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新世-始新世极热事件
✍ dations ◷ 2024-12-23 00:33:25 #古新世-始新世极热事件
古新世-始新世极热事件(英语:Paleocene–Eocene Thermal Maximum;简称:PETM),或称为“第一次始新世极热事件”(英语:Eocene Thermal Maximum 1;简称:ETM1),过去也被称为“早始新世极热事件(Initial Eocene Thermal Maximum)”和“晚古新世极热事件(Late Paleocene Thermal Maximum)”,是指地质年代里一个时期内全球温度平均温度上升5℃到8℃的事件。该气候事件发生在古新世与始新世地质时期的边界。事件发生的确切时间和持续时长尚不确定,但估计发生在距今5,550万年前。据估计,在相关时期里大量碳排放到大气中持续了2万年到5万年;而整个温暖期则持续了20万年。在这段时期里,全球平均温度上升了5℃到8℃。古新世-始新世极热事件的肇始与北大西洋大型火成岩区域(英语:North Atlantic Igneous Province)的火山作用和隆起有关,这导致了地球碳循环的极端变化和温度的显著升高。这一时期的特点是来自全球的碳稳定同位素比值(英语:Stable isotope ratio)(δ13碳(英语:δ13C))出现了显著的负偏差;更具体地说,海洋及陆地中碳酸盐和有机碳的“13碳 / 12碳”比率大大降低。而根据相匹配的δ13碳(英语:δ13C)、δ11硼、δ18氧数据显示,在5万年的时间里,向大气释放了12,000,000兆吨的碳(相当于至少44,000,000兆吨的二氧化碳当量(英语:Carbon dioxide equivalent)),平均每年释放240兆吨碳。这一时期的岩石地层剖面也显示了其他寻多变化。许多微生物化石记录着主要的调整,例如:在海洋里,底栖有孔虫的大规模灭绝、双鞭毛虫在全球的扩张以及浮游有孔虫(Planktic Foraminifera)和钙质超微化石(Calcareous Nanofossils)的出现都发生在古新世-始新世极热事件的开始阶段;而在陆地上,欧洲和北美地区忽然出现哺乳动物(包括灵长目)。在这段时间内,许多露头和许多钻芯内的沉积物沉积都发生了显著变化。最晚大约从1997年开始,地球科学领域就开始对古新世-始新世极热事件进行了研究;并以此进行模拟以了解全球变暖的效应,以及大量碳排放对海洋(包括海洋酸化)和大气的影响。今天,人类每年大约需要排放10,000兆吨的碳。按照这个速度发展下去,在未来1000年之后,人类的碳排放量将相当于古新世-始新世极热事件时期的碳排放量。但是一个主要的区别在于,古新世-始新世极热事件时期,由于整个地球没有冰,因而德雷克海峡并未打开而中美洲海道(英语:Central American Seaway)尚未关闭。尽管现在通常认为古新世-始新世极热事件是全球变暖和大量碳排放的“研究案例”,但该事件的产生原因、发展细节和总体意义仍然不确定。与今天相比,古近纪早期的海洋与大陆的构造有一定的差异。巴拿马地峡尚未连接南美洲与北美洲,这使得太平洋与大西洋之间可以进行直接的低纬度环流。而现在用来隔开南美洲与南极洲的德雷克海峡则在当时还未打开,这也许阻止了南极洲的热隔离。北极地区也许受到更多限制。尽管对始新世过去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绝对指标并不一致,但是现有的所有指标都显示当时的二氧化碳含量高于现在。因此,当时地球上并无任何明显的冰盖。从古新世晚期到始新世早期,地球表面温度上升了大约6℃,最终达到了“始新世早期气候最适宜期”(EECO)。在这个长期的、逐渐变暖的过程中,至少有两个(可能还有更多个)“超高温现象”。这些事件可以定义为地质历史上的短暂事件(持续时间短于20万年),其特征为急速的地球变暖、重大的环境突变和大量的碳排放增加。而在这些事件中,“古新世-始新世极热事件”是最极端的,同时(至少在新生代内)也许还是第一次发生。另一个高温事件明显发生在距今大约5,370万年前,现在也被称为“第二次始新世极热事件(英语:Eocene Thermal Maximum 2)(ETM-2)”(也被称为“H-1事件”)。此外,距今大约5,360万年(H-2事件)、5,330(I-1事件)、5,320万年(I-2事件)和5,280万年(K事件、X事件或第三次始新世极热事件)也都发生过明显的高温事件。始新世超高温事件的数量、命名、绝对年龄和相关全球影响等都是现在研究的重要对象。它们是否发生在长期变暖期间,以及它们是否与地质记录中更早时期明显相似的事件(例如侏罗纪的“托阿尔阶灭绝事件”)有因果关系,这都是悬而未决的问题。深水酸化以及后来从北大西洋的扩散可以很好地解释碳酸盐溶解的空间变化。模型模拟显示事件发生时酸性水在北大西洋深处的蓄积。在古新世-始新世极热事件开始时,全球温度在大约20,000年内增加了大约6 °C(43 °F)。此次变暖叠加在古近纪早期(英语:Climate across Cretaceous–Paleogene boundary)“长期”气温变暖上,有多个证据证明了这一点。有孔虫外壳的δ18O含量发生了大于1‰的负偏移,无论是在海表水还是海底水皆如此。由于古近纪早期大陆冰层稀少,δ18O的变化很可能意味着海洋温度升高。通过对化石组合的分析,有孔虫的镁钙比值及某些有机化合物(例如:TEX86(英语:TEX86))的数据变化也支持了温度上升这一现象。在古新世-始新世极热事件时期,全球气温上升的精确界限以及该界限是否会随维度变化而变化等问题,迄今为止依旧悬而未决。海洋表层水的氧同位素及碳酸盐壳沉淀中的镁钙比都是测量并重建过去气温的关键数据;但是这两个用于测量古气温的关键数值在低纬度地区会受到影响,因为在海底重新结晶的碳酸盐会使其值低于形成时的值。另一方面,由于季节因素,这些和其他温度测量替代物(例如:TEX86)在高纬度地区会有所变化。也就是说,当发生碳酸盐和有机碳生成时,“温度记录器”偏向夏季,因此偏高。
相关
- 范式范式(Paradigm),或典范,又可称为世界观(world view),由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提出。在1960年之后是指在科学领域和知识论行文中的思维的方式。范式过去被用来描述科学上截
- 电磁辐射与健康电磁辐射可根据其电离原子及破坏化学键的能力分为两类: 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紫外线及更高频率的射线(如X射线、γ射线等)属于电离辐射,它们有其特殊的危害性,具体可参见辐射
- 屈光度屈光度,或称焦度,英语用“Diopter”表示,是量度透镜或曲面镜屈光能力的单位。焦距f的长短标志着折光能力的大小,焦距越短,其折光能力就越大,近视的原因就是眼睛折光能力太大,远视的
- 金氏家族金日成家族(简称金氏家族,亦有人称之为金氏王朝),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조선민주주의인민공화국)官方称为“白头血统”(韩语:백두혈통)的家族世袭政权,是指朝鲜建国之父兼共和国永远
- 糖分糖(sugar)泛指各种可食用的带有甜味的晶体,有甜味、短链、可溶于水的有机化合物,许多会用在食品。糖在有机化学中属于糖类,由碳、氢及氧三种原子组成。单糖是结构较简单的糖,包括
- 量子网络量子网络(英语:quantum network),是指在多个通信节点间,利用量子密钥分发进行安全通信的网络。各节点间产生的量子密钥可以对传统的语音、图像以及数字多媒体等通信数据进行加密
- 辛德勒名单《辛德勒的名单》(英语:Schindler's List)是一部1993年上映的美国电影,它讲述了一个德国商人奥斯卡·辛德勒拯救犹太人的故事。这些被救的人大都是波兰犹太人在二战时期的逃难者
- 卫生福利人员训练中心卫生福利部卫生福利人员训练中心(简称卫福人训中心)是中华民国卫生福利部设立的卫生与社会福利人员的专责训练单位,位于南投县草屯镇。
- 2010年俄罗斯森林大火2010年俄罗斯森林火灾指7月份以来,因干旱与持续高温导致多处森林着火而引发火灾,截至8月5日,俄罗斯全境已造成50人死亡。火灾产生的浓烟笼罩俄首都莫斯科,莫斯科城区白天的能见
- 阿布里科索夫阿列克谢·阿列克谢维奇·阿布里科索夫(俄语:Алексе́й Алексе́евич Абрико́сов,1928年6月25日-2017年3月29日),俄罗斯物理学家,2003年获诺贝尔物理学