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年西南印度洋热带气旋季

✍ dations ◷ 2025-08-20 21:49:31 #西南印度洋气旋季,2014年气象

2014-2015年西南印度洋热带气旋季在2014年11月15日开始,并在2015年4月30日完结(某些地区的热带气旋季在2015年5月15日完结)。

此文内容只包含在西南印度洋形成的热带气旋的介绍。

风暴是由留尼汪气象部发出报告。如果一个热带低气压在南纬0-40度,东经31-55度之间增强为中度热带风暴的话,马达加斯加就会为它命名。如果一个热带低气压在南纬0-40度,东经55-90度之间增强为中度热带风暴的话,毛里求斯就会为它命名。

以下所有气旋的强度及其他相关资讯均以留尼汪气象部公报为准。

2014年11月14日,一个低压区约在南纬7度、东经68度生成。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给予扰动编号95S。

11月15日10:30,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对其在24小时内形成为热带气旋的机会给予“LOW”的评级。

11月16日02:30,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对其评级提升为“MEDIUM”。清晨6时,留尼汪气象部将其升格为热带扰动,并给予编号01R。中午12时,留尼汪气象部将其升格为热带低气压。13:30,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对其发布热带气旋形成警报,并对其评级提升为“HIGH”。傍晚6时,留尼汪气象部将其升格为中度热带风暴,毛里求斯气象部门将其命名为Adjali(阿嘉莉)。同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并给予编号01S。

11月17日清晨6时,留尼汪气象部将其升格为强烈热带风暴。

11月18日凌晨12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一级热带气旋。清晨6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降格为热带风暴。傍晚6时,留尼汪气象部将其降格为中度热带风暴。

11月19日傍晚6时,留尼汪气象部将其降格为热带低气压。同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对其发出最后的警报。

11月23日傍晚6时,留尼汪气象部对其发出最后的警报。

2014年12月30日清晨6时,凯特越过东经90度线,离开澳洲海域,进入由留尼汪气象部负责的西南印度洋海域。当时留尼汪气象部将其定性为强烈热带气旋,而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当时将其定性为三级热带气旋。中午12时,留尼汪气象部将其降格为热带气旋。

12月31日凌晨12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降格为二级热带气旋。清晨6时,留尼汪气象部将其降格为强烈热带风暴。同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降格为一级热带气旋。中午12时,留尼汪气象部将其降格为中度热带风暴。同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降格为热带风暴,并对其发出最后的警报。傍晚6时,留尼汪气象部将其降格为热带低气压,并对其发出最后的警报。

其后,于留尼汪气象部所发布的最佳路径中,把凯特的接近中心最高持续风速下调为90节,中心最低气压上调至950hPa。

2015年1月9日中午12时,留尼汪气象部开始断续地为一个在马达加斯加以东海域的一个“不稳定天气区域”(A Zone of Disturbed Weather)发出热带气旋报告,并给予编号05R。

1月10日02:30,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对其在24小时内形成为热带气旋的机会给予“LOW”的评级。傍晚6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对其评级提升为“MEDIUM”。同时,留尼汪气象部将其升格为热带扰动。

1月11日凌晨12时,留尼汪气象部将其升格为热带低气压。凌晨2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对其发布热带气旋形成警报,并对其评级提升为“HIGH”。清晨6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并给予编号05S。同时,留尼汪气象部将其升格为中度热带风暴,马达加斯加气象部门将其命名为Bansi(班西)。中午12时,留尼汪气象部将其升格为强烈热带风暴。傍晚6时,留尼汪气象部将其升格为热带气旋。同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一级热带气旋。

1月12日,班西快速增强。清晨6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直接将其升格为三级热带气旋。中午12时,留尼汪气象部将其升格为强烈热带气旋。同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四级热带气旋。

1月13日凌晨12时,留尼汪气象部将其升格为特强热带气旋。同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五级热带气旋,成为自2013年气旋布鲁斯以来,首个西南印度洋的五级热带气旋。同日,班西进入眼墙置换循环,因此其强度开始减弱。清晨6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降格为四级热带气旋。中午12时,留尼汪气象部将其降格为强烈热带气旋。

1月14日凌晨12时,留尼汪气象部将其降格为热带气旋。清晨6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直接将其降格为二级热带气旋。

1月15日,随着班西完成眼墙置换过程,强度开始重新增强。清晨6时,留尼汪气象部再次将其升格为强烈热带气旋。同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直接将其升格为四级热带气旋。

1月17日凌晨12时,留尼汪气象部将其降格为热带气旋。清晨6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直接将其降格为二级热带气旋。傍晚6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降格为一级热带气旋。

1月18日清晨6时,留尼汪气象部将其降格为强烈热带风暴。中午12时,留尼汪气象部将其定性为后热带气旋。傍晚6时,留尼汪气象部认为班西已经转化为温带气旋,并为其发出最后热带气旋报告。同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降格为热带风暴,并为其发出最后热带气旋报告。

2015年1月11日,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对一个在莫桑比克近岸的陆上系统给予编号93S。

1月12日傍晚6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对其在24小时内形成为热带气旋的机会给予“LOW”的评级。

1月14日清晨6时,留尼汪气象部开始为93S发出热带气旋报告,并给予编号06R。当时留尼汪气象部将其评定为“不稳定天气区域”(A Zone of Disturbed Weather)。中午12时,留尼汪气象部将其升格为热带扰动。

1月15日傍晚6时,留尼汪气象部将其升格为热带低气压。

1月16日凌晨12时,留尼汪气象部将其升格为中度热带风暴,马达加斯加气象部门将其命名为Chedza(查德扎)。同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并给予编号06S。中午12时,留尼汪气象部将其升格为强烈热带风暴。傍晚6时,查德扎在马达加斯加梅纳贝区穆龙达瓦海岸登陆。同时,留尼汪气象部将其降格为中等热带风暴。

1月17日凌晨12时,留尼汪气象部将其降格为热带低气压。同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降格为热带低气压。大约早上10时,查德扎从马达加斯加法土法韦-非图韦那尼区马南扎里移入海洋。傍晚6时,留尼汪气象部再次将其升格为中度热带风暴。

1月18日凌晨12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为其发出最后热带气旋报告。

1月19日凌晨12时,留尼汪气象部再次将其升格为强烈热带风暴。中午12时,留尼汪气象部将其定性为后热带气旋。傍晚6时,留尼汪气象部为其发出最后热带气旋报告。

2015年1月26日清晨6时,留尼汪气象部开始为一个在西南印度洋东部的一个“不稳定天气区域”(A Zone of Disturbed Weather)发出热带气旋报告,并给予编号07R。中午12时,留尼汪气象部将其升格为热带扰动。傍晚6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并给予编号08S。

1月27日凌晨12时,留尼汪气象部将其升格为热带低气压。清晨6时,留尼汪气象部将其升格为中度热带风暴,毛里求斯气象部门将其命名为Diamondra(戴蒙德拉)。

1月29日清晨6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为其发出最后热带气旋报告。

1月30日清晨6时,留尼汪气象部将其定性为后热带气旋。

2月1日清晨6时,留尼汪气象部认为戴蒙德拉已经转化为温带气旋,并为其发出最后热带气旋报告。

2015年1月27日清晨6时,留尼汪气象部把一个在南纬13度,东经63度左右的低压区升格为热带扰动,并给予编号08R。中午12时,留尼汪气象部将其升格为热带低气压。傍晚6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并给予编号09S。

1月28日凌晨12时,留尼汪气象部将其升格为中度热带风暴,毛里求斯气象部门将其命名为Eunice(尤尼思)。清晨6时,留尼汪气象部将其升格为强烈热带风暴。同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一级热带气旋。中午12时,留尼汪气象部将其升格为热带气旋。同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二级热带气旋。

1月29日,尤尼思快速增强。中午12时,留尼汪气象部将其升格为强烈热带气旋。同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直接将其升格为四级热带气旋。傍晚6时,留尼汪气象部将其升格为特强热带气旋。

1月30日凌晨12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五级热带气旋,成为自本年气旋班西以来,第二个西南印度洋的五级热带气旋。清晨6时,留尼汪气象部评定尤尼思的10分钟中心风力为130kt,中心最低气压为900hPa,使尤尼思的巅峰风力超越气旋加菲洛,成为西南印度洋有记录以来巅峰风力最强之热带气旋,不过气压仍略高于加菲洛5hPa。

1月31日,尤尼思进入眼墙置换循环,因此其强度开始减弱。凌晨12时,留尼汪气象部将其降格为强烈热带气旋。同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降格为四级热带气旋。傍晚6时,留尼汪气象部将其降格为热带气旋。

2月1日凌晨12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直接将其降格为二级热带气旋。中午12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降格为一级热带气旋。

2月2日凌晨12时,留尼汪气象部将其定性为后热带气旋。中午12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降格为热带风暴,并为其发出最后热带气旋报告。

2月3日凌晨12时,留尼汪气象部为其发出最后热带气旋报告。

2015年2月4日,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对一个在莫桑比克近岸的系统给予编号92S。

2月5日中午12时,留尼汪气象部开始为一个在莫桑比克海峡西南部的一个“不稳定天气区域”(A Zone of Disturbed Weather)发出热带气旋报告,并给予编号09R。

2月6日清晨6时,留尼汪气象部直接将其升格为热带低气压。中午12时,留尼汪气象部将其升格为中度热带风暴,马达加斯加气象部门将其命名为Fundi(方迪)。18:00,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并给予编号11S。

2月8日18:00,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为其发出最后热带气旋报告。

2月9日凌晨12时,留尼汪气象部将其定性为后热带气旋。清晨6时,留尼汪气象部认为方迪已经转化为温带气旋,并为其发出最后热带气旋报告。

留尼汪气象部在事后发布的最佳路径中,把方迪的强度向上修订为强烈热带风暴,接近中心最高持续风速上调为50节,中心最低气压下调至985hPa。

2015年2月22日中午12时,留尼汪气象部开始为一个在南纬14度,东经78度左右的一个“不稳定天气区域”(A Zone of Disturbed Weather)发出热带气旋报告,并给予编号10R。

2月23日清晨6时,留尼汪气象部将其升格为热带扰动。

2月24日清晨6时,留尼汪气象部将其升格为热带低气压。同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并给予编号14S。中午12时,留尼汪气象部将其升格为中度热带风暴,毛里求斯气象部门将其命名为Glenda(格伦达)。

2月28日清晨6时,留尼汪气象部将其定性为后热带气旋。同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为其发出最后热带气旋报告。

3月1日清晨6时,留尼汪气象部为其发出最后热带气旋报告。

2015年3月7日中午12时,留尼汪气象部把一个在南纬19度,东经50度左右的低压区升格为热带扰动,并给予编号12R。

3月8日中午12时,留尼汪气象部将其升格为热带低气压。18:00,留尼汪气象部将其升格为中度热带风暴,马达加斯加气象部门将其命名为Haliba(哈利巴)。同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并给予编号16S。

3月10日清晨6时,留尼汪气象部将其降格为热带低气压。同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降格为热带低气压,并为其发出最后的警报。中午12时,留尼汪气象部将其降格为热带扰动。

3月11日清晨6时,留尼汪气象部为其发出最后热带气旋报告。

其后,于留尼汪气象部所发布的最佳路径中,留尼汪气象部将哈利巴的风速上调为45节。

2015年4月1日中午12时,留尼汪气象部把一个在南纬18度,东经74度左右的低压区升格为热带扰动,并给予编号13R。

4月2日清晨6时,留尼汪气象部将其降格为“不稳定天气区域”(A Zone of Disturbed Weather)。中午12时,留尼汪气象部为其发出最后热带气旋报告。

4月5日,其残余云系在南纬16度,东经64度左右海面上重新发展。中午12时,留尼汪气象部再次将其升格为热带扰动。

4月6日凌晨12时,留尼汪气象部将其升格为热带低气压。同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并给予编号22S。18:00,留尼汪气象部将其升格为中等热带风暴,毛里求斯气象部门将其命名为Joalane(乔莱恩)。

4月7日凌晨12时,留尼汪气象部将其升格为强烈热带风暴。中午12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一级热带气旋。18:00,留尼汪气象部将其升格为热带气旋。

4月8日凌晨12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二级热带气旋。

4月9日中午12时,留尼汪气象部将其降格为强烈热带风暴。同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降格为一级热带气旋。18:00,留尼汪气象部再次将其升格为热带气旋。

4月11日清晨6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再次将其升格为二级热带气旋。18:00,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降格为一级热带气旋。

4月12日凌晨12时,留尼汪气象部将其定性为后热带气旋。清晨6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降格为热带风暴,并为其发出最后热带气旋报告。

4月13日中午12时,留尼汪气象部为其发出最后热带气旋报告。

2015年4月5日06:00,留尼汪气象部把一个在南纬12度,东经87度左右的低压区直接升格为热带低气压,并给予编号14R。18:00,留尼汪气象部将其升格为中度热带风暴,毛里求斯气象部门将其命名为Ikola(伊科拉)。同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并给予编号21S。

4月6日06:00,留尼汪气象部将其升格为强烈热带风暴。同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一级热带气旋。中午12时,留尼汪气象部将其升格为热带气旋。18:00,伊科拉越过东经90度线,离开西南印度洋海域,进入澳洲海域。

除了被命名的热带气旋外,还有一些没被命名的低气压和被联合台风警报中心认为是热带风暴的热带气旋。以下列出那些热带气旋的资料。

2014年11月21日,一个低压区在南纬6度,东经88度左右生成。同日,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给予扰动编号97S。

11月22日18:00,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对其在24小时内形成为热带气旋的机会给予“LOW”的评级。

11月25日06:30,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对其评级提升为“MEDIUM”。中午12时,留尼汪气象部将其升格为热带扰动,并给予编号02R。18:00,留尼汪气象部将其升格为热带低气压。

11月26日中午12时,留尼汪气象部将其降格为热带扰动,并开始只不定时地对02R发出热带气旋报告。

11月27日07:30,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对其发布热带气旋形成警报,并对其评级提升为“HIGH”。

11月28日06:00,留尼汪气象部再次将其升格为热带低气压。中午12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并给予编号02S。

11月29日凌晨12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降格为热带低气压。中午12时,留尼汪气象部将其降格为热带扰动。同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对其发出最后的警报。

11月30日06:00,留尼汪气象部为其发出最后热带气旋报告。

2014年12月13日06:00,巴贡越过东经90度线,离开印尼海域,进入由留尼汪气象部负责的西南印度洋海域。当时留尼汪气象部将其定性为热带扰动,并为其发出最后热带气旋报告。而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当时将其定性为热带风暴,并为其发出最后热带气旋报告。

其后,巴贡已经逐渐消散。

2015年3月3日,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对一个在莫桑比克近岸的系统给予编号92S。

3月5日中午12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并给予编号15S。

3月6日06:00,留尼汪气象部直接将其升格为热带低气压,并给予编号11R。

3月7日06:00,留尼汪气象部将其降格为热带扰动。同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降格为热带低气压,并为其发出最后的警报。

3月8日06:00,留尼汪气象部为其发出最后热带气旋报告。早上9时,其残余云系在马达加斯加梅拉基区迈因蒂拉努海岸登陆。

3月9日17:00,其残余云系从马达加斯加法土法韦-非图韦那尼区努西瓦里卡移入海洋。

3月11日凌晨12时,其残余云系逐渐消散。

西南印度洋的热带气旋是由世界气象组织西南印度洋热带气旋委员会命名。由毛里求斯、马拉维、莫桑比克、纳米比亚、塞舌尔、南非、斯威士兰、津巴布韦、坦桑尼亚、博茨瓦纳、科摩罗、莱索托和马达加斯加提供名字。当热带气旋在东经55度以西达到“中度热带风暴”的强度,位于马达加斯加的热带气旋警告中心就会为该系统命名。当热带气旋在东经55度及东经90度之间达到“中度热带风暴”的强度,位于毛里求斯的热带气旋警告中心就会为该系统命名。本年未用名称以灰色表示,黑体字表示今年已经使用过,粗体名称表示该风暴活跃中,橙色表示下一个即将使用的热带气旋名称。

相关

  • 克里语克里语(英文:Cree language,平原克里语:Nēhiyawēwin / ᓀᐦᐃᔭᐍᐏᐣ)是一系列联系密切的阿尔冈昆语族方言连续体。主要使用在加拿大北部,使用人数约117,000人,是加拿大使用人数
  • 总担触手冠动物(拉丁语:Lophophorata),一切具有触手冠(口周围成扇形排列的一圈具纤毛之触手)的无脊椎动物。包括苔藓动物门(Bryozoa)、腕足动物门(Brachiopoda)、帚形动物门(Phoronida)。主
  • 王国王国,是一种实行君主制的主权国家,通常指统治者称号为“国王”或“女王”的国家。现代实行君主制的国家多称为王国或君主国,汉语多对应到英语的Kingdom,按照中文的概念,多指国家
  • 工作犬工作犬是指从事各项工作以协助其人类伙伴的狗,与展览犬以外表特征等作为评选标准相比较,工作犬重视犬种原本发展的功能性质,例如边境牧羊犬重视协助牧羊的实际能力,而非其外型。
  • 日鞘日鞘(英语:heliosheath)是在日球层顶和终端震波之间的区域,是太阳系外面的边界,分布在太阳风创造出的气泡边缘。日鞘与太阳的距离在80到100天文单位,目前还处于工作状态的旅行者1
  • 古新世-始新世极热事件古新世-始新世极热事件(英语:Paleocene–Eocene Thermal Maximum;简称:PETM),或称为“第一次始新世极热事件”(英语:Eocene Thermal Maximum 1;简称:ETM1),过去也被称为“早始新世极热事
  • 皇帝菜茼蒿(学名:Glebionis coronaria),别名春菊、打某菜、茼蒿菜、艾菜、皇帝菜,是一种菊属植物,原产于地中海南岸。茼蒿在欧洲原本是庭园中美丽的观叶植物,但在宋朝引进中国后,却成为餐
  • 阿克敦阿克敦(满语:ᠠᡴᡩᡠᠨ,转写:,1685年-1756年),满洲正蓝旗,清朝政治人物、清朝刑部尚书。康熙四十七年戊子科中举,四十八年(1709年)己丑科成联捷进士。曾任左都御史。乾隆十一年(1746年)五
  • 印度巨松鼠印度巨松鼠(学名:)是一种巨型树栖(英语:Arboreal locomotion)松鼠。成鼠身长达14吋,重约2公斤。昼行,主食花、果和树皮。特点是它近乎紫色的毛。
  • 陈得芝陈得芝(1933年11月3日-),中国历史学家,福建霞浦人。陈1960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历史系,此后留校任教,现任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元史研究室主任。陈师从著名历史学家韩儒林,在蒙古历史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