζίνα)为典型的地中海风格,受意大利、巴尔干诸国、土耳其等国影响。广泛使用橄榄油、蔬菜、香草、谷物,以及面包、酒、鱼,各种肉类,包
  • 日射量日射量是一个用来度量在给定的时间和区域内太阳辐射能量的数值,它通常被表达成每平方米太阳辐照的功率(W/m2)或千瓦每平方米每天 (kW/(m2·天))。日射量在早上10时到下午2时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