陀螺仪

✍ dations ◷ 2025-07-11 17:26:43 #陀螺仪
陀螺仪(英文:gyroscope),是一种基于角动量守恒的理论,用来感测与维持方向的装置。陀螺仪主要是由一个位于轴心且可旋转的转子构成。由于转子的角动量,陀螺仪一旦开始旋转,即有抗拒方向改变的趋向。陀螺仪多用于导航、定位等系统。1852年法国的物理学家莱昂·傅科为了研究地球自转,首先发现高速转动中的转子(rotor),由于惯性作用它的旋转轴永远指向一固定方向,他用希腊文gyro(旋转)和skopein(看)两字合为gyroscopei一字来命名这种仪表。1860年代,电动马达的演进使得陀螺仪能够无限旋转,进而诞生了第一组航向指示器的原型,甚至是更复杂的仪器--旋转罗盘。第一组有功能性的旋转罗盘于1904年由德国发明家赫尔曼·安修斯·康菲(英语:Hermann Anschütz-Kaempfe)申请专利,美国人艾尔默·斯派理(英语:艾爾默·斯派理)在一年后也提出了他自己的设计。其他国家很快地便发觉到陀螺仪在军事方面的重要性—在这个航行技术为最重要的军事力量指标的年代—因而创立了他们自己的陀螺仪工业。斯派理陀螺仪公司快速扩张并供应飞机与船舰的稳定器,其他陀螺仪开发商也跟进。到了20世纪末,原本只在飞机、导弹上存在的陀螺仪逐步民用化,也从机械结构迈入电子时代,使用的原理也不尽相同,然而他们的价格依旧昂贵,感应器集成度也不高,只会用在大型仪器上,但21世纪以来,因为智能手机产业的进步,陀螺仪的体积不断缩小,使得原本笨重而昂贵的陀螺仪忽然变成唾手可得的零组件,也带动了小型无人机的发展。陀螺仪的装置,一直是航空和航海上航行姿态及速率等最方便实用的参考仪表。基本上陀螺仪是一种机械装置,其主要部分是一个对旋转轴以极高角速度旋转的转子,转子装在一支架内(见图一a);在通过转子中心轴XX1上加一内环架,那么陀螺仪就可环绕飞机两轴作自由运动;然后,在内环架外加上一外环架;这个陀螺仪有两个平衡环,可以环绕飞机三轴作自由运动,就是一个完整的空间陀螺仪(space gyro)。陀螺仪用在飞机飞行仪表的心脏地位,是由于其两个基本特性:一为定轴性(inertia 或 rigidity),另一是逆动性(precession),这两种特性都是建立在角动量守恒的原则下。物体维持自身转动状态并对抗改变的能力称为转动惯量,其由相对于特定旋转轴的质量分布决定,对多质点物体转动惯量 I = ∑ i = 1 N m i r i 2 {displaystyle textstyle I=sum _{i=1}^{N}{m_{i}r_{i}^{2}}} ,概言之:质量越大、对轴距离越远,转动惯量越大。一方面陀螺转子的对轴对称性结构使得其具备了同质量物体较大的对轴转动惯量,意味着其在同阻力扭矩情况下能够更长时间保持原始运动状态;另一方面在轴的、小摩擦与无角自由度限制的支点使得外力无法籍此产生较大且有效的阻力扭矩;因此当陀螺转子以极高速度旋转时,其转动得以维持并保持其轴指向一个相对固定的方向,这种物理现象称为陀螺仪的定轴性或惯性。在运转中的陀螺仪,如果外界施一力在转子上,此力对支点的力矩当可分解为顺轴方向和垂直于轴方向两个分力矩;前者使陀螺加速、减速,但不会改变转轴方向;后者的时间积分将会逐渐改变转动方向(通常是短时较小而随时间逐渐积累增大),并产生相对于原轴的章动(新的旋转轴原轴旋转,如转速降低时陀螺受重力作用时的非垂直旋转)。在运转中的陀螺仪,如果外界施一作用或力矩在转子旋转轴上,则旋转轴并不沿施力方向运动,而是顺着转子旋转向前90度垂直施力方向运动,此现象即是逆动性。 逆动性的大小也有三个影响的因素: 外界作用力愈大,其逆动性也愈大; 转子的质量惯性矩(moment of inertia)愈大,逆动性愈小; 转子的角速度愈大,逆动性愈小。 而逆动方向可根据逆动性原理取决于施力方向及转子旋转方向。

相关

  • 血液脂类血脂是指血液里脂肪含量,通常包括胆固醇(Cholesterol)与三酸甘油酯(Triacylglycerol),又称为“血胆固醇”(blood cholesterol)。其量度单位为mg/dL。胆固醇又分为高密度、低密度、非
  • 徐寿徐寿(1818年2月26日-1884年9月24日),字生元,号雪村,江苏无锡人,清末科学家,中国近代化学的启蒙者。徐寿幼时丧父,道光、咸丰年间放弃科考而研究科学。咸丰十一年为安庆军械所工程技术
  • 法语圈国际组织法语国家及地区国际组织(法语:Organisation internationale de la Francophonie,简称OIF),简称法语国家组织,也有译名为法语圈国际组织,是以法语作为第一语言、或受法国文化显著影
  • 免疫网络学说免疫网络学说是1974年以来,Niels Jerne和Geoffrey W. Hoffmann发展的一个学说,用来解释适应性免疫系统的运作原理。此理论认为,免疫系统是由拥有可变区域的淋巴球和分子所构成
  • T细胞受体结构 / ECODT细胞受体(T cell receptor, TCR)是T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负责识别由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所呈递的抗原,它与B细胞受体(英语:B-cell receptor)不同,并不能识别游离的
  • 分子间作用力br /分子间作用力(Intermolecular force),亦称分子间引力,指存在于分子与分子之间或高分子化合物分子内官能基之间的作用力,简称分子间力。它主要包括:此外科学家也不断研究新的分子间
  • 辛提人辛提人(Sinti),又译作辛塔人(Sinta)、辛特人(Sinte)。这个民族,约于中世纪从印度逐渐迁徙至欧洲。部分学术分类将其归纳为中欧罗姆人的一支。而按联合国资料,则将彼此并列作两个民族
  • 离心率在天文动力学,架构在标准假说下的任何轨道都必须是圆锥切面的形状。圆锥切面的离心率,轨道离心率是定义轨道形状的重要参数,而且定义了绝对的形状。离心率可以解释为形状从圆形
  • 盖洛普调查机构盖洛普,是一间以调查为基础的全球绩效管理咨询公司,于1935年由乔治·盖洛普所创立。该公司以其于世界各国所做的民意调查而闻名。盖洛普与世界各地的组织合作。在1988年,也就是
  • 伊蒂丝·罗斯福伊蒂丝·克米特·卡劳·罗斯福(英语:Edith Kermit Carow Roosevelt,1861年8月6日-1948年9月30日),生于美国康乃狄克州诺威奇,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的第二任妻子,在1901年至19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